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化打手中,最齷齪的是李敖和陳文茜。上帝造出一對男女,因偷吃禁果,而有了原罪。但人家知恥的後人,會認罪、祈禱,救贖。而李敖和陳文茜這對「什麼男女」,卻是什麼教也不信,什麼禁果都吃,而吃了之後,卻什麼羞恥感都沒有,光著「靈魂」在臺灣的媒體上亂跑、亂「秀」,還大喊大叫,做道德文章,擺出聖男聖女狀。
●自由就是「隨便交媾」的「北港香爐」
中國文化是很強調臉面的。但我最早知道陳文茜的「不要臉」,是在柏林牆倒塌後某一年。當時在香港《開放》月刊上看到署名「陳文茜」的小小說。那情節的確很陳文茜,說在東西德人民刨掉柏林牆時,臺灣的幾對男女則在家中交媾。電視畫面上人家刨掉一塊磚,這些男女就做一次。美其名曰,他們在追求通往自由之路。最後柏林牆倒了,這些男女也累得倒癱在地上,像一堆爛肉。開始以為可能重名,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作者真的就是臺灣的「什麼小妹大」。
後來從報上看到李昂寫出《北港香爐》,還頗為陳文茜抱不平,覺得作者如果有膽量,應該真名實姓地公開批評,而不應該影射。但畢竟那是「小說」,書中那個有點小聰明,靠出賣色相而在政治之床向上爬的女人,是虛構的。倒是陳文茜自己「對號入座」,自愧得又哭又嚎,還說要「自殺」。當時還真令人同情,畢竟人家有「要臉兒」的時候。
但「自殺」只是說說而已,到「三溫暖」泡一泡就回來了,別人白「浪費」了同情。後來從報上讀到,人家「小妹大」自己公開宣稱,「乳房是社交工具」,這下誰都明白了,李昂的「北港香爐人人插」大概也不太過份,既然那個對號入座的人自己都這麼坦然。
●白天是警察,晚上當妓女
以在紐約居住多年的眼光來看,這種事在美國也不稀奇,人家名歌星麥當娜還為拍「寫真集」而脫得精光,一絲不掛地在大街上扭抳作態。但臺灣和美國不同的是,麥當娜,還是賣襠下,都不會再去主持什麼電視政治評論節目,發布道德訓詞。人家是專業意識明確,絕不會再「立什麼牌坊」。
但一個歌頌爛交,公開宣稱乳房是交際工具的人,卻還有臉在臺灣的電視、報紙上教導大眾怎麼建立政治道德規範。更令人驚訝的是,還擔任臺灣的立法委員,參與制訂包括怎樣教育青少年的法律和國家政策。義大利有過妓女議員「小白菜」,但她當時就是一個供晚上失眠的老男人解悶的「笑料」,很快就被國會淘汰出局,成為「老白菜梆子」而被人忘記。但人家「小白菜」也沒敢主持電視政治評論節目,分析政治白菜的乏味。
不僅是義大利,在美國更是這樣;即使沒有宣揚過濫交、乳房是工具等等,僅僅因為是國會議員,就絕沒有可能再主持電視節目,因為這兩個角色是衝突的。媒體之所以被稱「第四權」,功能就是要監督權力者和政府。而陳文茜白天進入立法院,是權力者和決策者;晚上則進入電視臺,主持政治評論節目,是立法院的監督者;回到家裡,又為報紙寫文章,都不用搖身,就又是「專欄作家」了,簡直是黑、白、紅,道道通吃。
這種事所以在美國完全沒有可能,是因為,這就像一個人白天頂上大蓋帽,做警察,而絕不可以晚上穿上性感服裝,去紅燈區當妓女。因為這兩個角色是衝突的,不可同時兼任的。
但陳文茜就有這樣的「膽量」和「魄力」,敢同時遊走於「警察局」和「紅燈區」之間。而且不管面對多少批評,多少指責,人家都是,臉不紅,心不悸,「勝似閑庭信步」,這真是臺灣一絕。
●中國鄉下的「雞婆」
在臺灣期間,在電視上看到陳文茜和蔡英文就大選公投辯論。陳文茜的那身打扮、腔調,完全無法讓人接受,整個一個「不節制」。那種好像中國鄉下公路邊開低檔妓院的「雞婆」(女老闆娘)打扮,和蔡英文的專業女士的裝束氣質,形成鮮明對比。而且這位「小妹大」胡攪蠻纏的態度更是令人倒胃口。她用玩世不恭的口氣,根本不跟對手嚴肅地對談,而是清清楚楚地蠻不講理;而且還一副居高臨下、連上帝也毫不在乎的樣子。當時看到這些畫面,感到真是難為了蔡英文。實際上,陳文茜應該去和李昂談,到底北港香爐插了多少香,乳房交際到多少好處。由這樣的女人來談臺灣的大選,臺灣的前途,真是對臺灣的諷刺。
但這樣一個沒有廉恥感的「交際工具」擁有者,卻擔任國親兩黨的顧問高參。在三一九槍擊案發生當晚,陳文茜在連宋競選總部講話,更是完全「不節制」,信口胡說。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就指控奇美醫院作假,最後連馬英九都感到不妙,逼迫陳文茜表態這是她「個人看法」。國民黨用這種等級的「文人」做打手,不敗北才是咄咄怪事。
記者會結束時,宋楚瑜、王金平等國親要角,爭相對陳文茜表達「謝意」的諂媚之狀,已經預示了國親的失敗,因為當國民黨把這種既無道德、更無羞恥感的文化打手寵為「女皇」,言聽計從,那麼只能使越來越多的人,僅憑有這些「文化流氓們」為國親吹號吶喊,就不能支持他們。
實際上,李敖、陳文茜們,正在親手埋葬國民黨,因為歷史已證明,只要和流氓、惡棍同流合污,最後總是同歸於盡。
臺灣有人說,陳文茜曾搞掉了施明德、許信良兩個民進黨主席,現在又一次性搞垮了連戰、宋楚瑜兩個黨主席。所以現在很多中國人希望,臺灣人民能熱烈歡送「小妹大」去北京,用她的「社交工具」解決江澤民、胡錦濤,那中國就有救了!
(原載臺灣《一號人物》雜誌2004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