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發表:2004-05-14 0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有一首歌唱紅了大江南北,這就是《長征組歌》,其中馬國光演唱的《入雲南》中「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幾句,更是唱得鏗鏘有力,迴腸蕩氣,令人過耳不忘,於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神話就這樣伴隨著毛主席的光輝,被編成電影電視劇,在全世界廣泛傳頌。
  然而,根據我手上的資料,當時的毛澤東既不是「四渡赤水」指揮者,更不是提議人,而是堅決的反對者。毛澤東之所以強烈的反對「四渡赤水」,那是因為「四渡赤水」根本就是軍事盲動主義的殘餘。
  大家知道,遵義會議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人的密謀下,改組了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層,取消了原紅軍指揮機構「三人團」。頑固為自己辯護的博古,李德坐了冷板凳。張聞天因其與蘇聯的關係出任中共新的「總負責」,「而(原三人團成員之一的)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在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人」(選自《中共黨史資料第8冊》)。毛澤東只是重新在政治局獲得了一個席位。文革中,林彪出逃蘇聯在蒙古墜機身亡,周恩來心情愉快,口風稍鬆,在某次會議上透露了一個在長征中發生的小故事:二渡赤水後,多數紅軍指揮員都同意去攻打「打鼓新場」(今金沙縣城)那個堡壘。只有毛澤東不同意,張聞天這個「明君」開會讓大家表決,結果毛是少數,氣得毛撂挑子說「我不幹了」,而大家的回答是:「不干就不干。」言下之意,不能因為你毛一個人不同意,就否決大家的意見。然而毛是固執的。周恩來後來說:「半夜裡,主席提著馬燈到了我那裡,勸我還是想一想,不要去攻打那個堡壘,我同意了主席的意見,第二天一大早我說服了大家,放棄了那個計畫。」這就是著名的「鴨溪會議」。以後,紅軍三渡赤水,到了一個叫「雞鳴三省」的村子(今雲南扎西縣境內),由周恩來提議,重新組建新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以便機斷處理軍事行動(用舉手錶決的形式處理軍事,的確是個大笑話),毛才在新「三人軍事領導小組」中忝陪末座(另二人是周恩來和王稼祥)。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當時的毛澤東並不是後來的英明領袖毛主席,連一個小小的意見都要徵求別人的同意才可行,又怎麼可能像三國時大權在手的諸葛亮一樣,隨心所欲的指揮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呢。據說,周恩來很喜歡聽《長征組歌》每當有人唱到「戰士雙腳走天下......」時,都要小聲跟著哼唱。
  長征一開始,中央紅軍有一個預定的目標,就是到湘西去與賀龍任弼時的紅二軍團會合,然而這一企圖很容易就被國民黨的智囊猜中,湘江一戰,紅軍鑽進了國民黨軍預設的圈套中,八萬六千多紅軍只剩下兩萬多人。湘西去不成了,於是開了通道會議,決定向國民黨統治薄弱的貴州進發。到了貴州的黎平,又在匆忙中開會決定向黔北進軍,要「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蘇維埃新區」(選自《中共黨史資料第8冊》。到了遵義一看,地瘠民貧,人口稀少,況且國民黨四十萬中央軍地方軍已從四面合圍攏來,根本不允許紅軍有立足的餘地。緊張的「遵義會議」又再次決定紅軍轉移,到四川的西北部去與張國濤的紅四方面軍會合,壯大力量,以抗拒來自國民黨方面的強大軍事壓力。
