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陽報>>專欄作家邱心言一方面認為,朱鎔基是周恩來之後歷屆總理中評價最高的,另一方面也說,譭譽參半才是對他最佳的評價。邱心言寫道:「朱鎔基的個性不適合中國官場的文化,他的性格耿直,脾氣急躁,改革施政過程觸及工農的切身利益,農村和國企改革問題似乎都不盡人意,但是不應該求全責備。」
*下崗工人不滿朱鎔基改革措施*
中國許多公務員和知識份子對朱鎔基的評價比許多工農對他的評價要高。正在北京郊區打工的李剛就這樣認為。這位沒有私人電話的工人用路邊的公用電話接受採訪時說:「我身邊有一些知識份子,包括青年知識份子,剛走出校門的,碩士剛畢業的,他們對朱鎔基比較感興趣,認為他採取的改革措施比較符合中國的發展前途。但是農民和下崗工人對朱鎔基有點不滿。特別是朱鎔基在後期所做的幾件事,下崗工人批評得比較多。比如說給公務員調整工資。還有他在前期對下崗工人採取一種漠視的態度。」
記者:「下崗問題能全怪朱鎔基嗎?」
李剛:「他們基本上都怪朱鎔基。因為朱鎔基搞了個國企改革,沒有什麼配套的措施,只是減員增效,現在減員不增效啊。」
但是李剛也認為,總的來說,朱鎔基的改革改善了中國經濟,延續了共產黨的統治。
*加入WTO有大功*
不少人認為朱鎔基實現了他過去對自己的期望,那就是當清官,干實事。在談到朱鎔基的經濟成就時,人們談到了他的宏觀經濟調控冷卻了一度過熱的經濟,領導中國比較安穩的度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等等。
香港時事評論員柳三禪說:「中國加入WTO以後,世界經濟對中國衝擊不大。反而是中國經濟對世界上的商品價格帶來很大影響。這些呢,都覺得是朱鎔基的功勞。」柳三禪也說,朱鎔基在民間的聲望比他在官場的聲望要好:「很多老百姓對朱鎔基的印象比較好,但是在官場裡,特別是一些比較高級的官員,覺得朱鎔基有很多缺點,包括他對下屬、對工作和有些重大決策的失誤。」
以知識青年為主體的中國網民中有不少人擁護朱鎔基。新浪網的時事論壇在其他問題上經常出現兩軍對壘,而在討論《南方週末》報關於朱鎔基的長篇報導論壇上,卻洋溢著一片對朱鎔基的讚美之聲,離別之情,而少有批評之辭。有人寫道,「一片讚揚聲,在BBS上實在少見,確實是個大好人!其實他老人家有許多的改革都沒有達到目的,可老百姓就是念他的好,這是何等的人格魅力呀!」也有人有所批評,寫道「您的成績受於條件限制,好像並無多大過人之處(很多改革都沒有很好開展下去,最明顯的是房改改得很多人都沒得住,錢也沒得分。)」
*南方週末大讚朱鎔基*
最新一期的《南方週末》報以二十四版的篇幅,高度評價了朱鎔基的政治生涯。《南方週末》指出,在庸俗哲學、腐敗習氣日趨盛行的官場,開明、廉潔、正直、強悍的朱鎔基給政壇帶來一股清風。 《南方週末》引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一位經濟學家的話說,在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總有一些人在揮動「左」的大帽子,如果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斷送政治生命,而他「不問姓資姓社」,堅定地站在改革開放這邊,從而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
對於第一把手之外的中國領導人這樣突出的連篇累牘的頌揚,在中國媒體上是少見的。香港的報紙專欄作家柳三禪說,一般來說,中國媒體報導朱鎔基是有節制的,篇幅是受限制的:「這種節制不是來自媒體本身,而可能來自宣傳部門,在中央就來自中宣部。」
<<南華早報>>引用一位學者的話說,朱鎔基和黨的宣傳部門關係不太好。1998年,朱鎔基去中央電視臺,要求焦點訪談節目大力揭露腐敗。而幾天後,中宣部長丁關根下達了相反的指示,要求記者們多報導正面新聞。
*新聞週刊被收回*
中新社辦的《新聞週刊》3月3號這一期從報攤上被收回了。收回的原因,雜誌編輯部自己也不清楚。<<南華早報>>說,這是因為雜誌上高度讚揚朱鎔基的封面報導引起了檢查官的不安。中國《新聞週刊》總編輯鐘誠證實,雜誌由於一個沒有說明的原因而收回了。但是他說:「我們沒有犯任何錯誤,任何誤解都將很快得到澄清。」這一期《新聞週刊》沒有像以前各期那樣上網。據<<南華早報>>報導,《新聞週刊》稱讚朱鎔基「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總理之一」,「在中國沉悶的政治氣候中像一股春風」。
但是,一位黨報的編輯說:「你不應該把過去5年的成就都歸功於一個人。朱鎔基不能也不應該蓋過江澤民和領導核心的其他成員。」他還指出,中宣部根據朱鎔基的願望,建議中國媒體對朱鎔基退休的報導要節制。
朱鎔基的退休廣受好評。在北京工作的律師伯拉姆說,朱鎔基的最後一個貢獻是自動下臺,做出榜樣,這將導致領導層接班的制度化。
但是北京的工人李剛認為,朱鎔基的改革要為中國出現赤貧階層負責,他建議朱鎔基在退休後「可以到下面走一走,對他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我認為對他有些好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