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黃河也出現「罕見枯水」。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最新消息,由於來水量嚴重偏枯,黃河全流域用水全線告急。在蘭州,成片成片的黃河河床大面積裸露見底,往日滿河黃水奔流的壯觀氣勢已不復存在。週末,許多蘭州市民湧上裸露出來的河床,散步、放風箏,盡情玩耍。截至目前,黃河干流龍羊峽、劉家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等五大水庫蓄水總計124億立方米。扣掉死庫容水量,可調節的水量僅有 3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3億立方米,也就是減少了2/3,創下歷年來最低點。據專家預測,到7月汛期到來前,黃河來水有可能為1950年以來最少的年份。今年上半年,黃河流域很有可能會出現大旱。黃河在1977年大旱的時候就乾涸過一次。乾涸的河道從山東黃河入海口一直到河南的花園口,全長近500公里。今年的情況,應該比77年更嚴重。
長江黃河同時出問題,是巧合嗎?多半不是。這是長江在步黃河之後塵!不僅是水量減少,在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等各方面,長江都在直追黃河。「長江會成為第二條黃河」已經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而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事實。癥結何在?追根溯源,其實就是兩個字:「森林」。自從實行土地山林公有制之後,森林失去了自己有血有肉的主人,失去了自己忠實的守護者。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森林大破壞,其結果必然是嚴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接踵而至的必然是江河枯洪比急劇擴大,旱則千里斷流,澇則洪水滔天。此外,更不易覺察的是局部氣候變化,降雨量減少。當局的解決之道是什麼呢?是建水庫,建水庫群,而不是種樹。在我們的兩大母親河上,已經修建了4萬多座水庫,已然是將長江黃河「碎屍萬段」了,還在建!我們不是植樹種草以根治水土流失,而是建大壩攔,半庫泥沙半庫水,讓泥沙淤滿了的廢庫都不知有幾何!我們不是植樹種草以涵養水源,而是大建水庫群,把一條活生生的江河變成一條裝了許多閥門的水管,哪兒缺水了,開閘放他一股。這不僅改變了河流的自然水文特性,使河流降低了自淨能力,加重了水污染,而且,水庫的調控能力可以在一段時期內造成工程措施可以完全解決生態問題的假象,掩蓋和積累危機。
建庫而不造林,這主要不是一個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問題。無論農夫還是官員,都懂得「治水必先治山」,而治山主要是植樹種草。中科院綜考委在對小流域治理進行大量考察後,得出結論:幾十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流域,每平方公里投資3萬元,即可做到「水不出溝」或「清水緩流」。以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烈地區10∼11萬平方公里計,國家不過花上30∼33億元,就可根本改變面貌,而投資僅小浪底工程的1/3,三峽工程或南水北調工程的幾十分之一。全國8萬多座水庫,其控水能力總和不過才是全國土壤、森林蓄水能力的1/28。也就是說,造林比建庫省錢得多,作用大得多。而且,在森林急速減少的情形下,不管建多少水庫也無濟於事。
--- 這並非一個需要很高智商才能明白的道理。
但是,這個簡單的道理違背了某些強大利益集團的利益:分散的數額有限的林業投資「油水」太小,他們要上大工程上特大工程!於是這個利益集團指鹿為馬,上下勾連,大建其壩,假公以濟私,哪怕江河斷流,哪怕洪水滔天。在現存社會制度下,他們如魚得水,他們永遠是贏家。
歐洲、北美治水的共同經驗都不是「水庫」,而是「森林」。日本人說:治水在於治山,治國在於治山,「能治山者才能治國」。--- 誠哉斯言!
(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