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奧運會的申辦城市之一倫敦,曾經是1948年奧運會的東道主。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政治摩擦仍在給奧運蒙著絲縷陰影;主辦者囊中羞澀,對參賽的運動員吃飯都要加以限量。
奧運會並非永遠都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party。
體育與政治掛鉤
1939年6月,倫敦獲得了1944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幾個月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奧運被迫停辦。二戰一結束,奧委會再次請倫敦出面主辦1948年的奧運會。
創記錄的59個國家、4099名運動員參加了那次奧運。但是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都被拒之門外。
從英國國家檔案館保留的檔案中查到,當時的英國政府說,日本人來倫敦會引發"嚴重的公眾反感",日本"從技術上講仍然是(英國的)敵對國",因此,日本運動員不能參加任何有英國國王出席的活動。
德國更有自知之明,乾脆沒有提交申請。當時還不是奧委會成員國的蘇聯在奧運開幕之後試圖強行闖入,但以未遂告終。
奧運遭國際政治之"綁架",48年的倫敦並非首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此之前,已經有過1936年的"納粹奧運會",在此之後,莫斯科的"冷戰奧運會"遭到多方抵制。
中國曾經成功地搞過"乒乓外交",把體育和政治掛鉤是"強項"。本屆雅典奧運會正式比賽還未開場,中國和臺灣就已經為雅典機場是否刊登宣傳臺灣形象的廣告一事打了一場外交拳擊。
作為2008年的東道主,不知道北京是否還會把奧運party政治化?
打腫臉充胖子
現在辦奧運,預算動輒幾十個億。英國政府今年5月份估計,舉辦2008年奧運會需要耗資36億英鎊。今天的體育明星,拿到一塊奧運獎牌的話,贊助費成千上萬,什麼物質需求滿足不了?
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東道主錢包之窘迫,今天看來難以置信。但是,當時的英國政府並沒有"打腫臉充胖子"、拆東牆補西牆,既沒有挪用必要的重建基金,也沒有減少老百姓的供應招待運動員。
勤勤儉儉、一視同仁,倫敦仍然辦了一次成功的奧運會。
當時的英國仍然在修補二戰的沈重創傷,需要重建的設施無數,但經費極為緊張。所幸的是,位於倫敦西北的溫布利體育場倖免了二戰大轟炸的破壞,省了英國一大筆錢。
1948年奧運會運動員每天定量(部分)
肉:6盎司
糖:2盎司
乳酪:1盎司
茶:1/3盎司
麵包:1磅
土豆:1.5磅
註:1盎司約合28克,1磅合454克
主辦者沒有硬裝門面地修個新場館,只不過是在溫布利體育場內鋪了條臨時的跑道。但就是在這條臨時跑道上,美國選手迪拉德和埃厄爾仍然跑出了男子百米10秒3的好成績。
那屆奧運會,倫敦也沒有興建專門的奧運村。附近有的是軍營和大學宿舍,略加改建就成了運動員公寓。名聲再大的選手也得屈尊。
更嚴重的是,那時的英國仍在實施配給制,肉、蛋、奶、糖等必需品都是憑票供應。英國政府規定,參賽選手全部享受"A"級供應,也就是相當於重體力勞動者、比如礦工、碼頭工人的待遇。唯一的區別是,運動員每人每天配加兩品托牛奶、每星期配加半磅巧克力和糖果。
在預先接到倫敦奧委會組委會的警告之後,很多參賽國帶來了大量的食品貢獻給倫敦:阿根廷帶來了100噸肉,荷蘭帶來了大批的水果和蔬菜,冰島更是名不虛傳,帶來的全是冷凍羊肉。
財大氣粗的美國每天都從洛杉磯空運大批麵粉,供所有運動員分享。當時英國的糧食部描述美國"根本不考慮距離和金錢",對美國的"慷慨大度"大加稱讚。
看看1948年的倫敦,奧運精神所提倡的友誼、團結、平等、公平,並不是僅僅體現在了運動場上。
「小巫見大巫」
五十多年過去了。近年來,英國在申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方面運氣不佳、頻頻失利。1993爭辦2000年奧運輸給了悉尼;2006年世界盃申辦又敗給了德國。
記得當年北京申奧,中國說這是"振興中華、圓我夢想"的大事,是"12億中國人的一個共同願望";也記得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的情景,電視轉播的是大街上普通百姓的淚水和狂歡;轉天的報紙中滿是"民族自豪感"、"迅速崛起的中國棲身世界強國之林"等字眼。
和這個溫度相比,英國人的申奧熱情真是"小巫見大巫",用"不溫不火"來概括反倒顯得更加合適。
雖然今天的倫敦,吃飯不再憑票定量,但人們最關心的仍然是奧運的經濟影響。辦個奧運要花多少錢?能掙多少錢?這些錢由誰來出?賺的錢誰最沾光?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修建主體育場欠下的錢要到2008年才能還清;悉尼奧運盛況確實空前,但體育場館現在常被批評人士稱做"侏羅紀公園"----接不到多少預定;雅典奧運會最後的開銷嚴重超出預算;倫敦的千禧年紀念館耗資巨大,一夜狂歡之後長期閑置,令人心痛。
冷眼旁觀的人不斷向倫敦的組委會拋出一連串的問題。
倫敦申辦成功,倫敦人無疑受益最大。但是,讓倫敦市民每年增付20英鎊的地稅為奧運作貢獻,這個提議在幾個月前的一項民意調查中,只得到了寥寥13%的倫敦人的支持。
既想沾光,又不想掏腰包,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當然了,英國政府、大倫敦市政府決意申辦,說明主辦奧運還是有著相當的吸引力。對倫敦來說,這個吸引力主要表現在改善交通系統、開發東城貧困地區、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促進旅遊業等諸多方面。
倫敦人之所以顯得不溫不火,或許是在1908、1948年主辦過兩次奧運之後,少了那種"第一次"的新鮮感和刺激?或許,在這個老牌的大都市,人們過於成熟,難免導致謹慎?過於老道,顯得暮氣沉沉?
當然希望倫敦申奧成功。因為,2008年無緣回北京的話,倫敦作東,我們就有了優勢。即便不能親臨賽場,至少不用倒時差就可以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