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追求「沒人管」的生活
在與記者一起吃飯時,高敏向記者透露了退役以後選擇出國的原因。「在國內,我的吃穿住行都在別人的評價中度過,當運動員時是在人們期待中拿冠軍,在人們期待中去拚搏,這種生活很累。在國外,幾乎沒人管我,我做什麼、不做什麼很自由,這一直是我夢想中的生活。」她透露,1992年退下來以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極度疲憊。「一直在壓力中生活,如同橡皮筋繃到了極點,真的想找個沒人知道我的地方歇一歇。」她開玩笑說:「我當時真想躲在森林裡呆一輩子。」
不過,這種想法不太現實,她最後選擇了出國,第一站就是美國。她一邊在一家跳水俱樂部當教練,一邊努力練習口語。「參加口語培訓班還不如和我的隊員對話來得快,我去俱樂部干了兩個禮拜,口語就在我所參加的培訓班中列第一。」高敏驕傲地對記者說。攻克了語言關,她很快就來到了加拿大,自己開辦了一家跳水俱樂部,帶一幫小孩練習跳水。學員們都是自費來學習,一週5次訓練,只要按規定來4次就行,每次訓練為陸上1小時、水上2小時。平時有空在家種花、做家務、帶孩子,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總之是個快樂的家庭主婦。
高敏這樣比較兩種生活的不同之處:「當運動員時,目標是拿冠軍,如果訓練或比賽時有哪個動作沒做好,晚上睡覺時就老想著明天我該如何將它做好;當教練時,人家有錢人願意花錢讓孩子來訓練,我的工作是只要教好她們就可以了,因為目標很容易達到,心裏很高興。」
再婚丈夫帶來了快樂
「我熱愛跳水這項運動,覺得始終離不了它,但他老拉我『後腿』。」高敏指著她先生陳志剛說。陳志剛則「分辯」說:「我是覺得她該拿的冠軍都拿了,應得的都得到了,還這樣搏命沒有必要。我希望她過得自由一點。」不過,高敏透露,丈夫幾乎不管她,每週兩人各忙各的事,平時都很忙,但每個週日都抽時間來陪她。
談到丈夫,高敏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據高敏介紹,她和蘇東離婚後於1997年底來到了加拿大,就在那時認識了陳志剛。陳先生是浙江溫州人,很早以前就是高敏的崇拜者。1988年高敏赴加拿大參加比賽,陳志剛就在場邊為她加油。當時高敏還沒有拿奧運會冠軍,不過已經很有名氣,「他當時過來對我說『我是你的崇拜者,老早就認識你』,我則對他說,『我認識的人多了,就不認識你』。」高敏笑著說。高敏介紹道,他老公對她可好了,不但給了她想要的那種自由生活,還給她興建了一個標準的跳水館。
記者問陳志剛:「你心目中的奧運冠軍應是什麼樣兒的?」陳志剛想了想,笑著說:「就她那樣。」高敏在一旁偷著樂。其實,陳志剛是搞世貿經濟研究的,去年還在聯合國干了半年,在多個世界經濟組織挂有各種頭銜,在北美也算小有名氣,但回到國內,有著「跳水皇后」美譽的高敏顯然名氣要大過他。「在國內,人們會說『他就是高敏的丈夫』而不是『她就是陳志剛的妻子』,你怎麼看?」有點低調的陳志剛笑著回答說:「呵呵,這就是在加拿大生活的好處呀。」
據悉,高敏和陳志剛還沒有愛情結晶,高敏和前夫的孩子蘇子超已快8歲了,平時也喜歡練跳水。「一切隨他吧,如果他能夠通過練跳水拿獎學金是再好不過了。」
執教為自己的弟子驕傲
這次參加珠海跳水冠軍賽,高敏是以加拿大國家隊教練身份出現的,據她說,她任此職已有3年了。在加拿大,只要你有隊員參加國家隊,你就是國家隊教練。她這次帶的5個小孩中有幾個很不錯,其中要數年僅16歲的凱麗 麥當勞最好。一位技術委員會官員將麥當勞比賽的動作過程全錄下來了,說她的技術動作是最標準的。「他不錄中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隊員,偏錄我的隊員,這說明她已在國際上獲得了承認。」高敏驕傲地說。麥當勞是初次參加這樣的國際大賽,由於她比以前長高了許多,技術動作下降了,「如果她身體發育定型了,技術動作定型了,她前途無量」。
據悉,高敏在加拿大帶的隊員中,有6個隊員在美國拿獎學金,現在帶到珠海來的5個小孩,有幾所大學爭著要。「跟拿奧運冠軍有點類似的是,帶出這樣的小孩也很有成就感呀。」高敏這樣解釋她的角色轉換。
我不是「海外兵團」
高敏說:「我來加拿大執教俱樂部和國家隊,就是因為他們不能成為海外兵團才來的。如果他們的體制和國內一樣,我就不帶。」高敏說,3年前英國向她發出了執教國家隊的邀請,但她拒絕了,因為「如果我要帶國家隊,我早回中國國家隊了」。
高敏成為奧運冠軍的過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高敏的恩師徐益明。這位被稱為「中國跳水之父」的功勛教練發現和培養了高敏,至今,高敏一直關心他在國內的情況。高敏表示,中國隊的水平在國際上目前仍然是最高的,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在啃徐益明的老本。像田亮、郭晶晶這樣參加過幾屆奧運會的隊員就是徐益明的得意手筆。如果這批人退下來之後還沒有人能接上班的話,中國「跳水夢之隊」就危險了。
「不過,中國隊的水平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我永遠不會和他們作對,因為我也是中國的一員呀。」高敏說。
華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