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漢王朝在武帝時期達到了鼎盛,但在武帝盛世的背後,卻潛伏著一定的社會危機。
武帝為後期衰亂帶來的影響在《漢書 • 夏侯勝傳》中有記載:「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亡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昭帝時的大臣夏侯勝認為武帝雖有平定、拓展邊境的功勞,但卻勞民傷財,使百姓流離失所。
昭帝以及宣帝已經認識到了武帝時期的弊病,因而採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昭帝在位期間,選舉賢良之才,十分關心百姓的疾苦,幾次下令減免百姓的田租和賦稅,並下詔減少皇室使用的馬匹。班固認為他是個賢明的君王,因此死後被謚為「昭帝」。
宣帝即位後,繼續實行昭帝的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同時幾次下令賑濟貧民。宣帝在位第四年時,發生了地震和山崩,宣帝認為是自己的過錯所致,於是下詔說:「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遠,是以邊境屯戍未息。今復飭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再次下詔說:「池崇未御幸者,假與貧民。郡國宮、館,勿復修治。流民還歸者,假公田,貸種、食,且勿算事。」
宣帝還特別重視吏治和刑獄,解除了一些酷吏的官職。
在對外方面,昭、宣兩帝採取少動干戈、盡量鞏固的政策。不過,漢朝對於西域的聲威,在這個時期較武帝時又得到了鞏固。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並設置了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的管轄範圍包括玉門關、陽關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和帕米爾高原以內的範圍,初期有36國,以後增加到50國,治所設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縣東野雲溝附近)。西域都護府既是漢朝的軍事駐防區,也是一個特殊的行政區。一方面它與內地的正式政區不同,不設置郡、縣,依然保留原來的國,漢朝一般不干預它們的內部事務,但掌握它們的兵力和人口等基本狀況;另一方面,都護代表朝廷掌管這些國家的外交和軍事權,可以調動它們的軍隊,決定它們的對外態度,必要時還可直接廢立他們的君主,甚至取消某一個國。正因為如此,西域都護府也是漢朝疆域的一部分。
昭帝、宣帝時期,一些局部疆域地區不得不有所收縮。比如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撤銷了朝鮮半島的臨屯和真番二郡,它們的轄境放棄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並入了樂浪郡。到了元鳳五年(公元前76年),又將玄菟郡的東部放棄,治所也從朝鮮半島上遷到了今遼寧新賓縣以西。同年還將海南島上的儋耳郡並入了珠崖郡,後來在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又不得不撤銷珠崖郡,將行政機構全部內遷。公元前 67年,宣帝撤銷了汶山郡。除了一些局部的收縮外,西漢的疆域基本上是穩定的,一直保持到了西漢末年。
昭、宣兩帝之世,即公元前86年到前49年之間,政治清明,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緩和,對外關係繼續鞏固了武帝時的強盛,因此這段時期史稱「昭宣中興」。
走向衰敗的西漢王朝
宣帝死後,兒子元帝即位。其後是成帝和哀帝。
西漢王朝雖然經過昭宣中興,但衰敗的跡象並未減退。班固就認為「漢世衰於元、成,壞於哀、平。」(《漢書 • 佞幸列傳》)其原因既有人禍,即統治者的奢侈無度,也有天災。
西漢末年的人禍加上天災,使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頓。僅元、成年間,就有如下記載:「(元帝)初元元年,關東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飢,或人相食,轉旁郡錢、谷以相救。」「初元二年六月,關東飢,齊地人相食。」秋七月,詔曰:「歲比災害,民有菜色。「永光二年春二月,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盜賊並興。夏六月,詔曰:「間者連年不收,四方咸困。元元之民,勞於耕耘,又亡成功,困於飢饉,亡以相救。(《漢書• 元帝紀》)建始三年,九月,「郡國被水災,流殺人民,多至千數。」(《漢書 • 成帝紀》)
元帝雖為人恭儉、寬弘,也有心解除百姓的困苦,並改正了一些奢侈的制度,行了一些寬恤民力的事情,但由於大臣與宦官爭鬥愈烈,許多措施並不能實行。公元前33年,元帝死後,子成帝即位。
成帝是個荒淫無度的人,性格又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在外戚王氏手中。 公元前7年,成帝死,哀帝立。哀帝時,漢室衰敗的跡象更加明顯。大臣鮑宣上書就講到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
