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彪:為什麼要捍衛「一塌糊塗」?

發表:2004-09-26 16: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

我在北大混過十多年,但是電腦和網路方面長期處於菜鳥的水平。一個證據是,現在我仍然不會用telnet方式上BBS,也不會發群體郵件。1997年跑到未名湖北邊的計算中心發出我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的時候,還不知道BBS是怎麼回事。後來好像有了「北大未名」和「北大在線」。1999年邱慶楓事件的時候,在「北大在線」和「北大未名」上發了好幾篇文章,但那個時候網路上的「三角地」還無法和現實中的三角地相比,不少人在網上發了帖子,還把文章列印出來貼在三角地的海報欄。在未名的「三角地」、「時代論壇」、「鄉土中國」和「讀書」版,認識了一些朋友。那時候,知道有個「一塌糊塗」,但是因為 「路徑依賴」,很少去那裡灌水。

後來bambi邀請我去「一塌糊塗」的「公民生活」版看看,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我從那裡瞭解了大量信息,讀到很多精彩的文章,認識了一些很有的見識網友。畢業後寫些散文之類的東西往往也首先發在「公民生活」,在那裡接受讚美和批評。有些評論對我很有啟發,有時候就依照這些意見對文章進行修改。來興致了就和別人在上面爭論,但無論是深入的探討還是激烈的交鋒,參與各方都是理性的、真誠的、對知識負責的。偶爾有人說粗話或進行人身攻擊,也會及時受到警告。我漸漸地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並試著理解對方的立場。閑著的時候,還會到「毛澤東版」發些激烈的文章,和革命小將叫叫勁。有些文章會被刪掉,但保留下來的會被人痛罵:這個版是觀點交鋒最激烈的地方,但這比「不搞爭論」要好一萬倍。敏感時期發文章會有危險,記得有一次在俞江那用我的ID轉發了一篇文章,結果他被某部門找去談話,因為IP地址是他宿舍的。無聊的時候也去貼圖區看美女,有些mm可真漂亮啊。還去過「北大特快」、「紅色年代」、「東北一家人」、「學人」、「法學院」、「人之初」……

「公民生活」和「三角地」還是我瞭解社會的窗口,那些在當前的新聞體制下報導不出來的事件才真正反映了中國人的生存現實,反映了思想觀念和社會發展的新動向。這些信息是我拒絕謊言政治、維持正常心智的一個重要媒介。我感覺到自己沒有被隔絕,而是和那些受苦受難的人、那些敢於承擔的人、那些精神獨立的人、那些已經覺悟的人和那些默默行動的人一起感受時代跳動著的脈搏。「孫志剛事件」之後,我在「一塌糊塗」上和許志永、俞江參與了很多討論,那些感想直接促成了我們三個人向收容遣送制度發起法律挑戰。那件事之後,收到很多上訪信或者電話,而我幾乎沒有辦法幫助他們,「一塌糊塗」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我有時跟他們解釋中國司法的現狀和新聞的現狀,然後說,我幫你把材料發在網路上吧。

「一塌糊塗」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上去看看有什麼新文章、有什麼新熱點,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很多網友都有這種感覺,「一塌糊塗」成為孤獨的個體與世界相聯繫的紐帶。我們的精神因為與它相聯繫而彼此相連。對於生活在後極權時代的個體來說,孤獨和恐懼是極為普遍的精神和情感狀態。製造這種孤獨和恐懼是極權體制宣傳教育機器和安全部門的重要目標(見怪不怪的是,宣傳部門的產品是謊言、教育部門的產品是無知、而安全機關的產品是不安全)。而網路這種「自由人與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從一誕生就與極權邏輯發生不可避免的衝突。「一塌糊塗」一誕生就讓自己和別人提心吊膽。

(二)

2004年9月13日,「一塌糊塗」被糊里糊塗地關了。左派小將們主張領袖崇拜和言論管制,結果是左傾的毛版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公民生活」首先變成「只讀」。反自由的言論在反自由的體制下也沒有自由;只有自由的體制才能夠給反自由的思想言論提供自由。

「一塌糊塗」被關了。被關時,它還有四天就要過五歲生日。五年來,「一塌糊塗」從日常上站人數僅一、二百人,發展到註冊網友超過30萬、擁有討論區700 多個、最高同時在線21,390人的規模,成為教育網內在線人數最多的BBS,成為中國高校民間BBS的代表、深受學生青年以至海內外華人喜愛的網路社區。

「一塌糊塗」被關了。300,000人的家園被糊里糊塗地踐踏了,沒有一個說法。網友們不能再在「一塌糊塗」上討論一部電影或一個歌星,老師們不能再把精華區的文章指定為自己課程的閱讀書目,球友再也不能在上面呼朋引伴,電腦出了問題也不能再去上面尋找高手來解答,人們再也不能在上面發文章、看新聞、交朋友或做抽樣調查了;我也在無法對那些愁容滿面的上訪者說,我要把這醜聞曝光在「一塌糊塗」上!

