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有沒有替代性的政策和施政綱領?
2,它有沒有替代性的執政班子?
3,它有沒有足夠的組織動員能力以保障執政質素?
第一點涉及的是策劃力(strategy)。第二點涉及的是人力(human resource),第三點涉及的是執行力(execute)。
在現代的工商管理課程中,都曾經詳細地探討過[策劃力]和[人力],但是很少有任何教科書和教授教授學生們關於[如何去執行] ,因為[執行力] 完全是實踐中的問題,這是學院派們最薄弱的環節,卻是實踐中最重要的部分。
執行力到底是什麼呢?
執行力就是組織的工作效率,就是紀律的實際性與嚴格性!
當年中共獨裁集團能夠在戰爭中打敗國民黨,不在於策劃力和人力絕對比國民黨的好,而在於共產黨軍隊的執行力---也就是紀律力,完全是國民黨的軍隊所不能比擬的。
同樣的一場戰略策劃,交給林彪去執行,可能就是[用兵如神] ,而交給國民黨的軍官去執行,可能就是[軍心渙散、指揮無能] ,為什麼呢?
因為林彪有獨創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林彪有[軍令如山倒、違令殺無赦] 的作風,所以林彪的部隊,永遠是戰鬥力最強紀律性最高的。根據記載,林彪部隊駐紮某村時,一個非常傑出的年青指戰員和房東的女兒相愛了,或許還有同居,結果被抓起來執行軍法,房東和女兒全家都跪下求情,後來全村的村民都跪下求情,林彪還是照樣槍斃了那個指戰員,連[立功贖罪] 的機會都不給。為什麼呢,因為部隊的紀律中,有[不調戲婦女] 一項,豈止是不調戲婦女,談情說愛戰鬥期間都是嚴格禁止!
或許林彪的軍法確實太殘忍,但是,就是憑著這樣[犯錯一次就沒有第二次機會] 的紀律,林彪打遍天下無敵手!
而反觀國民黨那邊,軍閥之間喜歡招降納叛,但又缺乏嚴格的整編軍訓,雖然作戰目標一致,可是為了保存自身實力,兄弟隊伍之間經常不能配合,往往上司的指令不能迅速貫徹在下面執行,再好的戰略規劃都成為春夢一場。
比如,在國共決戰初期,國民黨張靈甫將軍率領74師一路從江南殺奔安徽、江蘇,直搗共產黨老巢之一的山東沂蒙山根據地,把解放軍殺了個屁滾尿流----因為張的部隊也是鐵的紀律,素有王牌軍之稱,還曾經擔任過南京總統府的御林軍角色,抗日時曾經殺得日本人聽到這個部隊的番號就腳軟膽寒,張將軍因此被稱為[常勝將軍] ,蔣介石曾經聲稱只要有100個74師,就可以迅速消滅共產黨,實現國家統一。由於74師沿途遇到的共產黨部隊確實不經打,而林彪的鐵軍又在東北,74師推進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一日一夜就從江蘇徐州殺奔山東臨沂,之後又連夜追剿共產黨的部隊殺進北部100多公里外的蒙陰,結果孤軍突進,被共產黨糾合多年在根據地經營的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張靈甫臨危不亂,把部隊躲藏進海拔千多米的孟良崮,然後通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希望用74師作為誘餌,吸引共產黨部隊主力匯合,然後迅速調集國民黨部隊,來個再包圍,以實現裡應外合、中心開花的戰略,如果戰略能夠成功實施,那麼74師不僅可以突圍而出,還可以配合外圍的國民黨部隊,把夾在中間的共產黨部隊徹底消滅,這樣,整個華東華北的共產黨主力就被一網打盡,對於之後的平津、東北決戰有決定性影響!
蔣介石委員長深深知道這個戰略的重大意義,因此迅速命令在74師後面拖拖拉拉的國民黨後續部隊迅速跟進,完成對孟良崮的再包圍!然而,不幸的是,其它的部隊並非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長期由不同派系的軍閥把持,他們在作戰中從來都是先考慮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打得最慢撤得最快,所以即使接到軍令,仍然慢吞吞蝸牛一樣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