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捷的渠道當然是網際網路,然而,三角地和水木清華除卻類似通稿性質的帖子,沒有意外的「口風」可以打探,水木清華的「今日十大」,有兩條通稿帖,其餘八大則一如往常,題涉減肥、超爆笑、心理變態、火箭重回西區第八等等;而在各門戶網站,要麼取消了
尋常新聞相關的「網友評論」欄,要麼欄目依舊卻空白一片--所有正負面主客觀的「評論」都被屏蔽了。
於是,我明白了,校網和門戶都在「高度戒嚴」,估計是在防止無端謠言的傳播。到底是在敏感地方,敏感時期的「突發恐怖事件」,在公安進行偵察階段,適度封鎖消息是無奈也是必要的。
作為同胞,我對兩校受傷人員表示慰問,祝願他們盡快康復,同時,希望公安早日破案,緝拿真凶。徒勞地搜尋網路之後,我也對公安國安網安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但我想說,我唯一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反應快速的媒體的「別有用心」,特別是在近些日子,因不同的災難,不少同胞不幸死難的前提下。
署名新華網記者的報導,標題是《北京大學爆炸傷者增至3人傷者均不是北大學生》。我對刻意添足的「傷者均不是北大學生」十分反感,報導在北大校園內發生的爆炸案,有必要強調受傷者不是北大學生嗎?是不是要讀者通過「一覽無遺」的標題,獲悉北大學生幸好沒有「遭殃」,立即「鬆一口氣」?「北大學生」在類似標題裡成為了一種異樣的符號,記者先生大概覺得還是自己的點睛之筆吧?是啊,「一位是餐廳管理員,一位是餐廳保潔人員,一位是餐廳應聘者」遭殃了,他們不是北大的學生,他們不過是北大學生的「侍應生」,無須特別牽掛。
在災難與死亡面前,與記者同一鼻孔出氣的各門戶網站同樣特別看重天之轎子、國之棟樑,所有能夠蒐羅的相關「爆炸」文章,無論長短,都以標題引領「置頂」顯著報導。硝煙過去,沒有一個大學生遇難,卻吸引所有網站瞪大了眼球賁張了血脈。真正的災難與死亡,那些苦難同胞的同一片藍天下,卻在無上高貴的「頂」下默默哀戚著,「新疆伽師地震死亡增至262人」下之,「貴州木沖溝煤礦爆炸死亡35人仍有4人下落不明」更下之……
也是聽聞,我們的一名老大學生,對來訪的外國老大學生說,「伽師地震死亡人員不算多」(大意),我不知道消息是否屬實,目睹喪失天良的表態,我恨不起來,只感覺喉頭有些哽咽。與地震相關,一則應該屬實的消息是喀什地震局副局長在東方失控裡告訴我們的,「當地民居幾乎全都塌完了……傷亡人數還可能加大……臨時搭了部分帳篷,還有一些群眾得露宿……」,當回答當地夜晚氣溫多少的時候,老道的副局長只告訴了晝夜溫差,好在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新聞圖片,震區坍塌的土坯房上覆蓋著一層雪……
「死人的事在中國是算不得什麼的,何況死的是窮人,何況,在中國,不幸而無辜死難的窮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的黯淡甚至昏黑的事跡也讓人越發感覺單調乏味了。沒有人同情的窮人死的多了,這塊土地也就越發乾淨了,安息的窮鬼是不會給輝煌……抹黑的,到這……的天地徹底清朗的那一天」
與中國人口的絕對數比較,礦難到礦難的死亡人數的確「不算多」,不必過慮,不必緊張,節哀順變;與中國人口的絕對數比較,北大清華的高貴生命則不一樣,死一個都嫌多,自然多慮,自然緊張,悲愴無限。從老大學生到網站到記者,大腦與心態都是一致的,他們在清朗的天下守望著自己珍視的生命,忽略著一切低賤與草根的物事。
所以,我要說,不管人為還是意外,不管預謀還是巧合,我是看淡北大清華爆炸案的。我斷定事件與東土,與胎毒,與發愣操,與基地組織等無關,至多,是絕望者喪失理智卻清醒地選擇了地點與時機的一次針對性很強的宣泄。絕望者是被看淡的,所以,我們沒必要看重。
我也要提醒一下,對於清華,對於北大,無論政府,還是群眾,看開一點,看淡一點。要認定這一代學子沒有出息,成不了氣候,不會造成重大危害,至多,在「減肥、超爆笑、心理變態、火箭重回西區第八」的美好生活被打亂後,照搬合肥大學生的做派,為「小我」的得失喧囂瘋狂丟人現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