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關注的例會?
但今年中國的"兩會"和官方傳媒的專題網站究竟會引來多大的關注呢?
先看國際。國際媒體的關注焦點如今集中在海灣戰火是否會點燃上,似乎不會把太大的注意力放在被它們認為是中國"橡皮圖章"的"兩會"的議程上。
再看中國國內。除了中國官方傳媒將會"全方位報導會議盛況"("新華網"語)之外,大多數民眾恐怕還是會"全方位"關注自己的生計問題。四個月前"隆重召開"的中共十六大在中國國內引起的反響尚且是官熱民冷,更何況是"全面落實"早在十六大前就已確定的"人事方案"的"兩會"了。
"兩會"召開前,海外中文傳媒已經言之鑿鑿地刊登出了中國高層各類機構的"梁山伯英雄排座次"名單,而早在我去年十一月正式開始採訪中共十六大之前,就有中國國內的消息靈通人士在傳閱這份名單,而且人名基本相同。
難怪人們對這次走形式的"兩會"不感興趣了。
中央推薦人選被地方否決
但話又說回來,這次"兩會"的議程又不僅僅限於公布人們早已知道的重大人事安排名單,這畢竟是一次換屆的人大、政協會議,新的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算報告、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的工作報告等許多文件,可能會預示今後五年中國政治、經濟、法制等方面的走向,較低一層的國務院各部委的人事組成,也許會為關心中國未來權力構成的觀察家們解讀中國政治迷宮提供新的線索,人大代表言不由衷的表態之外偶爾吐露的真言、政協委員的較少拘束的牢騷和清談、以及各類傳媒的官樣文章中字裡行間蘊藏的含義,大概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中國世態民情的變化。
而且,"兩會"召開前出現的一些事情,也多多少少反映了中國政治的微妙變化。在中國總體政治運作方式維持不變的情況下,這些微妙變化也許是細枝末節的變化,但仍然是頗為耐人尋味的變化,或者也有可能是預示著中國未來政治走向的變化。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中共十六大後山東省政府的換屆中,中共中央組織部原本要推薦一名副省長為省長候選人,但在民意測評中,此人始終落後於省委副書記韓寓群。中共中央堅持山東進行第二次測評,仍無法改變民意,最終只好尊重了山東的民意。
《聯合早報》分析說,雖然此前中國也有地市一級的領導人人選被地方人大否決,雖然山東的這場風波仍然沒有經過選舉競爭,但中共中央在省一級的提名也會遭到地方的否決,這種情況在中國還是第一次發生。
該報引述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政治學者的話說:"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過程,執政黨是要求自下而上的,不是自上而下,選舉地震就反映這種變化已經開始萌芽。"
粵報談論人大制度改革
另外,據中國頗有改革色彩的報紙《南方週末》報導,第十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新增20名左右的"特別成員" ,新成員或者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其中基本上都是司旨豆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