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取得勝利*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觀察研究所是一個關注全球環境和社會政策的研究機構。該機構星期四發表了以消費社會為主題的《2004年世界狀況》年度報告。該機構的主席弗萊文在新聞發布會上首先解釋了這份兩百多頁的報告為什麼要把消費社會作為特別關注的問題。
弗萊文說:「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歷史學家克羅斯做了最好的總結。他說,在20世紀的意識形態之爭中,與資本主義和民主觀念相比,消費主義取得了更大的勝利。它成為界定我們這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在個人層次上,它也成為我們中大多數人看待這個世界的透視鏡。」
*更富有更肥胖更沒幸福*
弗萊文說,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人們的消費速度加速增長。例如,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淡水的使用增加了三倍,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了五倍。他說,這種消費需求不僅開始損害我們所賴以生存的自然體系,而且開始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而且使世界上的貧困人口更難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研究發現,人們現在比以前更為富有,更加肥胖,但是並沒有更幸福。
*百分之十二與百分之六十二*
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加德納說,他們在研究全球的消費特點時,得出三個結論:「第一是,它似乎帶有脫軌火車的特點,這就是,富有社會的消費水平繼續上升,同時也在更為繁榮的發展中國家裡迅速擴展。第二是,人們目前的消費模式對個人、社會以及整個地球都有非常不利的影響,事實上這種消費模式是建立一個可持續社會的最大的障礙。第三個結論就是,我們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來消費,一方面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也不會損害自然環境或社會關係。」
加德納說,從1960年到2000年的四十年裡,家庭消費支出增加了四倍,達到20兆美元,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這種消費的增加主要發生在工業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二,但是他們的家庭消費支出卻佔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二。相比之下,佔世界人口百分之十一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家庭消費支出只佔了百分之一點二。
*四分之一多人口進入消費階層*
加德納說,報告中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是,在人們的基本需求早就得到滿足的富有國家,消費水平繼續大幅度上升。他舉例說,美國新建的房子比1975年的房子平均大百分之三十八,但是每所房子裡住的人更少,每個家庭比30年前擁有更多的冰箱,而且容量大百分之十。在2003年,美國人擁有的汽車在歷史上首次超過擁有駕駛執照的人。
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的數據,現在全球大約有17億人,也就是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強,已經進入了消費階層,這些消費者採取了在上個世紀只限於歐洲、北美和日本這些富有國家的飲食習慣、交通手段和生活方式。工業化國家以外的國家進入消費階層的人數正在迅速增長。例如,中國處於消費階層的人數為兩億四千萬,與美國消費階層的人數差不多,印度和日本的消費階層人數相當,為一億兩千萬。
*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
該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哈爾維爾說,消費者個人每天做出的一些決定可以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他說,我們在最重要的食品和能源消耗領域做出的有意識的選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他舉例說:「如果每個美國人少吃百分之五的肉,相當於每星期少吃一噸肉食,這會節約一千萬噸糧食,而這足以餵飽兩千五百萬人,基本上相當於美國挨餓的估計人數。」
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研究員馬斯特尼說,為了達到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不僅要改變個人消費者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從體制的層面做出改變,因為很多情況下,大的環境使得個人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另外,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產品的製造方式來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馬斯特尼說:「我們今天買的大多數產品造的時候就不是以耐用為目標,只用一次之後就被扔掉。這產生大量的廢物。我們也不回收這些產品中的材料。」
馬斯特尼說,政府還可以通過制訂一系列政策來改變生產和消費模式。她說,歐洲國家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已經取得了成效,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