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七○年代,美國在亞太地區就曾經構筑了以三個基地群為主的基地體系,以日本橫須賀為中心的東北亞基地群,以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為中心的東南亞基地群,以關島為中心的密克羅尼西亞基地群。冷戰結束後,迫於菲律賓國內壓力,美軍撤出了菲律賓的兩個基地,將主要兵力部署在韓國和日本,使其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出現缺口。藉助此次軍事力量調整,美國軍事力量將從東北亞延伸到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和南亞,填補軍事力量的空白,形成包圍和遏制亞洲和中國崛起的強力鎖鏈。
為此,五角大樓計畫未來亞太地區的美軍部署做大幅度調整。首先,駐紮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附近的1萬8000名美軍官兵將南撤100多公里,一方面讓前線美軍免受朝鮮方面發動的突然襲擊,另一方面也給美軍提供更大的反應空間。
其次,擴大關島海、空軍基地的規模,還擴建、增建了許多情報偵搜單位;第三,以合作打擊恐怖份子的藉口遊說越南並誘之以利,企圖重返金蘭灣的空軍和海軍基地,再次控制南中國海。另外,美軍也希望能在南半球重要盟友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擴建空軍基地和偵搜單位並長期駐守,以穩定南太平洋的安全。
中共最重要的國防智庫國防大學在去年12月的戰略研討會上,曾就中美問題可不可能因為臺灣情勢緊張而觸發大戰進行討論,認為美國希望通過對全球軍事力量部署的戰略調整,構成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網路,由其快速反應部隊對那些行蹤隱匿、人員分散的恐怖組織,以及對未來可能會對其構成潛在威脅的國家進行「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來鞏固歐洲既有利益,控制中東局勢,遏制亞洲的崛起,對中國未來「和平和發展」的國家戰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西太平洋基地群的調整,中國有關國家安全的評估,大都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一連串軍事調整的新戰略部署無一不是針對中、美未來為因應臺灣海峽兩岸可能因為統獨問題引發戰爭的「先制部署」。因此,中國政治決策部門對此發展也正在進一步評估當前解放軍的建軍策略和國防方向,以因應下一個10年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和經濟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