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爾說,他一直對這個日子忐忑不安。
因為50歲是有意無意地告訴孩子把電視聲音關小的時候;是一個人在生活事業上都應已達到峰巔狀態的時候;是回顧過去、而不是繼續戴著老花鏡掙紮著朝前看的時候。
不知布萊爾在日理萬機之餘是否有時間發發曾經滄海的感嘆?
新工黨及個人魅力
其實,在論資排輩的中國政壇,五十歲還得算"小字輩"。中國共產黨第二、三代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都是70來歲才坐上龍椅,第四代的胡錦濤也已年過六旬。
但布萊爾而立之年便當選國會議員,之後青雲直上,1994年起擔任工黨領袖,1997年帶領在野18年的工黨以壓倒優勢奪得大選勝利;四年後連任。
布萊爾的成功首先在於他銳意革新,樹立了"新工黨"的形象,推出嚴厲但不專斷地懲治犯罪政策、反對通貨膨脹的經濟政策、支持英國融入歐洲,成功地說服了選民新工黨將帶領英國步入新時代。
八年前,布萊爾第一次在全黨大會上的講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說,"攜起手來、我們能使這個年輕的國家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樂土。"
這裡他使用"我們"一詞,不僅鼓舞了當時工黨的骨幹、現在的內閣大員財政大臣布朗、國防大臣胡恩、貿易大臣休伊特等年齡相彷的工黨人士的士氣,同時,很多選民也從這個"我們"中看到了自己。特別是那些主張自由解放、政治立場稍稍偏左、就職傳媒等"新潮"行業、40來歲的社會中間力量。兩年後的大選中,工黨勝出。
布萊爾受歡迎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的個人魅力。在中國政壇得到升遷、個人魅力算不上衡量標準,正如鄧小平說的,"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但現今英國,媒體宣傳佔據人們生活的重要地位。布萊爾咧嘴露齒的笑容、生龍活虎的精力、平易近人但並不性感的形象使得黨內黨外、老老少少對他都頗有好感。
"潘彼得"的中年危機
布萊爾年屆半百、他率領的工黨執政也已六年,雙方恐怕都不能否認"人到中年"的現實。隨之而來的除了心慌、氣短等更年期症狀外,恐怕還將包括對自己是否實現了人生目標的反思以及對時不我待的煩躁。
我們也先看看布萊爾個人及其政府的成與敗。
成
經濟穩定:在美國和日本都在衰退邊緣掙扎時,英國經濟持續穩定。
財富分配:制定最低工資、工薪家庭減稅等措施使"窮人"囊中略顯豐厚。
權力下放:第一屆任期中最引人矚目的成就是向蘇格蘭和威爾士下放權力。
添丁(花絮):小兒子雷歐是出生在首相府的第一個嬰兒。
敗:
交通:無論怎樣撥款換將,公共交通改善都不大。
千禧館:耗資巨大、賣又賣不掉、用也無法用,成了"永遠的痛"。
足球(笑談):1966年英國贏得世界盃,當時的工黨首相、酷愛足球的威爾遜稱,只有工黨執政、英國球隊才能贏球。但同是球迷的布萊爾運氣不佳。
或成或敗:
醫院、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能否實現承諾將成為爭取連任的關鍵。
布萊爾喜愛流行樂
布萊爾號稱政壇"潘彼得"(Peter Pan,童話中永遠都長不大的小男孩),他一直努力創造一個朝氣蓬勃的形象:談吉他、聽流行樂、上飛機時三步並作兩步、不時穿起牛仔褲,年初出訪德國時還穿過一套紫紅色類似天鵝絨質地的衣服。時裝品味不敢恭維、但試圖挽留青春的心態令人佩服。
與剛出道時相比,布萊爾顯得更加成熟、更有手腕。批評人士擔心,他同時也變得過於自信、主觀專斷。對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布萊爾在全球百萬民眾反戰、逾百工黨議員倒戈之時仍然將英國帶上了戰場。
"雙布會"鹿死誰手
戰後的布萊爾顯得更有自信。確實,要應付今年加入歐元區的決策,布萊爾需要自信和決斷。
加入歐元區、在決定歐洲聯盟未來方面發揮影響是布萊爾的長期雄心。但財相布朗堅持以經濟狀況判斷加入歐元的時機。而經濟並不是布萊爾的強項,比如,97年搬入唐寧街後,布萊爾將他在倫敦北部的住所賣掉、錢投入股市。結局是股市疲軟、房價卻已翻了一番。
目前廣泛預測,布朗6月公布加入歐元區的測試結果將是"時機尚不成熟"。這樣全民公決就有可能推遲到下屆大選之後。這不會影響政府的受歡迎程度,但人們對布萊爾本人的觀點可能會重新審視,並且認為在布萊爾、布朗"雙雄會"之間前者已開始佔下風。
雖然布朗的觀點正在贏得英國民眾支持,布萊爾繼續力主加入歐元區顯得可能性並不很大,但這也正有可能成為他拚力一搏的原因。別忘了,50歲的男人為了顯示自己還沒開始走下坡路、最有可能做的也就是人們最意想不到的一件事。
祝你生日快樂
其實,布萊爾最近已經得到了一件很好的生日禮物:保守黨領導人鄧肯.史密斯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雖然表現不差,用知名政治記者羅恩斯利的話說,是007電影---"擇他日而死"(Die Another Day),但他領導下的保守黨內訌不斷、黨內對他缺乏信心,因此他在自己的位置上每多坐一天都會令布萊爾輕鬆一分。
前保守黨領袖黑格表示,要送給布萊爾測謊儀做生日禮物、前工黨北愛大臣要送給他助聽器,"哥們"克林頓則祝願他幸福、如意。
我想送給布萊爾一些中國的養生之道。人到中年,身體各部分機能不斷調整、心腦血管等疾病開始在旁虎視眈眈,布萊爾需要注意養生。
布萊爾,祝你生日快樂!
摘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