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支撐起破碎的家
劉兵增1937年出生於平山縣王坡鄉閆莊村,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父親邊行醫邊種地,加上母親習氏勤勞賢惠,雖然生活說不上富裕,但一家五口的生活還是過得有滋有味。
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年近五旬的父親照理說不應去前線,但是因為前線醫務人員缺少,父親還是參了軍,結果在一次戰役中犧牲。
當時劉兵增只有10歲,姐姐19歲,弟弟還不到兩歲。他說,知道父親死的消息時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從此家裡沒有了支柱。父親犧牲了,劉兵增還不能幫助家裡做什麼,只剩下姐姐幫母親種地干家務。失去父親的痛苦,過度的勞累,內心的焦慮,姐姐最終病倒在床,躺了整整一年,僅僅20歲便離開了人世。
父親、姐姐相繼去世,從此只剩下母親一個人支持著這個破碎不堪的家。當時只有10歲的劉兵增看著母親憔悴的身影,不想再讀書了。他和母親在夜裡說起不想再讀書的事,母親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說:「就算是要飯娘也要供你把書念下去。」
不幸再次降臨
劉兵增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天津鐵路局武安車站工作。單位考慮到他的家境困難,同意他將母親和弟弟從老家接到武安。儘管生活很苦,連買煤的錢也沒有,只能靠母親從車站揀些沒有燒透的煤渣做飯、取暖,但三個相依為命的親人畢竟團聚了。
令劉兵增欣慰的是,從小帶大的弟弟非常聰明能幹。1970年弟弟高中畢業以後在磁縣的河北東風製藥廠做了技術員。劉兵增想,自己和弟弟都有了工作,養活老母親是沒有問題了,母親受了一輩子的苦,該安享晚年了。然而命運卻總是捉弄人。
那天,弟弟有事要從廠裡過漳河去縣城,當時正下著大雨,引發河水暴漲,弟弟在過河時被激流捲入河中,奪去了年輕的生命。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劉兵增整個人都傻了,他乘火車一路輾轉去了弟弟的工廠,一路都在想到底該怎麼辦,母親身體不好,如果知道弟弟死的消息,能不能再承受得住?
為了讓母親過一個平平穩穩的晚年,劉兵增前思後想了幾天,最後決定隱瞞真相,這一瞞就是32年。
劉兵增考慮到當時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的關係比較好,於是就騙母親說弟弟已經做了支援國外的專家,前些日子就出國了。但是老人怎麼會相信呢?劉兵增說:「母親開始不信,就算做專家也得回家一趟再走啊。我就跟她說這是紀律,必須接受,還必須要保密,母親才勉勉強強地信了。」
家裡少了一口人,隱瞞32年談何容易?劉兵增為了這件事想盡了一切辦法,他通知了一切有關係的親屬,並和廠子裡的人都打了招呼,這才把老人從北京表姐家裡接了回來。劉兵增又讓廠裡領導幫忙做老人家的工作,於是老人就相信了小兒子「出國」的事實。
時間長了,老人家想兒子,就總在劉兵增面前提起。劉兵增不忍心母親受這種思念的煎熬,就決定自己假托弟弟寫家信,然後再念給母親聽,好在老人家不識字。老人家惦記小兒子的婚事,劉兵增就把同事孩子的照片、弟弟以前女友的照片和弟弟的照片拼湊在一起裝在信封裡,告訴母親不用擔心,弟弟在國外過得很幸福。老人家這才放下心來。談起寫信的滋味,劉大爺說:「我是晚上含著眼淚代弟弟寫信的,每寫一次心裏都像刀剜一樣痛苦。」
32年過去了,人來人往,總有些不知情的人說漏了嘴,劉兵增都找藉口搪塞過去了。如今,劉兵增的母親已達百歲高齡,記者去採訪她的時候,老人剛用過午飯,她穿著黑底紅花的棉襖,看起來非常慈祥,非常健康。
劉兵增說:「母親一生相當坎坷,像她這樣歷經磨難卻又長壽的人是不多的。自己對老人所做的還不及老人對我的十分之一,雖然現在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我只求母親能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