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歲的光緒皇帝躺在冰冷寂靜的中南海瀛臺涵元殿,滿含悲憤離開了人間。第二天下午,操縱晚清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儀鸞殿內,終年74歲。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一傳出,就震驚了海內外。人們普遍認為,光緒在慈禧前一天死去,這不是巧合,而是處心積慮的謀害……
傳聞:光緒被害致死?
晚清文人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和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中摘抄的清代筆記認為,慈禧太后病危期間,害怕自己死後光緒重新執政,令人將光緒害死。
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臺泣血記》認為,清宮大太監李蓮英等人平日仗著慈禧的權勢中傷和愚弄光緒,他們怕慈禧死後光緒清算他們的罪孽,於是在慈禧將死之前先把光緒害死。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決不會輕饒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毒死。
曾是清宮御醫的屈貴庭,在民國時期的雜誌《逸經》第29期上發表文章說,在光緒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光緒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便死了。這位御醫認為,雖不能斷定是誰害死了光緒,但卻可以肯定光緒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秘檔:光緒臨終病情
由於種種傳聞,光緒之死成為清末歷史上一大疑案。光緒究竟是怎麼死的?還是讓我們看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當年光緒病情檔案是如何記載的吧。
檔案一:光緒37歲時的《病原》說,他遺精將近二十年,腰腿肩背經常酸沉,耳鳴也有近十年。可見,光緒一直身體不好。
檔案二:光緒二十六年《脈案》記載,從這時起,光緒的病情不斷惡化。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光緒已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關節炎和骨結核以及血液系統疾病,這是導致光緒壯年夭亡的直接原因。
檔案三:光緒三十四年三月初九《脈案》,御醫曹元恆寫下,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虧損,病勢到了無藥可用的嚴重程度。
檔案四:同年五月初十《脈案》,御醫陳秉鈞寫有「調理多時,全無寸效」的話。江蘇名醫杜鐘駿為皇帝看過病後也表示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錯,說明醫生們對光緒的病已無能為力了。
檔案五:同年九月《脈案》,此時光緒的病狀更加複雜多變,臟腑功能已全部失調。
檔案六:同年十月十七,三名御醫會診《脈案》,這時光緒的病情已進入危急階段,出現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臨床症狀。御醫會診後私下對朝臣說:「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險。」
檔案七:同年十月十九光緒的《脈案》,光緒出現胸悶氣短,咳嗽不斷,大便不通,全身乏力的症狀,御醫們「甚感棘手」。
檔案八:同年十月二十光緒的《脈案》,當晚光緒開始進入彌留狀態,神志昏迷。
檔案九:同年十月二十一光緒《脈案》,當天中午,光緒脈搏似有似無,張嘴倒氣,傍晚,光緒懷著滿腔怨恨與世長辭。
從光緒去世前八年的檔案記錄來看,光緒病狀是一步步惡化的,應該屬於正常病死。
歷史回顧:光緒繼位真相
清宮秘檔告訴人們,光緒的確是病死的。但從光緒死的那天開始,人們就懷疑他不是正常死亡,這也是事出有因的。看看光緒不幸的婚姻和他苦悶的皇帝生涯,也就可以理解人們的種種猜測了。
光緒與慈禧雖以「母子」相稱,但他並不是慈禧親生。光緒名載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出生在北京醇郡王府。
醇親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的母親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妹妹。因此,光緒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的深夜,慈禧的獨生子同治皇帝因患天花突然去世。由於臨終沒有留下遺命,慈禧太后壓制了其他一切意見,堅持由4歲的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入宮來繼承皇位。
載湉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一方面因為同治皇帝沒有留下兒子,更重要的還是慈禧想找個兒皇帝,為她再次垂簾聽政創造機會。
光緒元年正月二十,4歲的載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從這一天起,光緒就被慈禧牢牢抓在手裡,當作爭奪權力的工具。
婚後與珍妃的短暫幸福
光緒雖然當了皇帝,但自從入宮以後,陪伴他的只有孤獨。他是在繁瑣的宮中禮節、慈禧的嚴厲訓斥中長大的,沒有母愛,沒有童年的歡樂,致使他從小就心情抑鬱,身體積弱,難以抵擋疾病的侵襲,留下了難以治癒的病根。
按照清朝祖上留下的規矩,皇帝到了16歲就要親政。隨著光緒年齡的增長,他的大婚和親政日期逐漸臨近,慈禧把大權交給光緒皇帝已不可迴避。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19歲的光緒舉行大婚典禮。光緒的皇后和兩個妃子都是慈禧選的,皇后是慈禧親弟弟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這位皇后長得實在不漂亮,瘦弱駝背,光緒極為不滿,但也無奈。慈禧之所以選自己的侄女為皇后,就是利用皇后來控制和操縱皇帝。
光緒的兩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親姐妹,瑾妃相貌一般,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莊,性情機敏。
珍妃入宮猶如一塊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她對光緒的同情和體貼,激起了光緒對未來的憧憬和熱情,同時,也引發了他要在政治上擺脫束縛有所作為的慾望。大婚後的數年間,他與珍妃共同度過了一生中較為輕鬆的時光。而這一點,是慈禧最不願看到的。
戊戌變法與帝后之爭
光緒親政後,53歲的慈禧表面退居頤和園頤養天年,實際上一如既往地把握著國家政務。她一方面處處限制光緒,國家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辦理;一方面又通過隆裕皇后及親信太監李蓮英等人,暗中監視光緒的行蹤。
慈禧規定:每隔一日,光緒必須親往頤和園向她匯報政務,聽候訓示。光緒經常披著星星來,頂著月亮去,飽受奔波之苦,名為皇帝,實為傀儡。光緒的政治抱負不能得以實現,日久天長,精神抑鬱,舊病不去,又添新愁。
從光緒的《脈案》看,相當一段時間內,光緒體質沒有見好,但是看病和吃藥的次數卻相對減少。這主要是光緒力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整天忙於政務,另外,他還要隨時應付慈禧的訓斥,無暇顧及看病吃藥。這就更使得他的健康每況愈下。
光緒疾病纏身的一生中在政治上最大的舉動,就是戊戌變法了。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和珍妃的支持下,光緒試圖改革政治,富國強兵。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光緒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強調博採西學,推行新政,授予康有為「專折奏事」特權。
守舊的權貴重臣害怕改革觸動他們的地位,紛紛投靠慈禧並竭力挑撥他們「母子」關係。慈禧也深恐光緒改革的成功會影響到她的獨裁。這樣朝廷大臣裡出現了「後黨」與「帝黨」,雙方展開激烈的鬥爭。
光緒親政的十年,是與慈禧進行政治和權力鬥爭的十年,從中日甲午戰爭到戊戌變法運動,雙方矛盾日益尖銳。
重創:戊戌變法失敗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在以慈禧為首的守舊勢力的反對和鎮壓下,變法運動最終失敗,康有為、梁啟超出逃,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光緒本人也被囚禁在中南海瀛臺,他的政治生活到此結束。此後,光緒度過了10年沒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又將光緒摯愛的珍妃囚禁在鐘粹宮後北三所,並且給她立下一條規矩:今後不許再見皇上。慈禧重新出面訓政,多方凌辱折磨光緒。起初,慈禧想過要謀害光緒,後來又想把他廢掉。
光緒深知慈禧的險惡用心,日夜擔驚受怕,他對天長嘆:我連漢獻帝都不如啊!被囚禁在瀛臺的光緒,病情日益加重,最終撒手塵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