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最有名的大詩人之一,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最擅長古體詩和律詩。

【字句淺釋】

題解:此詩表現了詩人愛國念家的深厚感情,是唐詩中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春望:春天所望之所見。國破:指安史亂軍攻下唐都長安。驚心:心神為之震撼。烽火:戰爭中的警報信號。家書:家信。白頭:頭上白髮。渾:簡直。不勝:禁不起。簪:即簪子,古人用來束髮或作裝飾。

【全詩串講】


國都殘破,山河依舊不改。城郭春景,遍地樹長草深。
感傷時勢,花兒也都落淚;悵恨別離,鳥兒也會驚心。
春來三月,戰火仍然未斷;消息阻隔,家信價值萬金。
發愁搔頭,白髮越搔越短。稀疏寥落,簪子都難別緊。
【言外之意】

公元756年六月叛軍攻下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隻身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俘獲,帶到長安,但因官職卑微而未被囚禁,次年三月寫下此詩。

春望所見何物?大好河山未改而國破家離,都城殘敗、遍地亂草、樹木空自淒青。首聯寄情於物、托感於景,詩情曲折、工巧自然,出手不凡。次聯進一步把感時恨別而墮淚驚心的感情寄託於本來是喜心悅目的花鳥身上,更顯出作者心中情感之強烈。戰爭連續到次年三月,造成音信不通、消息斷絕,此情人人能解,因此「家書抵萬金」極易引起讀者共鳴,宜其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心中愁悶便頻頻搔首,乃至發落稀疏、新發短淺,連簪子都幾乎要別不住了,足見憂愁之深長不斷。且於家國之恨外,又見白髮衰落、老之將至,更增一層垂暮之哀。

杜甫留下的詩作中,為後人推崇、傳誦的有許多是感時傷亂的作品,特別是那些表現作者仁愛之心和真摯之情的名篇。仁愛與真情永遠是產生優秀詩歌的源泉,也是歷史用以造就聖賢和明哲的兩大元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