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古稱「彌勒大象」、「嘉定大佛」,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1996年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IV)(VI)、N(IV),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列。
一次,樂山大佛的開創者海通和尚路經嘉州前往凌雲山寺,看到崖下怒濤咆哮,常常發生舟隨浪去、人跡無還的悲慘災禍,然而此處又是連接蜀、吳、楚三地的唯一水道。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水流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值洪水季節,水勢更為洶猛,過往船隻常常觸壁,人船皆沒。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來想借佛力鎮水。於是,他開始雲遊各地,所到之處,他向人講述造佛功德的種種好處。不辭勞苦的奔波,化緣集資,物色匠師。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段插曲,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
開元六年(西元718年),在海通和尚的主持下,實地勘測,考察了山體岩石的高度、厚度、水流、遠山近水造成的空間環境等,經過設計,選定了造像的位置。開始鑿建大佛的工程,由於工程浩大,已耗資萬金的大佛工程未竟,海通和尚就去世了,建造工程於是停止。11年以後,任職為劍南節度使的章仇兼瓊,捐資20萬元錢,接濟造佛經費,於是又繼續筑造工程。這一耗資巨大的工程,得到唐玄宗的支持,「詔賜麻鹽之稅,實資修營」,投入很大的經費。但由於章仇兼瓊升遷而離職,工程又再度停頓。
直到唐德宗貞元四年(西元788年)韋皋任劍南節度使,徵集工匠,繼續開鑿工程,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經過15年千萬個匠師的辛勤勞動,使龐大建佛工程完竣。當時大佛貼金彩繪,光艷奪目,宛如一佛自天而降。巍巍大佛,展現在人們面前。佛體與周圍自然環境形成對比,莊嚴神聖,給人威嚴、莊重、可親、可敬之感。為了保護佛像,又依山勢造出一座7層13重檐的閣樓,將大佛覆蓋於其中。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的建造。大佛完工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 803年),距離公元845年的唐武宗李炎的毀佛運動有四十二年之遙。在這樣一段相對穩定繁榮的社會大環境下,前後經歷四代皇帝,樂山大佛才得以歷九十年艱鉅施工不輟終於完成。
大佛造型莊嚴,人們往往只看到依山鑿就的外表,見到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而對他的部位結構則不甚瞭解。其實當時建造設計巧妙,排水設施隱而不見,對保護大佛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設計排水溝,正胸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說明古人的建築技術的巧意與智慧。據專家們考證,大佛閣獨到的排水體系對大佛的防水滲透、沖刷、防風化和通風、排濕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果沒有大佛閣庇護大佛數百年,也許早已成一石堆了。它歷經千年風霜,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靜觀人間的滄海桑田。
大佛臨江端坐,雍容大度,彫刻細緻,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大佛坐東向西,通高71米。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高度可並立二人。腳背寬達8.5米,可坐百餘人。大佛頭的螺髻上面,也可以容納10多人圍坐。雙足相距10丈遠,兩個人接臥也不及大佛的一個腳趾長,一個人站立腳旁也未能高出腳面。足見大佛之巨。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說明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鑿就的,而是用木柱作基礎結構,再塗以錘灰雕塑而成。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露出三截成品字形的木頭,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柱襯之,外飾錘灰而塑成。
沿大佛左側的棱雲棧道可到達大佛的底部。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裡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凌雲山的山頂。在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彫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事實上則以石塊逐個彫琢嵌就而成的。
各時代佛像彫刻藝術品的鑒別,主要是從其面相、花紋、服飾等方面加以觀察,樂山大佛的造像手法簡練,佛像全身比例勻稱,造型飽滿壯碩,姿態莊嚴靜穆,氣勢雄偉。在建造過程中是嚴格按佛教《造像度量經》上有關尺寸進行施工的,樂山大佛以全身為一百二十分,作為施工時按比例放大的依據,充分體現出唐代造像的典型風格。
另外,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來說,基本相同。要想區別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像,只有從其「手印」來辨別。樂山大佛不作任何手印,僅雙手撫於膝上,這種造形十分少見。根據考證推論,開初並非如此,可能右手毀於兵災後,在歷次維修時要修護手印復原難度較大,故呈今天的雙手撫膝狀──可從樂山大佛右手腕處有一方臺遺蹟窺見一般。
歷千年滄桑的樂山大佛由於受風吹、酸雨、水漬、江水衝擊和遊人日增的影響,又建在本身強度不高的紅砂岩上,髮髻脫落,色澤斑斑,鼻樑發黑,佛容日漸黯淡,佛體表面模糊,甚至出現岩體剝離現象。頭頂螺髻處有裂縫和脫塊,佛身岩體裂隙,地處亞熱帶濕潤區,佛身岩石長期受到大氣降水和山體滲透水侵蝕,積水滯留大佛胸腹部,致使岩石強度降低,造成佛體植物生長,黴菌滋生,風化加劇。軍閥混戰時期在大佛身上留下的槍炮彈痕,加上受現代酸雨環境污染。凡此種種,建於唐開元初的天下第一大佛如今只是氣勢尚存,但已傷痕纍纍了。據史料記載,樂山大佛歷代均有過維修,而最後一次,僅近10年。近年又見整修大佛工程,從生態、自然、人文、文物等方面對大佛進行綜合整治和保護。
在一千多年前,古代工匠和藝術家,用簡單的工具造出如此巨大雄偉的雕像,足以體現出他們偉大的天才和氣魄,顯示了古人高超的彫刻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世界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