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美國伊拉克調查團首席武器檢查員查爾斯•道爾夫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伊拉克武檢報告》(全稱:《美國中情局特別顧問關於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綜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2003年6月--2004年9月),長約一千頁,分六卷。第一卷:薩達姆政權的戰略企圖、第二卷:薩達姆政權的資金與採購、第三卷:導彈發射系統、第四卷:核武器、第五卷:伊拉克的化學武器項目、第六卷:伊拉克的生物武器。
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後的十幾年間,中共和薩達姆獨裁政權關係日益密切。不惜置聯合國決議於不顧,私下和伊拉克發展軍事和經濟往來,政治上逐漸淪為薩達姆在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傳聲筒和應聲蟲。對於國內民眾,中共一直裝出一副熱愛和平、主持公道的假善人模樣,大肆指責、詆毀討伐獨裁者的正義之戰,把自己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圖謀掩蓋在重重謊言之下。解讀該《報告》,可使我們對中共與薩達姆政權的幕後交易有更全面的瞭解,對中共政權的邪惡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
文章的引文部分均由本文作者直接從英文《報告》譯出。英文原文可到以下鏈接查詢下載:http://www.cia.gov/cia/reports/iraq_wmd_2004/
2、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的中伊關係
中共與薩達姆政權的軍事和經濟往來,似乎是隨著薩達姆走向覆滅前的日漸瘋狂而日漸密切起來。薩達姆主要是看中了中共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而中共則是看中了伊拉克的經濟利益,同時也不否認有獨裁者之間猩猩相惜的因素。
《報告》為我們提供了自由伊拉克行動之前幾年間中伊關係的一些細節。薩達姆積極和中國交往,主要是為了通過中國來影響聯合國安理會和國際社會。《報告》第二卷的《重要發現》一節指出:
「薩達姆試圖擾亂聯合國對於伊拉克的制裁,其中的重要一環就是竭盡全力地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如俄羅斯、法國、中國,和一些非常任理事國(如敘利亞、烏克蘭)施加影響,以結束制裁。在薩達姆的指揮下,伊拉克外交部制定、實施一系列戰略,對上述安理會成員國和國際輿論施加影響,旨在結束聯合國制裁,並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破壞後來的石油換食品項目。」(第2卷,第3頁)
薩達姆影響中國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向中國提供石油。《報告》第一卷的《認識薩達姆隱藏著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企圖》一節指出,薩達姆試圖通過石油生產來控制中國等國家,進而來影響聯合國安理會和國際社會。
「前政權試圖用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分裂國際社會,從1999到2001年,一次又一次地壓縮或停止石油生產,試圖以此影響起決策作用的安理會成員國,但這一企圖並沒有活動完全成功。伊拉克控制著出售石油和安排購進人道救援物資的全過程,充分利用了聯合國監督不力的便利。為在聯合國取得外交支持,前政權保證把石油合同優先給予中國、法國、俄羅斯的能源公司,以及其它對伊拉克表示同情的代表國家。」(第1卷,第56頁)
由於物質利益的驅使和意識形態上的親和,中國很快倒向伊拉克,在聯合國力主早日解除對伊拉克的制裁。《報告》在《伊拉克外交部對聯合國制裁的反制》一節中提供了這方面的信息:
「調查團認為,整個90年代,中國一直一方面主張解除對伊拉克的制裁,另一方面私下勸說伊拉克加強和聯合國的合作。直到2000年10月,伊拉克方面仍在尋求中國的支持,以解除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據新聞報導稱,2000年11月,中國副總理錢其琛聲稱,中國支持伊拉克為結束經濟制裁做出的努力,願意為伊拉克問題的早日解決而努力。」(第2卷,第55-56頁)
伊拉克也用同樣的方法拉攏俄羅斯和法國。由於中國的影響力有限,薩達姆政權對中國並非畢恭畢敬,一旦達不到目的,伊拉克就翻臉不認人。2002年安理會將就限制向伊拉克進口物資舉行表決,伊拉克風聞之後,派副總理阿齊茲訪問中國,試圖說服中國反對聯合國的該決議。《伊拉克外交部對聯合國制裁的反制》一節中還說:
「據外交渠道的報告稱,中國總理朱鎔基和副總理錢其琛於2002年1月27日到28日會見了來訪的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據說,朱鎔基軟化了以前結束經濟制裁的立場,對阿齊茲說中國願意為早日解決伊拉克問題而繼續努力,中國一直主張制裁問題應早日解決。中國也希望伊拉克加強和聯合國的合作,改善和鄰國的關係。」(第2卷,第55-56頁)
伊拉克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因此並沒有因為中共多年來的袒護包庇給予任何情面:
「伊拉克間接威脅說,如果北京同意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物資控制清單,就終止和中國的貿易關係。」(第2卷,第56頁)
