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紅藉毛澤東誕辰在全國掀起毛熱的計畫被政治局否定,只開了一個座談會,還有七十多名老同志拒絕出席。
不倫不類的紀念「毛誕」座談會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週年,中央書記處提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紀念計畫:
(一)由總書記、國家主席任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一十週年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曾慶紅、李長春分任副組長;(二)當天(十二月二十六日),以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名義,召開萬人的隆重紀念報告會;(三)當天,在全國各地(區)、直轄市同時舉辦五千人的黨、政、人大、政協、軍的報告會及舉辦圖片展覽、文藝晚會等;(四)當天,在革命老區、毛澤東生平曾工作過、有意義的地區,舉辦報告會;(五)省一級黨校、宣傳理論部門,要整頓、建立好毛澤束思想研究機構。
中央政治局就紀念「毛誕」發生爭議
到了十一月中旬,在中央政治局一次會議上,就如何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週年,發生了激烈的爭議。會議從上午九時,一直開到晚上十一時,最後才決定:由中央書記處負責籌備,不另設工作組:不以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名義,只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召開:不搞萬人報告會,而只召開座談會;各省級地區不搞形式主義的紀念。
會上還提出了三個「關注」:黨內、社會上有相當部分幹部和各界人士,對毛澤東個人的歷史評價是有保留,或持基本否定的立場:紀念活動要尊重歷史,要尊重不同意見、立場和黨外人士的感受,要掌握準則;不允許借紀念毛澤東誕辰搞爭論,以此否定改革開放的路線,否定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作用和地位。
胡錦濤講話稿多次修改增刪
胡錦濤在座談會上的講話稿,由中央書記處召集劉雲山、鄭必堅等七名御用筆桿子,先後起草五次,修改、增刪有五十一處。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才定稿,將稿本發至與會人士。至二十六日晚,僅一天半的時間,中辦和中央書記處就收到了三百名應邀出席會議人士對稿本提出的一千七百多條意見。
中辦、中央書記處統一口徑,以十五個字的標準答案來回答提意見者:「中央會考慮意見,為共同目標朝前看」。
請人捧場,特約撰文,均遭冷遇
十二月十五日,中央書記處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出座談會的請柬,被邀請出席的人士有:全體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國務委員、政協副主席,原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中央部委辦負責人,以及黨的第一代、第二代領導核心集體的家屬、後代代表,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
為了保證被邀請者全部到會,十二月二十五日晚,曾慶紅、賈慶林、李長春等專程上老同志家登門造訪,要求老同志只要能到會,就能起到政治影響力和團結作用。但此舉成效幾乎等於零。於是中央書記處給喉舌下令:原則上不報導出席座談會的其他領導同志和老同志。
又,十一月初,人民日報、求是雜誌、新華社等官方喉舌,分別約了五十多名革命老前輩著文或口述紀念毛澤東誕辰的文稿,準備發表並整編為「革命傳統教材」,結果僅有七人承諾撰稿或口述。
萬里喬石等七十多名老同志拒出席座談會
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座談會和當晚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音樂會,有萬里、喬石、李瑞環、尉健行、宋平、洪學智、丁關根、張震、遲浩田、王瑞林、張勁夫等七十多名老同志「請假」,拒絕出席。
民主黨派拒頌揚毛澤東
全國政協部署各民主黨派中央,根據各自特點,展開為期兩週的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週年活動。民革、民盟、民建、致公黨、九三學社等五個民主黨派向中央明確表態,拒絕頌揚。
網路上猛烈抨擊搞「毛熱」
據中宣部統計,從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以來的八天當中,網路上出現有關「毛誕」的四萬五千七百多張帖子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六是反對「毛熱」的,署名有幹部、教授、理論工作者、老黨員、民主黨派人士、華僑……等等。
以下是網路上部分帖子的內容:
*國際歌歌聲再次宣判造神、神化是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背叛。
*小平同志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已表明:二十年後對毛澤東一生的評價,可能更符合實際。今天,為什麼不作新的評價?