「一塌糊塗」被關了。它不但被關了,還不許人們在別的地方討論這件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各大學bbs明令禁止有關「一塌糊塗」的任何話題。「一塌糊塗」四字,頓成洪水猛獸。在「百度」上連一篇含有「一塌糊塗」四字的文章都搜不出來!在網路漢語中,這個成語被槍斃了。

「一塌糊塗」被關了。它不但被關了,還極力阻撓人們的抗議和紀念活動。9月16日,賀衛方教授首先發出抗議的聲音,他的《就「一塌糊塗」網站關站事致北大校長書》在網路上流傳不久即遭封殺。9月17日,俞江、許志永和我醞釀發起簽名呼籲書,抗議對言論自由的扼殺和違法行政的行為。9月18日,我答應參加次日下午舉行的糊塗五週年網友聚會活動,並準備好演講稿。當晚和19日上午、中午,三位領導打電話給我,叫我不要去,校領導說準備派些人到北大門口攔著,還有一個領導說立刻要到我家裡來,實際上是以當面談心的方式確保我不出門。--我沒有去,不是因為思想政治工作奏效了,而是看到妻子在哭,她害怕。9月19 日,我們三個把《網友致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的公開呼籲信》正式公開,以普通網友的名義徵集簽名。三位法學博士聯名的《關於責令關閉一塌糊塗BBS站的法律分析意見書》作為附件同時公開。但是呼籲信的影響力很小,因為幾乎沒有地方可以貼上去。19日下午3點,在靜園草坪舉行的網友聚會受到了校警的嚴密注視和阻撓,草坪周圍一時間像戒嚴一般恐怖;大約百人以上的網友被攔在外面。幾個學生的住處當晚被監視。

(三)

為什麼要捍衛「一塌糊塗」?

捍衛「一塌糊塗」,就是捍衛我們社會的基本價值之一--言論自由。嚴格地說,不是捍衛,而是爭取,因為言論自由並沒有成為我們日常實踐的組成部分。儘管歷經挫折,但是「一塌糊塗」成為大陸網路中最大的言論特區。它的開放、包容和理性是中國言論制度轉型的一個希望。

捍衛「一塌糊塗」,就是捍衛深夜裡這一點點希望的微光。一些善良的人們以為,也許「糊塗」的關站只是暫時的,等幾天就會恢復。自由絕不是忍耐和等待就會來的。沉默只能使反自由的力量得寸進尺。人類歷史的一個沉痛的教訓是,在邪惡剛剛萌芽的時候沒有去反抗它。更重要的是,這種看法沒有意識到,一個每時每刻都有一萬人左右討論的社區、一個註冊會員達到30多萬的集體、一個每秒鐘都會產生幾千篇文章的地方,在本質上就和後極權體制格格不入。無論這種社區是虛擬的還是有形的、無論這些文章是政治的還是非政治的。僅僅指派思想警察還不夠,因為民間並不缺乏反控制的權力技術:站務或版主的拖延政策、關鍵詞的轉換寫法、鏈接其他網頁,等等,況且還有站內信息、站內信件、群體郵件、個人文集、俱樂部、網友聚會等各種相對隱蔽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在客觀上背離了隔離和服從的政治目標。但是如果我們在恐懼中保持沉默,那麼這種複製的恐懼情緒和沉默態度,就會使「二塌糊塗」、「三塌糊塗」被整得一塌糊塗。

言論自由是國際社會所規定的一項重要人權,是檢驗一個政治實體合法性的基本標準。1948年《聯合國人權宣言》第19條宣布:「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1966年公布、1976年生效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宣布:「人人有權持有主張,不受干涉。人人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此項權利包括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界,也不論口頭的、書寫的、印刷的、採取藝術形式的、或通過他所選擇的任何其它媒介。」可以說,只有保護最低限度的言論自由,才能成為一個在國際社會中有資格和負責任的成員。

