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種消息看了不過一笑了之,但接下去,就不對了。記者在文章中寫道:「……《天下無賊》已經被小偷當成了『勵志』電影,很多小偷在尋找自己與電影中眾賊的差距,從而有了不僅要大練偷技,而且要做就做賊王的野心。」行文至此,該記者嚴肅提出,目前已經有相關人士考慮到《天下無賊》裡有「賊技」,恐怕帶來負面影響,呼籲禁止播放此類影片云云。
看到這裡,我不禁嚇出一身冷汗--照該記者的說法,人們看了《天下無賊》就會苦練賊技,那麼他們看了《功夫》大概就會加入斧頭幫,看了《英雄》就會去刺殺秦始皇,萬一不小心看了《七宗罪》,看了《開膛手》、看了《人骨拼圖》……那還了得?當然,該記者或許會申辯說,不是有新聞事實嗎,小偷已經開始通過《天下無賊》學習賊技了。好吧,暫且不管這條消息準確性如何,我相信,警察同志們看到這裡大概會啞然失笑:這年頭,賊要是都這麼笨,我們的活就容易做了。請問,有幾個賊能把刀片耍得跟東方不敗一樣?有幾個賊能把拳腳練得跟特種兵一樣……電影裡所謂的賊技,不是用了電腦,就是用了特效鏡頭,最不濟也是吊在鋼絲上反覆摔了無數次。做賊的如果連這都看不出來,那他也太業餘了吧?
倘若有人還要申辯,說人家賊學的是「精神」,是「勵志」。那我更要奉還一句:就算是有賊笨到要通過看電影去「勵志」,那幹嘛要通過《天下無賊》「勵志」,人往高處走,他怎麼不去看生活更豐裕的外國賊片呢?更何況《天下無賊》的「精神」是奉勸賊們向善,為什麼就不來個「換位思考」:看了電影后天下的賊會越來越少。
有時候想想,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有些國人卻真的還是很冬烘:去電影院看電影,本來是消遣,他卻非要看出無數道德;明明是愛情,他說是淫穢、色情;明明是玩笑,他卻偏看出諸多「負面」,還要搬出各種理由去禁止。這也禁,那也禁,不如早點想想怎麼推行中國電影市場的分級制度。
行文至此,恰好又聽到一條消息,笑到一半卻又覺得苦澀:據說有某相關人士強烈反對王思懿擔任長春電影節評委,理由是--她曾經扮演過潘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