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4-06-24 15:27:00作者:
兩位科學家指出,名畫中的蒙娜麗莎之所以令人覺得面露神秘微笑,是因為人類大腦負責解讀「視覺噪音」的急轉反應使然;而這種視覺噪音就相當於電視頻道調整不準確以致出現亂訊時的白色斑點。
美國舊金山「史密斯︱凱特威爾眼科研究中心(Smith︱Kettlewell Eye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學家泰勒和康哲維茨以數位技術操縱畫作影像,並且罩上可透出隨機斑點的淺灰色濾光鏡。
他們將此影像出示給十二名自告奮勇者觀看,並要求這十二人依據「悲傷、略顯悲傷、略顯快樂和快樂」四個歸類來酌磨蒙娜麗莎的表情。
下週六出刊的英國「新科學家」週刊報導,結果一如預期,使蒙娜麗莎的嘴唇外緣揚起的「視覺噪音」,就會使她看來比較快樂;而使她嘴唇扁平的「噪音」則使她看似比較悲傷。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人們觀看這幅畫作時,竟會因斑點的式樣而改變對畫中人物表情的感知。
其所以如此,似乎根源於人類大腦對粗略且時而中斷的光線訊號的解讀方式;而這些光線訊號就是視覺噪音。
上述科學家因此相信,這表示,許多人在觀看蒙娜麗莎時,都會認為她的表情正出現細微的變化。
泰勒對新科學家週刊說:「這也許正是這幅畫作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視覺噪音是每日進入人類意識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吾人對其所知有限。
泰勒認為,視覺噪音的出現有許多成因,包括觸動視網膜光受體的光子數量波動以及神經元將視覺訊號送往大腦的隨機性在內。
由達芬奇在一五0三至一五0六年間創作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目前由法國巴黎羅浮宮收藏。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