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PFB諮詢(中國)有限公司」專門負責介紹中國留學生去英國。今天,該公司總裁布彼得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由於去英國的中國學生急劇增加並產生了很多問題,該公司已開始控制推薦去英國的留學生數量。布彼得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確保中國留學生的教育質量。他說,太多的中國學生聚集到了一所學校,他們沒有與當地學生交流,而是自己在一起扎堆兒。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未成年留學生(俗稱「小留學生」)急遽增長,尤以英語國家為主要留學目的地: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和南非,另外還有德國、法國、日本、馬爾他等其他國家。中國小留學生產生的問題已引起駐在國和本國的強烈關注。「留學垃圾」的概念也由此產生。
「出國無意識」氾濫
「簽證官先生,求您把我拒簽了吧!我不想出去,但我媽非讓我去留學不可。」一位英國高級簽證官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終於成全了那個中國孩子,把他拒簽了。」「出國無意識」是指對出國沒有明確概念和目標,要麼在父母督促下、要麼是在周圍人感染下、要麼因為其他非學習的原因而出國,但不知道留學為了什麼,純粹為「留學」而留學。
「我不知道出去幹什麼,但只要能出去,什麼方式都行」。新東方的一位老師說,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也許正基於此,在中國才產生一個新職業---「留學人生設計」。
在記者採訪過的德國學校(好幾所學校都是專門為中國人開辦的學校)裡,記者聽到最多的是:「管不了那麼多,出去以後再說」。這些沒有目標的年少的孩子往往就像浮萍一樣漂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一年又一年。
記者曾連續採訪18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談留學與簽證問題,其中有些外交官對中國留學生素質頗有非議。歐洲某大國駐華高級外交官曾在一個私下場合非常直白地說:如果中國有10個留學申請人,前5個基本不用考慮,第6個和7個只能滿足最低要求,第8個和第9個可以考慮,第10個算比較符合條件,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第11個。可惜,這第11個已經去了美國。」這位外交官還抱怨說,中國的小留學生把一些社會問題帶到了他們國家。
「問題留學」四大環節
在走訪近30個國家、連續採訪完18個國家駐華外交官後,在深入調查德國和日本的中國小留學生問題後,記者發現,在全球範圍內的中國小留學生幾乎都在重複幾個類似的問題。
留學生本人、留學生家長、中介公司、國外學校---這四個環節決定了是否會出現「留學垃圾」現象。
一個自理能力很差,且在國內就不能像樣讀書的孩子,會給「留學垃圾」埋下第一個伏筆。留學生本人的素質是這四大要素中最根本的一個。跨過國門,父母只能「遙控」,對學生發生問題的真相往往一無所知。
家長基於「洗錢」、「逃難情結」、「留後路」等方面的考慮,把這樣的孩子送到國外,問題就加重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沒有機會出國留學了,但要給孩子一個機會,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出國。家長的良好願望往往成為孩子悲劇的發端。此外,從已曝光的大案要案看,一些高官為了送孩子留學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中介通常目的明確。通過把孩子送出國門而掙錢。有些中介替年輕人進行包裝(造假),這些孩子抵達「垃圾學校」後,一系列問題隨之出現。「問題學生」、 「問題家長」、「問題中介」和「問題學校」組合在一起,想不成垃圾都難。並不是在四個環節的每個環節裡都會產生問題,但已經出現的問題一般無法超越這四大環節。
小留學生問題導致接收政策調整
日本曾希望提高中國赴日學生素質,紐西蘭為規範中國學生出臺了一些限制措施,澳大利亞已經停止對中國中學生的「優待」,去澳大利亞讀中學免試英語的日子行將結束;「美國不好去」已是希望赴美留學人群中相當流行的一句話;德國為控制中國留學生專門設立「留德人員審核部」,這是德國在全球眾多駐外機構中惟一一個專門針對中國人的機構。
德國埃森大學一位退休教授介紹,大批低素質中國留學生、特別是高中生的到來引起了不正常的大學申請「熱」,使德國大學感到了問題的複雜性和嚴重性。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因此決定,在德國駐華使館設立「留德人員審核部」,藉此控制低素質的學生來德國。部分小留學生的違法行為所產生的一些不良影響,加劇了德國人對中國留學生的誤解和不良印象,直接影響了德中兩國教育的正常交流。
紐西蘭英文報紙《紐西蘭先驅報》當地時間8月21日報導說,據紐西蘭最新統計顯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移民大幅度下降。報導說,中國學生不再來紐西蘭的原因,部分與SARS有關,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紐西蘭學校的糟糕情況被曝光。
較早前,記者在德國官方媒體「德國之聲」總部科隆採訪時,一位王姓資深人士對記者說,其實,在德國原來有一些針對中國小留學生的交流項目,即把中國學生送到德國中學裡去學習,與德國人一起生活。可是,由於中國在選送這些小留學生過程中存在問題,再加上中國小留學生在德國的表現很糟糕。類似項目在減少。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