*錦濤同志要頂住!人民對您的期待,建設一個繁榮、民主、富強的人民共和國。
*極左教條主義、「凡是派」勢力殘餘,正在借勢亂國亂黨……。
*拿出對歷史、對人民、對國家負責的勇氣和氣魄,公開、公布毛澤東統治二十七年國家浩劫、人民遭殃的數字!
*歌頌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共產黨人的自卑。
*社會上鼓吹毛澤東和毛澤凍思想以及造神,是國家的悲哀……。
*建國二十七年曆次政治運動,七百萬入民、共產黨員、毛澤東的戰友非正常死亡,難道還是人民的救星,還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是紅太陽?
七百萬人非正常死亡
七百萬人非正常死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在二○○三年十一月整理審核了有關地方政府、組織部門、公安部門的檔案所得出的統計數字,據說還不是最完全的統計數字。僅文化大革命,就有二百十九萬四干多名黨員、幹部、學者非正常死亡,三百六十四萬七千名各界人士非正常死亡。其中,以「現行反革命」被處決或逼死的就有九十二萬三千六百多人。
四九年至七七年底,因飢餓死亡的有一億一千二百萬人,其中五九年至六二的四年中,死亡四干二百萬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後期,每年飢餓死亡三百萬至四百萬人。這是官方最新的統計數字。
五千多封函電反對紀念「毛誕」
至今年元月二日為止,中共中央、中宣部、人民日報共接獲互千七百多封信函、來電,對紀念毛澤東誕辰提出質疑和反對。
據說,十二月二十六日毛誕座談會之後,曾慶紅在中央書記處的會議上哀嘆說:我和書記處都承受了黨內、社會上沈重的壓力。這幾天壓力還沒有停。
編後語:從「兩個凡是」到「兩個任何」
網路上反對搞「毛熱」的一條帖子說:「極左教條主義、『凡是派』勢力殘餘,正在借勢亂國亂黨……」
這位網友說對了。胡錦濤的「毛誕」講話和「兩個凡是」真是同聲相應。
一九七七年二月七日「兩報一刊」社論說:「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胡錦濤在紀念「毛誕」座談會上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
前有「兩個凡是」,後有「兩個任何」,都是全稱肯定判斷,都是無條件的「絕對命令」。這兩個「兩個」豈止相似,簡直神似。
「二七」社論是華國鋒簽發的,他當然要對「兩個凡是」負責。但他不會自己執筆,總要有捉刀人,捉刀人是誰呢?是華國鋒的秀才班子,其中一支重要筆桿是鄭必堅。
「毛誕」講話是胡錦濤講的,他當然要對「兩個任何」負責。不過胡也不會自己動手,同樣要找秀才班子,胡的秀才班子裡的筆桿子是誰呢?原來又有鄭必堅。
難怪「兩個凡是」銷聲匿跡二十多年之後,又穿上「兩個任何」的新裝捲土重來,原來這兩個「兩個」,都有同一支筆桿在發揮作用。
中國的唐宋之間,是戰亂頻仍,朝代興替無常的五代時期。有個名人叫馮道,能在其中四個朝代和一個契丹政權裡都當宰相太師一類大官,被後人譏為「五朝元老」。我們無意用古人比附今人,雖然鄭必堅也在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和胡錦濤這五任總書記手下一直擔任要職,不過從胡的講話裡出現「兩個任何」看來,鄭必堅雖然能「與時俱進」,善於適應不同的主席或總書記的口味,但在遣詞造句方面似乎還欠功夫,以致不留神就露了本相。
當然,作奉命文章的人不能為自己為的東西負政治上的責任,因為這種工作本身只能由沒有自己思想的人來擔任。況且以胡錦濤的謹慎,他不會對講話稿不加審查就去照念,所以「兩個任何」應該是胡錦濤自己的觀點。
2004年1月動向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