為什麼言論自由如此重要?這種問題本身就有點奇怪。但是不妨分兩方面來回答。一個是言論自由的社會功利性、一個是言論自由對個人尊嚴的價值。

言論自由能夠緩解社會的衝突和壓力,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使問題的解決考慮到各種意見。言論自由能夠使各階層各行業的人們進行健康的溝通和互動,能夠為公民和決策者提供暢通的交流渠道,能夠使社會制度既包容人們的分歧又保持良好的秩序。言論自由能夠擴大執政者的代表性從而保持政治的活力和穩定。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可以使公權力受到有效的監督、減少腐敗的機會從而使社會更加公平。孫志剛事件、孫大午事件、鄭恩寵事件、李思怡事件、甘德懷事件、薩斯黑幕、北航招生黑幕、寶馬撞人案、罷免張和案等等,都在一塌糊塗上有熱烈的討論,有的是首先在「一塌糊塗」上討論,有的是在「一塌糊塗」上討論之後才迫使紙質媒體進行報導。如果沒有網路上的討論,很多黑幕仍然是黑幕,很多矛盾依然在積累,很多怨恨依然在增長,社會的穩定就面臨著巨大的危險。以為壓制能夠壓出穩定來,我沒有見過比這更幼稚的想法。

言論自由是接近真理的必要條件。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在過程中的。美國大法官霍姆斯說過,「迫使一個意見不能發表的特殊罪惡乃在它是對整個人類的掠奪,假如那意見是對的,那麼他們是被剝奪了以錯誤換真理的機會;假如那意見是錯的,那麼他們是失掉了一個同樣大的利益,那就是從真理與錯誤衝突中產生出來的對於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和更加生動的印象」。我們社會的言論管制建立在壟斷的真理觀基礎之上。某種主義被認為是唯一的、永恆的和絕對的。在某種經典或某個集團對這個經典的闡釋之中包含著歷史的全部啟示和生活的全部答案。這樣,人人獲得真理和生命意義的最經濟的方法產生了:那就是接受和服從教條和領袖的最高指示。但是這種唬人的意識形態在網路時代顯得太荒謬了。

不需要多少推論就可以理解,一個言論自由的體制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其成員的創造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的繁榮。多樣化的需求、多元化的思想、不同的個性和稟賦、分散的知識和技能,單靠中央計畫機關的安排絕不可能成功;相反,扼殺言論自由造成的是萬馬齊喑、人人自危、政治腐敗、道德淪喪、餓莩遍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是每個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志趣和能力,我們才可能創造出燦爛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才是值得體驗的。

退一萬步,即使沒有言論自由對政治、社會、經濟、真理和文化的這些功能,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生活在世界上的個體,也有理由認為:一個人即使再富有、地位再高,如果不能獨立地思考、自由地獲取信息和表達見解,如果不能選舉和批評自己的管理者,他/她就仍然過著缺少尊嚴的生活。關閉「一塌糊塗」,就是扼殺我們自由表達的空間,就是在挑戰我們作為人的基本尊嚴。控制思想和言論、監視人們的信息交流等於把人看作是不能自治的客體,是需要被看管的瘋人、不能辨別是非的弱智或需要被引導的孩子,而不是把人當作自由意志的主體。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裡,如果能夠享有言論自由,如果能夠維持個體的尊嚴,這將是人類精神史上一項極其偉大的成就。捍衛「一塌糊塗」,捍衛言論自由,就是捍衛我們的主體性、我們存在的意義;捍衛「一塌糊塗」,就是減少一點愚蠢體制所造成的人類精神文化和人類基本尊嚴的損失。

(四)

作為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的網際網路,作為成熟的BBS,它所產生信息的數量、獲取知識的低成本、傳播思想的迅速性、它反映社會狀況的真實性、提供交流空間的廣度、頻度和深度,都對舊的言論體制、新聞制度和宣傳制度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使隔離個體、愚民教育和壓制公民社會的政策在網路發達的地方大打折扣。因此對壓制民間網際網路乃是出於舊制度的本能和習慣。

但這還不是對「一塌糊塗」下手的最深刻原因。

人們不僅從「一塌糊塗」上獲得大量的信息和新鮮的觀點,而且在討論中學習了理性的論辯、寬容的態度和民主的精神。一個堅持某種教條的人看到如此多的不同觀點,也許會更多一些包容;一個自以為是學術權威的人也可能受到普通網民的激烈批評或切中要害的評論,從而多一些平等的精神;一個只懂得情感用事或人身攻擊的人也許會慢慢地學會什麼是理性的爭論;而求知慾旺盛的青年學生在討論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到了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一塌糊塗」的組織方式和管理制度是民主和開放的。從1999年9月17日18:01:30誕生那一刻起,「一塌糊塗」就滲透了每個參與者的民主追求。2000年3月2日開始新站長的選舉,5月3日第一屆民選站務正式上任,同年12月13日開始選舉仲裁團,負責站內投訴事務。從管理制度的制定、選舉規則的完善到候選人提名到候選人發表競選「演說」和施政綱領,從選民對候選人的批評議論到拉選票、投票和計票,從對作弊行為的揭露和懲罰到結果的公開以及對站務或版主的投訴和彈劾,「一塌糊塗」的成員如同孩子一樣認真地加入這個民主遊戲:從未嘗過民主滋味的人們忘我地吮吸民主的甘露。「一塌糊塗」在威權體制的夾縫中建立起一個既虛擬又真實的民主共和國,這是網路時代的奇蹟。儘管受到幾次關站和日常的言論壓制、儘管承受了巨大的外來壓力,「一塌糊塗」的民主原則還是得到了堅持和完善。五年來, 「一塌糊塗」培育了眾多負責任的公民個體與和諧的公民社會。人們也傾注了對「一塌糊塗」的依戀和熱愛;一塌糊塗因為尊重了每個個體的自由意志和尊嚴,從而獲得了巨大的人氣,並得到了人們的信任和擁戴。Vaclav Benda用「平行結構」來指稱在後極權體制下那些準備面對真實的人們所創造的「獨立的社會生活」,而「一塌糊塗」可以說是「平行結構」或「平行政治」的一個典範。

