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楊洪仕」出臺
進入「新班」以後不久,便趕上「大躍進」。因為鑄造專業和煉鋼煉鐵最為接近,我們那個班便自然承擔了建造高爐,並且用它來煉鐵的任務。仗著清華的條件,高爐很快建成了,還真煉出了鐵。可是在那年頭兒,什麼事都是不按章程胡搞蠻幹,出鐵以後不幾天,就出事了。高爐有一個重要部件叫料鐘,是個大而扁的圓錐面。平時用卷揚機和鋼絲繩把它緊緊向上吊住,蓋住爐門,把爐膛封閉起來,與大氣隔絕。準備加入爐裡的料,便倒在它的圓錐面的上方,暫時存著。到了應當入爐的時刻,便將鋼絲繩稍稍鬆開,料鐘和爐口間出現一圈空隙,爐料便沿此空隙進爐膛裡。
那天不知怎麼搞的,繫在料鐘錐頂和卷揚機之間的鋼絲繩竟全斷掉了,料鐘掉進爐膛,不但蓋住了其中的爐料,悶住了爐氣,而且,新的爐料也無法再加入,只好停產了。當時,現場的同學們都回了宿舍,聽候通知。幾個小時之後,我們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說是黨員同志楊洪仕,在事故之後毅然跳進800 度的爐膛,修好了料鐘。只是爐內還要清理,所以暫時還不能生產,云云。但是怎麼「修好」的,語焉不詳。這個驚人的消息立刻不脛而走,瞬間傳遍整個清華園:「楊洪仕跳進高爐」。
事情作為當時層出不窮的「英雄事跡」中相當特出的一個,又是出在清華大學這樣的單位,又是一位老革命,老共產黨員所為,便被一下子報到周恩來那裡。以周恩來之睿智善思,似乎不難鑒別事情的真偽。但以周之圓滑老到,又怎麼會去找這個沒趣兒,質疑和深究事情的真實性?那時,清華正是大躍進中他親自抓的一個點,他指示「大力宣傳英雄事跡」。
幾天後,便有清華學生自編自演的歌劇<<楊洪仕>> 出爐,由楊洪仕本人扮演劇中角色楊洪仕。歌劇獨出心裁地在高潮場面做了一個接近實際尺寸的高爐模型道具,而且取了一個「剖面」,也就是設想拿掉了前半個爐體,而讓觀眾能夠看到爐膛內部,以便讓楊洪仕得以在舞台上展示他在高爐裡是如何「操作」的。只是以後的宣傳,把原來的「爐溫800 度」改說成400度。因為,800攝氏度已經是某些火葬場焚屍爐的溫度了。
** 國宴的喜劇
然而直到此時為止,整個事情卻尚未進到高潮。那年,波蘭總理西倫凱維茲應周恩來之邀,對中國作國事訪問。有一天,忽然校長辦公室通知楊洪仕「去一趟」,回來後他向我們炫耀手上拿著的一個大紅請柬,紅地燙金,讓他參加國宴。東道主的簽名處赫然印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我也看到了那張請柬,上面寫著如果屆時不能出席,還要在一定時刻之前詳述理由,向上呈報,等等。
宴會規定要穿西裝。可那年頭,一般人穿西裝是犯禁的,同學們都沒有西裝,連借也借不到,何況「楊胖」那特殊體型。後來借到電機系主任章名濤都授的一套西裝。張教授又高又胖。他的西裝,楊胖穿來,肥瘦倒還合適,只是下擺快要夠到膝蓋,褲腿也挽了兩挽。頗似農民將要趟水的架勢。那次出席宴會的清華人,除了「英雄」楊胖,就只有兩位副校長--- 力學家張維和陳士驊,他們都有「民主黨派」背景。連當時的正校長即教育部長蔣南翔,都不曾獲此榮譽。據楊胖回來告訴我們說,宴後周恩來曾把他介紹給西倫凱維茲。我設想,如果真有其事,那麼那位波蘭總理看到他那一身打扮,一付尊容,不知當作何感想?
回憶我自己當時聽到「跳高爐」之說以後,也萌生許多疑問:爐溫無論800度了罷,400 度也罷,人能夠在那樣的高溫環境中生存足夠長時間,而得以完成「修復料鐘」那樣的繁雜操作嗎?再者,即使不論溫度,只談爐內氣氛,那是以煤氣即一氧化碳為主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礦石中把鐵元素還原出來。雖然據稱楊洪仕「帶了三層口罩」,但煤氣和空氣是處於溶解狀態。試問你即使用上一百層紗布,能把紅墨水過濾成清水麼?退一萬步,假定他真能避免了煤氣中毒,那麼爐內的氧氣也是少得可憐的,換言之,他需要長時間處在窒息狀態下做繁重體力活兒。高溫,煤氣,無氧,長時間,重體力活,他怎麼能活著出來?而且,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身上竟然未顯一點兒燒傷痕跡!連臉上也沒有一點兒傷痕。
作為一個「右派學生」,我當然沒有資格,也沒有興趣去管這些事。但是我想,和我一起的同學們,包括數以萬計的歌劇<<楊洪仕>>的觀眾之中,大概也很少有人笨到連這些明顯的破綻都看不出來吧。
** 三十八年後的 「謎底」
這件事兒對我而言,它的「謎底」一直到三十八年之後,才正式揭開。那是1996年,我去清華參加入學40 週年紀念的校慶。自己曾經蹲過的電子系,機械系的兩個班,我都去了。那次楊洪仕沒有來。而唸書時班上僅有的另一位黨員張先生,對我卻特別熱情,和我單獨交談了至少有一個小時以上。在談到「楊洪仕跳高爐」一事時,張先生告訴我,其實,那純粹子虛烏有的事兒,壓根兒就沒發生過。只不過是,在黨支部討論事故對策時,楊洪仕說了聲他可以跳下去修理。這種全無科學知識的昏話,立刻被 周圍人笑著阻止,他也沒再堅持。可是事後,上級領導覺得如果把這事說成真的,那不但本單位立時產生一位「英雄」,而且恰好又是發生在當時最為熱門的「鋼鐵戰線」,定會有巨大轟動效應!大家臉上何等有光! 於是便隨便編上一些細節上報。沒想事後的「轟動效應」竟是那樣大出意料,不但能驚動一國總理,甚至還成為兩個國家總理間的一則談資。
最後還有一句補白。此事兩年後,英雄楊洪仕忽然耷拉下腦袋來了。聽同學說,楊英雄的老爸,京郊幾十公里外楊村的一個老農民,在大飢荒中給餓死了。
大紀元<<紅朝謊言有獎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