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個時期,這個條約被牢牢地鎖在保險櫃裡,當時的蘇聯當局想方設法掩蓋這個秘密,納粹德國同樣對此保持沉默。即使在1941年6月22日蘇聯和德國展開激戰之後,兩個國家也從來不提這個條約和議定書。在納粹行將土崩瓦解之時,當時擔任希特勒的外交部長的裡賓特洛甫下令銷毀了有關的文件。可是,一個德國官員卻保存下來這些文件的複印件,後來將這些複印件交給了英國人。當時的倫敦政府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它不想使曾與自己結盟的斯大林感到難堪。
一直到紐倫堡審判納粹戰爭罪犯時,蘇德簽訂秘密議定書的事件才被揭露出來。但參加審判的蘇聯檢察官魯堅科反對宣讀這個文件,
反駁說紐倫堡法庭應當審判那些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而不應評論一個重要盟國的外交政策問題。到了80年代末,莫斯科還一直否認這個文件的真實性。戈爾巴喬夫曾指派一個政治局委員對此進行過調查。1989年12月,戈爾巴喬夫說:「戰爭結束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毀掉了一切秘密協議的痕跡,我們無法找到這些文件的原件。」
然而,蘇聯解體之後,AZTGC大量檔案逐步解密,給人弄清這段歷史提供了機遇。歷史學家們認為,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簽訂盟約不是偶然的事件,它是自1934年底起兩國就開始接近的必然結果。當時,斯大林曾委派一個名叫達維德-坎傑拉基的心腹去柏林,其使命是使因1933年1月希特勒上臺而冷卻的蘇德關係升溫。1939年1月 1日舉行團拜儀式時,希特勒上臺6年來第一次向蘇聯大使祝酒。在此後的8個月裡,蘇聯積極進行同柏林簽約的準備工作。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也希望同莫斯科建立聯盟機構。蘇聯人向德國人提供了英國和法國部隊部署的有關情報,認真執行了盟約的所有條款,在經濟上給德國納粹提供了無法估量的幫助。若是沒有得到斯大林對波蘭採取中立政策的允諾,希特勒是不敢輕易進攻華沙的。
華沙失陷後,蓋世太保和蘇聯秘密警察進行了有效的合作,不僅表現在清除所有反對人士方面,也表現在制定滅絕猶太人的計畫方面。
蘇聯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從德國那裡獲取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1939年12月,德國答應向蘇聯提供價值6. 6億馬克的軍事物資以換取蘇聯的原材料。但到希特勒撕偎盞綠踉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