「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縣官重責更賦租稅,二亡也;貪吏並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強大姓蠶食亡厭,四亡也;苛吏徭役,失農桑時,五亡也;部落鼓鳴,男女遮列,六亡也;盜賊劫略,取民財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毆殺,一死也;治獄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盜賊橫發,四死也;怨讎相殘,五死也;歲惡飢餓,六死也;時氣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慾望國安,誠難;民有七死而無一生,慾望刑措,誠難。」
而另一方面,統治者奢侈無度。成帝曾大修陵墓。哀帝僅因為太后死,就驅動五萬人修墓,造成天下虛耗。皇室作工僅「三工官官費五千萬」,馬廄養馬萬匹,在「人至相食」的時候,「廄馬食栗」,「諸侯妻妾或至數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數十人」。豪強對土地的兼併也十分嚴重,他們通過這種手段,自己變成了百萬、千萬富翁。比如哀帝的寵臣董賢死後,家財被賣折算竟達四十三萬萬兩之多。商人也開始盤剝百姓。
在這七死七亡的艱難困苦中掙扎的老百姓,紛紛被逼走上了起義暴動的道路。僅在成帝時,山東、河南、四川等地就爆發了數次起義。這是一個「盜賊不止,盜賊並興」的時代。
哀帝雖有心效法武帝和宣帝,振興皇權,但他寵愛並任用嬖人董賢為丞相,同時任用外戚丁氏,與外戚王氏抗衡。其結果是朝政十分混亂。
從元帝起,災異迭起。雖然幾個皇帝試圖通過犧牲某些局部利益,來換取太平盛世的出現,但他們同時又帶頭窮奢極欲,諸侯豪強也「多畜奴婢,田宅亡限」。這樣使老百姓「連年流離,離其城郭,相枕於道路」日甚一日。西漢王朝離其滅亡的時日已經不遠了。
漢亡預言及西漢之滅亡
《漢書 • 五行志中之下》記載:「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湖陵雨血,廣三尺,長五尺,大者如錢,小者如麻子。」血為赤色,代表著漢家的火德,天下血,預示著哀帝兩年後死去,王莽控制漢王朝。
公元前一年,哀帝死,因為沒有兒子,王莽乘機迎立元帝的孫子平帝。隨後又殺死了哀帝時的外戚丁氏和丞相董賢。不久,平帝死,王莽立宣帝年幼的曾孫孺子嬰為帝,自己為「居攝」。公元8年,王莽廢孺子,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遂亡。
新室的興亡(公元8年---23年)
王莽,字巨君,新皇朝的建立者,在位十五年。其祖先為戰國時期的齊田氏,後被高祖所滅,齊人謂之「王家」,因此就以王為姓氏。
文景時,王氏處於東平陵,武帝時遷徙到魏郡元城委粟裡。王莽的祖父王禁,少時學法律於長安,為廷尉史,自此以長安為家。王禁的次女政君是元帝的皇后,生子成帝。成帝時,元後的諸兄弟多任官封侯。王莽是元後的侄子,因為他的父親早亡,所以他不像他的堂兄弟那樣,沈迷於聲色犬馬之中。他年少時開始接受儒家教育,「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後來受親戚王鳳推薦任黃門郎,王莽從此走上了仕途。
公元前8年,王莽三十八歲時升任大司馬。王莽為大司馬僅一年,成帝去世,哀帝即位(公元前7年),外戚丁、傅用事,王莽於是退位,避居新都(今河南新野)。
哀帝於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去世,九歲的平帝即位,元後臨朝稱制,以王莽為大司馬。王莽自元壽二年再為大司馬至於身亡,掌握政權達二十四年之久。
王莽輔政頭六七年(公元前1-公元6年),誅殺了異己,最終攫取了大權。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王莽將女兒嫁為皇后。
王莽還通過元後,將帝母衛姬及帝舅衛寶、衛玄等排擠出京師。其子王宇擔心平帝長大後怨恨,與衛寶通書,教他設法還京。王莽不同意。王宇與妻兄呂寬等人私下商議,用迷信的手段想令朝廷歸政衛氏。但呂寬夜間在王莽門第上灑血時被發覺逮捕,在獄中自殺。王莽奏請殺了兒子王宇,並誅滅了衛氏。
不久,王莽害死了平帝,在宣帝曾孫中選了個最小的子嬰,年僅二歲,「托以為卜相最吉」,實際上是便於控制。隨後,王莽攝政「皆如天子之制」,並於次年改元「居攝」。又過了一段時間,王莽便以子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居攝元年(公元6年)四月,劉氏宗室幾百人起來反對王莽,被打敗。但天下反莽自此開始。居攝二年(公元7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起義,討伐王莽,響應者達到了十多萬人,指向長安。王莽恐懼得吃不下飯,晝夜抱著孺子嬰禱告,並寫了一份策書,說明現在攝位將來當返政於子嬰之意。同時派軍隊前去鎮壓翟義,數月告捷。王莽大喜,認為自己做天子的時機已經到了。於是,王莽登上真天子之位,定國號曰「新」,改元始建國。接著,封孺子嬰為安定公,隨即將他幽禁起來。
王莽當皇帝后,為瞭解決業已存在的矛盾,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比如宣布土地國有,將大的商業收歸國有,平衡物價等等,但在當時混亂的局面下,沒有一件可以實施。新法未立,但西漢時的舊法卻被破壞。加上豪強官吏的強取豪奪,天下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頓。從公元17年起,各地農民起義絡繹不絕,漢室宗親也紛紛起事,其中實力較強的是劉玄、劉秀的軍隊。公元23年,王莽被長安的反叛者殺死,新室自此滅亡。一幕新的漢室大戲開始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