如果說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那麼,套個現在中國流行的企業職稱,趙紫陽便是改革開放首十年的「首席執行官」。
鄧趙兩人的關係,既是長官部屬,也像師徒。沒有鄧的拔擢,趙恐怕沒機會躍登政治大舞臺;可是,如果沒有趙在主政四川時以農業改革的顯赫政績做改革開放的頂樑柱,鄧恐怕也不容易叱吒風雲。
然而,或許是能力,也或許是命運,鄧最終挽狂瀾於既倒,保住身後哀榮,而趙卻跌到了悲劇人物的行列裡。今天,我們如果拋開政治領袖的個人得失不論,回看中國15年來的變化,則不禁要興「古今多少事」之嘆。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處於經濟發展幾近停滯的艱困狀態。而改革開放旗幟一揚就風起雲湧,不僅是因為從毛澤東時代高度政治化中撕開裂口後必然的能量奔放,也是回歸民生政策必然贏得百姓由衷支持的效應。在趙紫陽從做國務院總理到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初那段躊躇滿志的日子裡,中國農村改革進程順利,農民生活日益改善,乃至有「要吃糧,找紫陽」之說,都充分顯示當時農村的穩定、滿足。
可是,改革開放之初,城市裡並沒有在經濟發展上給工人帶來多大的變化,相反的,權力階層中開始出現「官倒」腐敗,讓知識份子和學生因不滿而躁動,因躁動而要政治改革,終演發成流血悲劇。
15年後的今天呢,情況恰恰相反。中國的大城市一片繁華景象,富商巨賈一擲千金,新湧現的中產階層也多陶醉於「小資」情調。稍有政治熱情的大學生、年輕人都不可多見,遑論絕食七八天也不肯妥協的那種滿腔激情。
另一方面,當年小小的「官倒」,如今則已演變成中國經濟學者所說的「權貴資本」,滲入許多角落,並撼動了改革開放後期反陷於「增收困難」的農村。近年頻頻發生的各地數以萬計農民集體上訪,以及去年秋接連曝光的重慶萬州市民圍攻區政府、四川漢源農民抗拒水電站工程、廣東揭陽民眾反擊收費站、河南中牟漢回兩族大武鬥等等騷動,都充分顯示,躁動情緒現在換到了農村裡。
兩相對照,一個有趣發現:15年來,就像政治改革跟經濟改革這對連體姐妹在比跑步,兩個速度卻總沒好好齊頭併進,不是一個太快就是一個太慢,從而發生拉扯劇痛。15年前是政治想飆,15年後則是經濟自顧前衝。政治狂飆的結果是流血悲劇,經濟狂飆的結果則是傷到社會正義、拉大貧富差距、威脅底層人民。
當年趙紫陽到天安門流著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