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勁松
江澤民退位,其「功績」受到中央委員會公報的極力讚揚,應在意料之中。畢竟,一個絆腳石搬走了,人們都鬆了一口氣,慷慨地給退位人一些頌詞,並不費事。然而,一些海外左派輿論,也跟著稱讚一番,反倒令人哭笑不得。這些輿論,把江澤民的辭職,稱為「中共最高權力和平轉移」,「中共權力交接制度化」。這樣的「稱讚」,除了凸顯過去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血腥史之外,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不管江澤民哪一年交班,或者今年,或者兩年前,或者三年後,這些左派媒體都會給予同樣的評語,都能說成是「制度化」,除非江澤民到死都不交權。
事實上,因戀棧權位,在過去兩年,江澤民吃盡了苦頭。凡好事,都有胡溫的份,比如,為農民減稅,追討民工欠薪,宏觀調控等,都被歸結為「胡溫新政」;凡壞事,都有江澤民的份,比如,經濟過熱,兩岸關係惡化,香港亂象等,人們都懷疑是江澤民「從中使壞」。如今,江澤民終於棄位而去,將來,一切功過是非,都由胡溫等人自行擔待了。
那麼,江澤民給胡溫們留下了一個怎樣的攤子?應該說,問題很多,百病叢生。主要的一條:社會不公與社會差距。即空前的官場腐敗、貧富懸殊、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江澤民主政時,奉行「出賣與收買」 政策,即,出賣廣大農民,收買城市居民;犧牲下崗失業工人,籠絡知識精英;漠視弱勢群體,大肆豢養軍隊警察;踩低農村,發展城市;犧牲農業,填補工業。變 「工農聯盟」為「官商聯盟」。這一系列短期行為,造成中國社會發展水平的嚴重失衡。直接後果是社會對立。23萬人進京上訪,上訪者與截訪者對恃於各大衙門,僅僅是中國社會矛盾尖銳化的全真寫照之一。
地方主義氾濫,是江澤民留給胡溫的又一大政治包袱。江澤民帶頭搞幫派治國,非但率領「上海幫」,全夥入京,雞犬升天。而且向其發祥地上海,大行政策傾斜與資源傾斜。此舉,不僅加倍放大了地區差距,而且導致上行下效,地方主義從抬頭到盛行,各自為政。各地自立山頭,對抗中央,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戰術發揮到極至。目前,胡溫推行宏觀調控,收效甚微,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地方諸侯為了樹立各自的政績,或維護當地的利益,百般牴觸。以各種名目,放貸的,繼續放貸;盲目開發的,繼續盲目開發;重複建設的,繼續重複建設。真個是,有令難行,有禁難止。除此之外,各省區之間,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商品大戰此起彼伏,其惡性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遠遠超過國與國之間。就憑日益氾濫的地方主義這一點,可以斷言:宏觀調控不可能成功,「軟著陸」不可能實現,「硬著陸」倒大有可能。中國經濟,將繼續在過熱與過冷的惡性循環中,往復震盪。
回過頭來說,如果在過去的25年,中國經濟建設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哪怕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些,讓環境與資源保護得以加強;哪怕城市建設慢一拍,讓農村建設跟上節奏;哪怕對特權階層少加工資,讓農民、下崗工人、拆遷戶等廣大弱勢群體得到儘可能的照顧......總之,讓全社會均衡發展,共同致富,大概不會釀成今日的民怨載道,後患無窮,竟至於要高聲兜售「全民小康」的遠景,來安撫怨氣衝天的大多數。
應該說,江澤民留下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其混沌、糜爛、與複雜,足以令胡溫戰戰兢兢,席不安寢,夜不能寐。
(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