  那麼,從那條路去四川西北部呢,走弓玄直線距離最近,從遵義到赤水縣城,然後渡過赤水河通過四川腹地直達川西北。遵義會議就是這麼確定進軍路線的,然而事實上卻行不通。部隊才開到距離赤水縣城不足十公里的土坪鎮,就遭到國民黨川軍的頑強阻擊。土坪一戰,戰況慘烈,紅一軍團主力團一團團長 陽新戰死。這一仗,根據中共後來的說法,是因為川軍郭勛琪旅增援上來了,我軍主動脫離戰鬥的。勝敗我們姑且不論,反正不可能從赤水縣城過河了。於是退回來改從靠南的二郎灘渡過赤水河。紅軍渡河以後,國民黨川軍蜂擁而至。四川軍閥劉湘,鄧錫侯等人,一是怕紅軍來了赤化全川,更怕尾隨紅軍追擊的蔣介石的中央軍乘機進入四川,搶佔他們的地盤,重演貴州軍閥王家烈被架空解除兵權的慘劇,所以拚命也要把中央紅軍擋在四川境外。渡過赤水河的紅軍左衝右撞,奈何敵人兵力太強,衝不過去,只好退回來再渡赤水河,重打天險婁山關,二攻遵義城。二次攻打遵義城時,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中彈身亡,這是長征中犧牲的最高級別的紅軍指揮員。
  一渡二渡赤水河是軍事上的盲動主義,那麼三渡赤水河又是不是巧妙的聲東擊西呢?仍然不是。既然「遵義會議」已經決定要到川西北去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當然要執行,但應從那裡渡河呢。從赤水縣城渡,鋒芒太露,阻力太大,代價太高,於是迂迴一下,改從再靠南一些的仁懷城渡河。這是中共「鴨溪會議」的決議。為了保證渡河時的側翼安全,於是就有了攻不攻打「打鼓新場」之爭。毛澤東不同意攻打打鼓新場,根本上說,就是不同意從仁懷三渡赤水。然而此時的毛,還沒有軍事上的決策權,只能去說服周恩來。打鼓新場一仗在毛的干預下,沒有打成,但國民黨中央軍和滇軍已從黔西地區逼近仁懷,紅軍為了保證側翼的安全,另在仁懷的魯班場與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縱隊打了一場惡仗。這一仗,慘烈不下於土城戰役,三十年後,仁懷縣地方政府在此地找到的紅軍烈士遺體,通過辨別能夠確認的就有四百多個(參見《遵義地區文物誌》)。三渡赤水,紅軍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三渡赤水後,紅軍仍然不能攻入四川,又向南迂迴到雲南的扎西縣,在「雞鳴三省」這個地方成立了「三人軍事領導小組」,至此毛才算正式有了參與軍事決策的權利。然而紅軍迂迴的圈子太小,阻力仍然很大,以後紅軍又只好再回渡赤水河(根據《遵義地區文物誌》記,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三次紅軍渡河都是搭浮橋,二四次渡河則是用船擺渡,也顯得去時準備充分,回時顯得倉促。好在冬季的赤水河水淺河窄,渡河不難)。紅軍四渡赤水河後,已不再遲疑,大軍直指南下,紅軍要繞一個更大的圈子,避開四川腹地迂迴到川西北去。這一次,才是毛澤東的路線。不過這個圈子繞得實在太大了,首先遭到了號稱是毛澤東的學生的林彪的反對。紅軍渡過金沙江,到了會理後,林彪寫了封信給中央,大意是毛的領導不行了,盡領著部隊走弓背而不是走弓玄,冤枉路走得太多,遲早會把部隊拖垮。要求毛交出軍權,隨軍主持大計,把紅軍的指揮權交給彭得懷,自己堅決服從彭的指揮。這封信讓毛恨得牙梗痒,當時他斥罵林彪道:「你還是個娃娃,懂得什麼,必要的路還是要跑的。」毛對此一直耿耿於懷,58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差點沒有說得清,林彪叛逃後,這又成為人們攻擊林彪一貫反對毛主席的證據。
  平心而論,在當時的情況下,毛的抉擇是對的,如果真按遵義會議的決議,或者說按林彪的主意,走直線,走弓玄,通過四川腹地到川西北,紅軍不定會在渡長江時,或者在其他什麼地方被強大的國民黨軍隊像湘江戰役一樣包餃子吃了。不過;林彪的話也得到了應驗,以後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到陝北時中央紅軍只剩下七千人。
  四渡赤水究竟是不是出奇兵,還可查查老帥們的回憶錄,《彭得懷自述》中對四渡赤水隻字不提,倒是對婁山關一戰記錄有加,聶榮臻回憶錄中倒是說了。聶作為紅一軍團政委,又是遵義會議的參加者,算是中央紅軍高層決策人之一吧,奇怪的是,他當時不知道四渡赤水是出奇兵,過後也不知道,卻在解放後聽沒有參加長征的陳毅說四渡赤水出奇兵是毛主席軍事指揮歷史上最精彩的一筆。(參見《聶榮臻回憶錄》)
  結論是:「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文藝作品在塑造毛澤東的神聖形象時的虛構,它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