3、中國幫助伊拉克發展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或稱遠程通訊是與現代戰爭密不可分的指揮手段。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決議中對無線通訊的種類和功能做出了詳細限制,以阻止其發展威脅鄰國和世界和平的現代化軍力。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對於聯合國的規定應該十分清楚,然而背後卻放棄了作為一個大國的原則,和薩達姆政權來往頻繁,甚至不惜冒著違背聯合國協議的惡名,向伊拉克提供軍用物資。
中國對伊拉克非法交易主要集中在無線通訊方面,《報告》有專門的一節《中國幫助伊拉克發展無線通訊》,介紹這方面的情況:
「無線通訊是中國公司和伊拉克一個頻繁合作的領域。而無線電通訊技術既可用於民用又可用於軍用領域。薩達姆政權用中國生產的電路板和光纖把靜態指揮、控制和通訊基地聯繫起來。聯合國的制裁條例限制伊拉克恢復遠程通訊系統。因此此類現代通訊設備也在受限制之列,因為它們既可民用又可軍用。伊拉克政權繞過了聯合國的限制,在聯合國的監督範圍之外用現金購買或非法獲取等手段獲得了這些物資和技術。
1999年到2002年期間,一家中國公司非法為伊拉克提供未經聯合國石油換食品項目部認定的傳輸設備和開關。報告指出,整個2000年期間,華為公司和另外兩家中國公司大規模地參與了巴格達市區和周圍的通訊工程工作,包括供應、安裝無線通訊開關、十萬條線路,並敷設光纖電纜。
2001年初,華為公司撤回一個價值3500萬美元的移動通訊合同,藉口是很難從一家美國公司獲得關鍵設備。該公司此前的兩年時間裏一直在和伊拉克談判,希望承攬巴格達的模擬網路地面站,做出那個決定的理由是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作為報復,伊拉克無線通訊辦公室終止了與華為公司的一切合同,並中斷了和那家美國公司的聯繫。但是,到了2002年,華為公司又利用印度的公司做中間繼續非法向伊拉克提供光纖傳輸設備,用於那裡的無線通訊項目。在伊拉克其它中國公司也不少,它們在那裡的活動總結如下:
•違反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規定,向伊拉克大肆出售設備的公司中有一家來自中國。這家公司向伊拉克出售光纖傳輸設備的要害部件。
•在自由伊拉克行動開始之前,還有一家中國公司同意向伊拉克提供交換設備,這是巴格達的一項大型交換項目中的一個部分。和另一家中國公司一起,該公司曾參與一項未受聯合國限制的工程的投標。2002年底,該公司曾投標伊拉克的一項交換系統工程。
•有報導稱,中國的一家公司通過中國的另外一家公司向伊拉克提供交換設備,這些設備被用於伊拉克受制裁的和不受制裁的工程項目。這家公司非法向約旦工程提供交換設備,約旦工程是巴格達的光纖網路項目,於2000年底完成。該公司有可能參與了向伊拉克提供功能超出聯合國限制的交換設備。」(第2卷,第108頁)
4、中國幫助伊拉克發展違禁武器:導彈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遠程導彈、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等。由於薩達姆政權有在兩伊戰爭和鎮壓國內反對派中濫用化學武器、悍然入侵科威特、威脅其它鄰國等不良記錄,聯合國687號決議對伊拉克可擁有的武器有明確的界定。美國為首的聯軍雖然至今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違禁武器還是有的。其中有不少是在中國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
「雖然中國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聲稱自己的立場是,伊拉克應該完全遵從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並和安理會及聯合國秘書長全面合作,但是中國的公司卻給伊拉克提供了有限但卻十分重要的物資,包括陀螺儀、加速計、石墨和遠程通訊設備。這些交易是通過由伊拉克軍事工業委員會建立的網路、幌子公司和情報部來進行的。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政府是向伊拉克出售違禁物資的同謀,很可能是那些剛剛私有化了的國有公司出於自願,設法繞過國家的出口限制和聯合國的官方監察而售出了這些違禁物資。在售出違禁物資的過程中,中國公司常常利用第三國或中間公司來把物資轉手到伊拉克。本質上講,中伊之間的採供關係在政治上是有問題的,經濟上是只求實利的,但最終卻為伊拉克提供了違禁物資,主要是遠程通訊設備和彈道導彈設備。這種關係使伊拉克得以改善自己已有的導彈能力。
來自多方面的消息清楚表明,伊拉克和中國公司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技術和設備,來克服由於缺乏技術人才和關鍵元件而造成的導彈在慣性制導方面的不足。伊拉克在製造陀螺儀和高精度的加速計方面能力有限,又無法買到高精度的機械設備。中國公司樂於為伊拉克政權提供這些項目。
•2000年秋天,伊拉克向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求購200架適用於俄羅斯和中國製造的巡航導彈上的陀螺儀,以及具有導彈加工功能的車床。北方工業公司是中國的一個軍品供應商,多次受到美國制裁,2004年一年就受到兩次制裁。
•2000年,阿爾拉瓦公司和一家中國公司簽訂合同,由中國公司向前者提供跟慣性制導系統有關的測試設備,包括一架測試陀螺儀的單軸轉盤。
•2001年中,一位伊拉克情報部派駐到伊拉克駐中國大使館的軍人阿布達爾•瓦哈布,從一家尚不知名稱的中國公司訂購10到20架陀螺儀和10到20架加速計,總價值約18萬美元。這些陀螺儀和加速計準備用於薩姆德2型和法塔赫型導彈的導航和控制系統。」(第2卷,第108頁)
「伊拉克還試圖從中國公司購入具有潛在的彈道導彈價值的軍民兩用物資。伊拉克試圖購入的物資有推進燃料、石墨(一種用於導彈再入飛行器鼻錐的關鍵物資)、導向翼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