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早期,UNIX很成功並被廣泛使用,而當SUN微系統公司的另一個創始人出現的時候,比爾立即加入了。在SUN的初期,比爾持續加班加點,設計了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他很高興能夠參與先進微處理技術和諸如JAVA和JINI等網際網路技術的開發。
在這過程中,比爾十分清楚的相信自己不是一個盧德派分子(反對先進技術的人)。他一直篤信科學研究價值和偉大的工程學能夠促使物質進步的能力。工業革命在過去的幾百年中已經不可思量的改良了人的生活環境,他也一直期待自己的事業能為解決實際問題添磚加瓦。
他那時還沒有失望過。他的成績所帶來的影響遠遠的超出了他的想像。他從來也沒有預期到自己的創造被這麼廣泛的應用著。後來的20年中,他一直試圖讓計算機的可靠性達到他自己設想的程度,並使得它變得簡單好用,但是他並沒有接近這個目標。儘管他取得了很多成功,但是這些問題使他很氣餒。
然而,儘管比爾意識到有關先進技術的後果,諸如在武器研究領域,存在道德倫理上的兩難局面,但他從來沒有想到在自己的領域也將面對同樣的問題,至少他沒有想到它來的這麼快。
也許在變更的漩渦中心,確實是很難看到更大範圍的影響。當我們沉浸在發明和創造的狂喜中時,很容易無法想見這些發明的後果,這是科學家和技術專家通常犯的毛病。我們長期以來認為科學家對未知的永無滿足的探求是本性所至,從而不曾停下來,看一看更先進更強大的技術的進步可能會以人類的生命為代價。
比爾很久以來就意識到信息技術的大幅度進展不是來自於計算機科學家、計算機設計師或者電子工程師的努力,而是來自於物理學家。在80年代初期,物理學家思迪分.沃夫來穆和伯拉思.哈斯拉徹向比爾介紹了混沌理論和非線性系統。90年代,從丹尼•西里斯和生物學家斯圖特•考夫曼,以及諾貝爾獲獎者物理學家牧瑞•蓋爾曼那裡瞭解了複雜系統理論。近來,哈斯拉徹和電子工程師及設備物理學家馬克.瑞德向比爾介紹了分子電子學令人難以置信的可能性。
在比爾自己的領域中,作為3個微處理器的發明者之一(SPARC, picoJava, 和MAJC),作為其它一些相關技術的設計者,他有機會深刻的瞭解摩非規律。幾十年來,摩非規律準確的預見了半導體技術的成指數倍的發展速度。直到1999年前,比爾認為摩非規律所預見的發展只能延續到2010年,因為那時會達到一些不可逾越的物理極限。比爾在當時並未看到一種新的技術會如期產生,從而保證摩非規律的預見平穩的跨過2010年繼續成為現實。
然而,近來分子電子學 (一種個體原子和分子取代電子晶體管的技術) 以及相關的微粒子科技的飛速迅猛發展,在下面30年中,我們可以保證摩非規律所預見的指數發展速度。到2030年,我們很可能製造出超出今天的計算機一百萬倍的機器,這種機器足夠使帝多和毛拉瓦克得夢想成真。
當這些巨大的計算機功率、物理科學控制學的進展以及新的遺傳學的深度解析組合在一起將形成一種龐大的改變能力。他們會提供完全改造這個世界的機會,不管是把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那些原來僅侷限於自然界的複製和進化工程將進入人類的領域。
在比爾設計計算機和微處理器的時候,他從來沒有想過實際上他在製造智能計算機。在他當時看來,這些軟體和硬體不堪一擊,計算機的『思維』根本還談不上。所以這種現實,即使是作為一種可能性,似乎也是十分遙遠的。
但是現在,在近30年內將具有人類同等水平的計算機已在可展望的範圍之內。比爾不可逃避的面對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自己是不是在製造這些使得將來取代自己種類的技術變得可能的工具?他感到十分的不安。
這些新的技術具有龐大的能力,也許人類該問問自己如何和他們並存?如果我們自己種類的滅絕是技術發展的可能結果,我們是不是該十分的小心了?
