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導,英國警方在莫克姆灣發現第20名遇難者的屍體。據莫克姆中國人社區的負責人14日稱,共有24名中國人前往採蛤,除已找回的19具屍體外,應該還有5人在海上,相信他們已經遇難。
相比起英國傳媒對是次意外的重視程度、投入的資源,中國傳媒對事件的報導相比之下深入程度大大不如英國傳媒。然而歸根究底,中國傳媒的事件注意力不及英國傳媒可能還有其他客觀因素。
雖然中國剛剛在2月8日發出了一號文件,把中國農民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可是,北京並不希望中國農民有一種錯覺,以為偷渡到外國工作是這些人唯一的出路。根據這次莫克姆灣事件的一些後續報導,雖然非法入境者收入極少,但一個海外華工仍能在3月內賺得一千英鎊寄回家鄉。相對之下,中國去年農民全年人均收入只有 2622元人民幣,如果他們知道當海外黑工可以在3月內賺得一千英鎊即一萬多元人民幣,相信不少中國農民願意冒險。
另外,一般相信,中國國內近期出現多宗導致數十人死亡的事故,也可能抵銷了莫克姆灣事件的震撼力。北京密雲縣在元宵節〔5日〕發生人踩人事故,導致五十多人死傷,涉及傷亡人數比英國莫克姆灣事故要多,而且事件發生在中國本土,故此分散了中國傳媒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此次事件可能會令人聯想到1999年的丹佛慘劇。1999年6月,60多名中國人蛇躲在貨櫃中偷渡窒息致死,事件令輿論嘩然,其後更揭發事件涉及境內外黑道幫派勾結。中國偷渡問題可能涉及警匪勾結、黑社會坐大等問題,中國政府頭痛之餘,也未必想這些問題遭大肆宣揚,傳媒報導時自然會投鼠忌器。
有中國專家指出,中國面臨農村勞動力過盛的問題急需解決。目前中國大約有可能會8億農村勞動力,20年後預估會增加到10億,這些龐大的剩餘勞動力靠微薄的收入根本不能維生,他們的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很多即使遷移到城市也未必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盲流」最終成為城市的負擔。
偷渡、黑社會、警匪勾結、中國公民在本國維生困難這些問題,可能都是中國政府不願主動提及的,偏偏是次莫克姆灣事件卻集齊於一身。
意外發生後,英國數份報章均派出記者前往福建省採訪遇難者家屬。
英國《電訊報》9日報導,其中一名死難者田先生〔譯音〕家鄉福建親人的故事。
報導中,記者接觸到田先生的妻子時,她還沒太明白丈夫發生了什麼事。她說丈夫去年離開家鄉後賺錢還債,然後就不太清楚他在哪兒,只知道他花了九個月才到達英國。
田太太稱這是她丈夫首次到莫克姆灣。「他說有幾天沒有工作,第二天就會到新地方找貝類。」田太太說。」我以為他過去勞動幾年就會回來,從沒想過什麼危險不危險的。」
田先生可能已遇難的消息傳出後,全村的人爭相走告,親戚鄰居全齊集在田先生家中,等待官方正式通知。他們仍然抱著最後希望--如果田先生致電回家就能證明消息錯誤了。當然,田先生最後也沒有緻電回家。
有不願透露名字的村民稱,村上有一千人左右,其中有約50人住在英國。
田氏一名表親向記者稱:「我不想說政府或是社會什麼壞話,但我們實在討不到生活。如果在這還可以維生的話,我們根本不會到外國去。如今擔子還在,該賺錢的人卻去了。」
這些死難者家屬不瞭解事情怎麼發生,也沒有怨恨英國和操控田氏的人。他們也不憎恨蛇頭,反而認為他們是好人,只為了迎合市場需要,把親人送到外國賺錢。
他們害怕的是英國警方會拘捕其他在英的村民,更害怕中國警方會因為他們協助偷渡、破壞國家名聲而拘捕他們。該名表親說:「我們掙的錢這麼少,要到外國去討生活,中國看來多沒面子啊。」
他還拜託記者:」如果他其實還在生的話,請你告訴那邊當局千萬不要把他驅逐出境。只要別趕他走就好。只有留在英國他才能救我們。如果他去了,我們都不知該怎麼辦了。」
另一邊廂,英國廣播公司也詳細報導了另一名死難者郭炳龍〔譯音〕家鄉福建的情況。
郭炳龍的父親郭克樹〔譯音〕向記者描述事件發生經過。「他打電話跟我們說:『這水好危險啊,我快死了。』然後就挂斷了。」
郭家認為英國政府對事件有責任,目前正在尋求賠償。郭母稱:「我們要英國政府支持我們,對事件有個公平的交待。」他們也希望能把炳龍的遺體運回家鄉,讓家人見他最後一面。
郭父說:「都怪那些老闆,他們的心都是黑的,根本不管別人死活。」
郭炳龍的離世也令郭家財政陷入困境。去年,郭家借了二萬英鎊該郭炳龍到英國去,現在根本不知道要怎麼還債。郭是家中收入支柱,沒了他的工資,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一千英鎊。
郭炳龍為了讓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花了七個月到英國工作。當地領袖則稱,非法偷渡已經成為當地文化一部分,很多人為瞭解決財政困難到外地工作。
亞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