「一塌糊塗」就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自由民主的過程中一個日漸成熟的、極其珍貴的成果。正是因為它教會了人們什麼是自由和民主,並且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了民主的生活和實踐,它才面臨著不可避免的危險。正是因為它的管理方式和生存原則在本質上和後極權體制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相衝突,它才受到不懷好意的監視、訓誡和威脅。正是因為它和非民主的意識形態爭奪思想陣地、它和謊言政治爭奪看客和選民,它才遭到了滅頂之災。而傳播政治謠言、手續不健全云云只是一個藉口。

但正是這一點,使我們必須捍衛「一塌糊塗」:因為它已經培育了我們的民主習慣,因為我們已經懂得,唯有民主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們保持做人的基本尊嚴。從本質上,關閉「一塌糊塗」和虐殺張志新、整肅《南方都市報》、封殺《中國農民調查》、封鎖SARS和AIDS消息、關押劉荻是一樣的行為;進一步說,它和孫志剛事件、李思怡事件、孫大午案件、造成四千萬失地農民的圈地運動也是一樣的;也就是對基本人權--思想自由、表達自由、生命權、人身權、財產權--的非法剝奪。但是關閉「一塌糊塗」不僅僅是對一種思想觀念的懲罰、對數以千萬計的無形資產的剝奪,它的更深刻之處在於:他們感到了這種存在方式、組織模式和成長趨勢的威脅,他們對這種民主實踐亮起紅燈。

自由和民主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幾代中國人的夢想。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民主和自由不是空喊口號喊來的、不是等待上天或聖賢偉人的恩賜等來的、也不是機會來臨可以一勞永逸地實現的。自由需要我們去努力爭取,民主需要我們去認真學習。唯有開始對自由的探索,才能擴展自由;唯有開始對民主的實踐,才能建立民主。人只有在水裡才能學會游泳。

我們生活在一個比較嚴苛的體制之中,但這個體制仍然為我們留下了一些自由行動的空間。「一塌糊塗」就是一個證明:任何一個嚴密的制度下,我們都可以找到制度創新的可能性,我們都可以開始進行獨立的、更符合人性的生活實驗。進而言之,這個體制是「我們」的、而不是「他們」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觀念和行動,決定了而且正在影響著體制的狀態和方向。

我們只能在現實世界裡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可以用「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國度」這種說法安然地做著自己的出國夢、可以用「槍打出頭鳥」、「別人栽樹我乘涼」的心態來等著別人做出犧牲、可以用扭曲人格的享樂來麻醉自己的心靈和逃避自己的責任:但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總得有人生活、總得有人承擔。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不是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為了美好的今天。

捍衛「一塌糊塗」,為了那些自由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國際主義者、毛主義者,為了那些不管什麼主義而熱愛ppmm的男人和喜歡ssgg的女孩子;為了那些積極生活、追求智慧、渴望真實的人們。捍衛「一塌糊塗」,為了我們的精神家園,為了我們的生命意義和個體尊嚴。

捍衛「一塌糊塗」,為了我們的自由之夢,和曾經有過的民主實踐。

2004-9-21,回龍觀
說明:

1、網友邀請我參加9月19日下午的一塌糊塗五週年紀念活動,我準備了演講提綱,但是未能成行。這篇文章是在演講提綱的基礎上充實而成。在這裡對未能參加聚會表示遺憾,並對網友表示道歉。

2、也許有人會指責我說出了一塌糊塗的非意圖的政治秘密,從而使一塌糊塗重見天日更加困難。但這只是我自己的分析,而且正如我在文章說表明的,一塌糊塗的命運絕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夠使自己滅亡或是自己再生的,其存在有著更複雜和深刻的原因。一塌糊塗的動機或目的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客觀效果與功能無法見容於當下體制,從而命運多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