有關機器人的夢想是:讓智能機器人為我們工作,使得我們有更多的閑暇,返回伊甸園。然而喬治•大松在他的《機器人中的達爾文》書中警告說:「在生命進化的遊戲中有三個角色:人類,自然,和機器人。我肯定是站在自然一邊,但是自然卻站在機器人一邊」。當人類與超越自己的機器人而戰時,一定不會倖存的。
還有多久機器人會產生?正在不斷進步的計算機功率大概會在2030年產生機器人。一旦一個機器人產生了,很快就有機器人類,因為智能機器人知道如何複製自己。
另一種可能是我們自己被機器技術逐漸的代替。可能會到達幾乎長生不老,因為我們可以用機器零件不斷的取代身體的一部分,並逐漸的把自己的意識下載到這些部件上。
可是這個時候,我們到底還是不是人類了?比爾認為這個機器人早已不是人類了,誰能把一個機器人認做是自己的孩子?那時人類就消失了。
遺傳工程學在農業領域產生了革命。它使得穀物的產量大為增加;發明瞭成千上萬的新細菌,植物,病毒,和動物;它用克隆技術取代或補充了繁殖系統;它還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讓我們活得越來越長;以及更多更多。這些在生物科學中具有深遠意義的變化正在改變著人類對於生命的概念。人類克隆特別使我們面對倫理和道德的問題。
大眾已經知道並且十分擔憂那些被改變了遺傳基因的食品。然而遺傳工程學的發展早已不可抑制了,美國農業部已批准生產50種遺傳工程製造的食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大豆參有外來生命的基因。
比爾對於遺傳工程學的憂慮更加直接:它會不會最終幫助武器製造以及恐怖份子。
在80年代中期,艾里克•瑞克勒寫的《創造的機制》一書中,盡善盡美的描述了如何通過在原子層次操作變化物質結構而製造出豐富的低成本物質,以及治療所有疾病的方法。這種技術就是微粒子科技和人工智慧。
在艾里克•瑞克勒隨後寫的《不可限量的未來》一書中,他想像了一種分子層次的『彙編器』。它可以製造低成本的太陽能,通過改變人類的免疫系統治療癌症,清理環境污染,製造可以裝在衣袋裡的超級計算機。實際上,『彙編器』可以用及其微小的成本製造任何一種東西。
當時比爾感到很不錯,也許他沒有必要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研究眼前的一些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問題,他覺得也許他可以放鬆了,只需等待瑞克勒的微粒子科技把人類進步到那個時代。
然而對於微粒子科技會帶來的危險,比爾是很清楚的,因此在1989年微粒子科技會議上,他建議「我們不能只埋頭於科技的發展而不管這些倫理上的問題。」
但是隨後和一些物理學家的討論使他相信這種技術也許根本不會成功,至少沒有那麼快。這時比爾回到他的計算機領域,在科羅拉多州開始在網際網路上的研究,其成果即是後來的JAVA和JINI。
但是1999年的夏天,微粒子科技的分子電子學竟然成為現實。比爾從新想起了《創造的機制》。此時重溫書中艾里克•瑞克勒大段描寫的微粒子科技的危險,並警告它會成為『摧毀的機制』。比爾意識到微粒子科技所能帶來的危險早已遠遠大於艾里克.瑞克勒80年代在書中所能想像的。『彙編器』很可能在20年中變為可能,因為微粒子科技的分支,分子電子學,把單個的分子作為集成電路的元素,從根本上改變了技術的發展。
可悲的是,如同原子核技術一樣,製造具有毀滅性的產品遠遠的比有建設性的產品容易的多。微粒子科技具有明顯的軍事和恐怖份子用途,它可以有選擇性的毀滅或影響局部地區的一群有不同遺傳特點的人。此外它的快速自我複製能力和對環境的侵蝕能力使我們所面臨的最大危險是對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生物圈的破壞。
遺傳工程利用細胞的機械特性複製它的結構,而這種複製是毀滅性的並最終會失去控制。而機器人也會擺脫創建它的人為它所規範的道德限制,大量的自我複製並失去控制。危險的警告早已存在了,但是公眾並不清楚。
20世紀的原子、生化技術一直侷限在軍事和政府的實驗室裡。但是,與之成為鮮明的對照的是21世紀的機器人技術、遺傳工程學和微粒子科技,它們完全是被大企業操控著,因為這些技術有明顯的商業價值。在當今這個完全商業化的時代,先進技術正在魔術般的迅速發展著,人們在瘋狂的追逐著這個給以經濟利益為主導並有著強烈的競爭機制的社會帶來巨大利益的新技術。
這是我們這個星球有史以來第一次所有的物種自願的形成對自己的威脅,同時也形成對其它物種的威脅。也許這在許多世界裡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一個過程: 一個星球,剛剛成形,平穩的圍繞著其它星星在運行;生命慢慢的形成;各種各樣的生命在進化之中;智慧出現了,在這時它對於龐大的生命體系的生存是有意義的;然後技術被發明瞭。人們不服氣自然的法則,他們覺得科學實驗可以揭開這些法則的秘密,然後他們可以利用獲得的對於這些法則的知識去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決定生命的取捨。科學,它能發現和給予無邊的能力。一瞬間,它創造了改變世界的那些發明。有的星球上的文明社會看到了這個未來,他們限制哪些是可以做的,而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因此他們安全的渡過了這種危險。而其它的,沒有那麼幸運和謹慎的,就消失了。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