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4日,一場特大洪災突然降臨陝西渭河流域,洪災持續到10月5日。在洪水肆虐之下,數十人死亡,2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大量農田、村莊被淹,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億元。陝西渭河流域位處三門峽大壩上游,這裡幾乎成了每年水害的重災區。
40多年前,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曾極力反對修建三門峽大壩,他指出,興建三門峽大壩的結果將是「水災搬家」───將下游水災引到上游,想不到竟一語成讖。爭議沉默40多年後,在洪災悲劇的傷痛聲中,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黃河下游的中國第一壩───三門峽大壩。
針對水災發生的原因,陝西當地媒體紛紛將該省今年特大水災歸咎於下游的三門峽大壩。10月30日,央視又以「渭河水患災起三門峽」為題,引用水利泰斗張光斗的觀點,同樣將焦點對準三門峽大壩。
面對質疑和指責,位處三門峽大壩下游的河南媒體開始發出相反的聲音。《鄭州晚報》通過三門峽水利樞紐局有關人士之口,為三門峽大壩「鳴冤叫屈」。該報的一篇報導引用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防汛辦公室主任樂金苟的話說:「渭河洪災和三門峽水庫是兩碼子事。」
三門峽大壩緣何引起如此爭議?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大壩又將何去何從?事實上,作為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大壩從建成起就伴隨著質疑和爭議,其波及範圍之廣,已遠遠超出了技術層面。而在這些質疑和爭議的背後,則是地方與地方、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的利益衝突。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僅使事實真相真假難辨,也使三門峽大壩的出路變得撲朔迷離。
「三門峽大壩早該炸掉了。」記者一到西安,該市出租車司機李慶有的第一句話就是有關三門峽大壩的,「三門峽大壩把黃河的泥沙都淤在陝西了,河床高了,渭河的水流不到黃河裡,就只能往老百姓家裡流了。」
在陝西,自從今年的渭河特大水災過後,一提起三門峽大壩,很多老百姓都會咬牙切齒。普遍的說法是,渭河三五年一遇的洪水,造成了五十年一遇的洪災。而其中的原因,被歸咎於其下游一百公里處的三門峽大壩。
而據資料顯示,黃河三門峽水電站1960年9月建成蓄水,到1962年3月其上游渭河潼關河床就抬高了4.5米,渭河成了地上懸河,嚴重危害著關中平原的安全。1973年河道淤積延至臨潼以上,距西安只有14公里,又威脅到西安的安全。
事實上,這座黃河上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在建立之前就因為淹沒問題遭到陝西省內的強烈反對。按照原來規劃,三門峽蓄水之後,將淹沒二百萬畝良田,移民90萬。然而,建成之後蓄水僅一年,嚴重的泥沙淤積就已經威脅到上游西安的安全。與此同時,在勉強完成30萬移民之後,陝西的移民工作也面臨困境。為減輕泥沙淤積、減少淹沒損失,三門峽大壩被迫兩次改建。
在水利界,潼關高程被認為是黃河上游水情安全一個關鍵指標。它大意指黃河流經陝西潼關時,每秒1千立方米流量時的水位。通常而言,泥沙淤積得越嚴重,潼關高程越高,上游特別是其最大支流渭河的水情也就越危險。水利界普遍認為,三門峽大壩的改建產生了很好效果,特別是1973年的第二次改建,在連續敞泄四年之後,運行方式變為「蓄清排渾」,利用汛期洪水沖刷潼關淤泥,從而使潼關高程一度由328.4米降至326.6米,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趨於穩定。
但在1986年之後,潼關高程則又迅速抬高,目前已經超過了1973年改建之前的水平。曹如軒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三門峽水庫的運用不當。「光顧了發電,不顧上游安全。」曹如軒說。曹如軒說,三門峽本來有5臺每臺50000KW的機組,後來又加了兩臺,一臺歸水利部,一臺歸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而具體負責三門峽大壩管理的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以下簡稱樞紐局)則把一臺50000KW的改成60000KW。「多的10000KW就歸他們自己了。」
樞紐局是黃委會的下屬單位。1995年改制後,它有了另一個名稱: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據瞭解,目前樞紐局的運行方式是「以電養水」,由於早已被停止撥款,維持三門峽運行主要靠發電收入。在央視報導後的當天,原三門峽水利樞紐局總工程師陳士麟就趕寫了一篇文章,題為《三門峽工程的功與過───向張光斗院士請教》。他在文中說:潼關高程的抬高,主要是由於三門峽水庫蓄水初期造成的。而在三門峽兩次改建之後,已基本對潼關高程不產生任何影響。
此外,陳士麟的一個重點論點是:渭河是一條多泥沙河流,近年來,由於當地過度用水和不注重水土保持,從而致使泥沙淤積。他在文中寫道:「(渭河)即便沒有三門峽,30年淤高兩米也是正常的。」支持這個觀點的,還有部分水利專家。在今年10月份由水利部組織在鄭州召開的「潼關高程式控制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研討會」(以下簡稱鄭州會議)上,清華大學張紅武教授講道,今年渭河水災嚴重,其根本原因是渭河十多年來河床不斷淤積抬高及主槽萎縮所致。「即使沒有三門峽水庫,渭河下游目前和今後每年的平均抬升幅度也比建庫前大。」
據樞紐局防汛辦公室副主任季利介紹,今年渭河流域的河道決口均發生在渭河的南山支流,而不是渭河本身。季利還透露,對於渭河而言,干流的治理由黃委會負責,支流則由陝西方面負責。「問題在於,陝西方面沒有從三門峽身上得到好處。」三門峽水利樞紐調度科科長張冠軍說,「從上課那天起,老師就告訴我們三門峽是一個失敗的工程。」
張冠軍是西安理工大學水利系的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自從我來這裡工作以後,就發現問題絕非如此簡單。平心而論,三門峽是給陝西造成了很大損害,而下游的山東、河南卻在防洪、灌溉方面大得其利。」
廢棄三門峽大壩的說法,早在今年渭河水災之前就已存在。有專家認為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後,三門峽在防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已經變小,並有加速上游泥沙淤積的嫌疑,從而引起陝西方面的強烈不滿,因此廢棄是最為可行的做法。然而,記者調查瞭解到,在三門峽大壩上採取每一步措施,都會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因此,水利部在進行充分的權衡利弊之前,不會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