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說來並不複雜。在陝北榆林、延安等地藏有石油,有首長提出「各縣發一臺鑽機,叫老百姓打井採油,把積極性調動起來。」於是陝北各縣紛紛出紅頭文件,出優惠政策,奮舉招商大旗。據說,陝北涉油15個縣,有民營開發公司近千家,有近萬個自然人股東,涉油個人超過10萬人。
麻煩出來了:掠奪性開採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惡化生態,私自外銷原油造成稅費外流。2002年9月11日,中央電視臺披露了陝北油田的麻煩,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等領導做了批示。於是陝北各縣緊急行動起來,有的縣決定「先收井,後算賬,再解決遺留問題」。這樣做倒是政路暢通了,但掉進了自己早先埋下的陷阱--縣裡的紅頭文件是個屁嗎?於是油老闆們不幹了,於是律師們來了。
陝北油井的麻煩至少也有10年了,但中央高層卻不知情,最後還是從傳媒得到消息下了決心,可見中央與地方也是信息不對稱,官方信息通道衰減甚烈。
事到如今,簡單說地方為自身利益與中央玩貓鼠遊戲,說地方文件與中央政策打架,說個別首長一句話壞了事,單說這些顯然難以講清楚,背後肯定有更大的原因。不就是招商入股干實業賺錢嘛,100年前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就幹過,也沒見鬧這麼大麻煩。如今搞改革開放滿世界學習,去問問劉巡撫也不至此吧。
可以肯定,此次事件將使投資者損失巨大,而政府的公信力也大受打擊。千百年來,中國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有?學者陳志武提到了制度機制--當一國的制度機制不利於市場交易時,人們的相當一部分勤勞是為了對沖制度成本,這些國家的公民不僅必須更勤奮地工作,而且只能得到更低的收入。
說到開採石油,在另外的制度下,政府和法院也會遇到很多麻煩,但與我們卻完全相反。185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淘金者蜂擁而至。此時,美國官員不搞「各縣發一臺鑽機」,賺錢賠錢都是你自己的,不操那分心。相反,美國政府操心的是怕企業做大,怕企業壟斷。
1904年西奧多.羅斯福入主白宮後馬上調查美孚公司,並對美孚控制交通運輸提出激烈批評。在羅斯福任內,至少發起了45次反托拉斯行動,管事很寬的。
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