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3-12-22 21:06:00作者:夏愛蘇
一次偶爾閒聊,我問:
「法國是文化貴族之鄉,藝術欣賞力很高,怎麼就沒發現大陸的葛優--「李冬寶」?(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主角)」
朋友嘲笑說:
「孤陋寡聞:連葛優是嘎納影帝都不知道!……憑什麼?就憑名片《活著》,出色表演獲得94年47屆嘎納電影節影帝……大陸禁演!國外,哪個小店都可以租到錄像帶!」
果然,從一個小雜貨店租到一盤。
影片一開始便畫龍點睛,以簡捷之筆映出典型環境:古色古香的牌樓、街市、招牌,沒有汽車,沒有人力車伕,葛優扮演的主人翁富貴卻用人力「背」夫背小孩似地背著送到家中。而中華傳統的文化,卻通過皮影戲的一小箱道具,演繹著它的滄桑巨變:從改造到毀滅,空留外殼:一會兒被藏匿,打入陰山背後;一會兒重又啟用,重見天日,用來政治宣傳;一會兒又被砸爛,粉身碎骨,依憑「國家」的需要而怪誕、離奇地顛來倒去。
富貴是個游手好閑,不勞動、不爭生產的二流子,吃喝嫖賭蕩盡了家產,在土地「改革」中卻不算地主,成為勞動人民,而留下一條可憐的濫命。而他節衣縮食辛苦發家的親朋好友卻以掙來的地主身份而被槍斃,在這樣的「國法」下,富貴一路掙扎竟然一直「活」著,兒子可能因生在「國慶節」前,取名「有慶」,卻沒有「活」著的權利,在「備戰備荒為人民」一類運動中,在學校義務勞動時校牆翻倒被砸死,在妻子(鞏俐飾)撕心裂肺的號啕中,富貴表情複雜,葛優深入主人翁內心,厚積而薄發,駕輕就熟,這可能與十年農村插隊類似經歷司空見慣有關,葛優不是科班出身,與趙本山從生活中汲取閱歷這點上相同。
笑星梁天曾稱葛優為「老藝人」,以顯其對藝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與一般青年演員不同的執著追求,其難能過人處即表演有深度,內涵深邃而且豐富。可惜大陸腳本迫於審查,大都靠「人抬戲」,靠演員抬高電影,除王朔、梁左等人的《編輯部的故事》少數反炒舐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