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對《參考消息》久已淡忘,可是前幾天在地鐵報攤上卻偶然發現《參考消息》竟然公開發行了。也可能早已經開始公開發行,我這些年不怎麼讀書看報,沒有訂閱報紙,有些孤陋寡聞罷了。
年輕些的朋友也許會笑話我,《參考消息》本來就是公開出版物,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那我就要說,年輕朋友們,這下就是你們孤陋寡聞了。你們哪裡知道,過去《參考消息》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看到的。
《參考消息》,顧名思義,就是提供一些消息僅供參考。在過去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唯有《參考消息》能讓人們開闊一下眼界。我們過去內部發行的《參考消息》,實際上就是國外報刊摘譯,是瞭解世界動態的唯一途徑。
過去《參考消息》不是公開發行物,只允許國內具有一定級別或者工作需要的人們訂閱。
我根紅苗正,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因此我的家庭根本不具備訂閱《參考消息》這種特殊權利。
在那個火紅年代,出身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從上小學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填寫有關自己家庭背景的表格,由檔案部門妥善保管。這個檔案會跟隨你終生,裡面如果有不良記錄,很可能你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當然,有不良記錄的終究屬於少數,但是檔案記載裡的出身背景對每個人也是很重要的。
比方你如果出身於大地主大資本家,那麼你很可能在政治上不大可靠。因此當你長大成人走上社會時,便很難獲得跟其它出身背景的人所擁有的那種同等政治待遇。當時把那種出身不好的人通通歸為「黑五類分子」。
不過也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黑五類出身的人雖然在公開場合遭到排,但是在私下還是讓人羨慕的。有時大家在一起議論某人出身時,往往會感慨地說,你看人家過去,家裡很有錢;或者議論說,那傢伙家裡厲害,還有海外關係呢,據說他們家親戚在國外是大資本家呢。
等等諸如此類的議論不絕於耳。我在農村插隊時,村裡有幾個黑五類,通常幹活是跟普通貧下中農社員隔離開的。但我曾聽那些貧下中農社員感慨道,你看那誰誰誰,到底人家是富農,看他們家幾個孩子,一個比一個能幹。我當時階級鬥爭弦子繃得很緊,馬上就向隊長打了小報告。但是隊長淡然一笑說,你操那球心幹啥?弄我一個自討沒趣。
與黑五類出身相反,在社會公開宣傳上,地位最高的就是工農出身了。因為工人階級是領導力量,農民階級是同盟軍。我很榮幸地誕生於一個普通工人階級家庭。在我朦朧懂事的階段,一直被告知,我的工人階級家庭是社會上最具崇高地位的家庭,為此我曾經無比自豪。
但是隨著我年齡的增長以及我對所處環境的認識,我開始發現,這個社會上還存在著一個比我更令人自豪的出身背景。
當時最令人羨慕的出身就是,「革命幹部」,「革命軍人」,通常簡稱是「革干革軍」。我上學時,學校裡幾乎都是這些革干革軍子弟。
這些人的父母幾乎都在一個系統工作,他們之間往往也按父母級別的高低而論資排輩。他們平時的話題就是,某某父親長征時期就如何如何了;某某父親抗戰才參加革命。
這些人是看不起我這種工人階級家庭出身的。有時我在一旁聽他們議論時,他們經常說著說著就開始議論,誰誰誰是工人家庭,特別沒教養。我在一旁聽了會面紅耳赤,開始暗暗埋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早點參加革命?不然我現在也是革干或革軍出身了。實際上我的父母都是老實人,他們一輩子就知道辛苦幹活,沒啥文化,也沒啥政治理想,不懂得參加某個政治黨派會改變自身地位的道理。恐怕大多數工人農民都跟我父母一個類型吧?
中學以後,我開始更加明顯感覺出階層差別的含義。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前面提到的《參考消息》。由於我父親是個普通工人,不具備訂閱《參考消息》的資格,因此我上中學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參考消息》。當時家裡也窮,但父親為了讓我積極要求進步,特意給我訂了一份《北京日報》,讓我學習之餘看看。可是那種報紙實在沒看頭,每天的文章千篇一律,說的都是每天廣播裡學校裡那一套,因此我只是隨便看兩眼標題就扔一邊了,卻偷偷看一些當時的禁書,就是跟同學借來的各種「封資修」世界名著。為此我經常被父親痛罵,斥責我不求長進,光看那些沒用的書籍。
我能看到《參考消息》,還是應該感謝我所處的環境。因為我的同學基本都是革干革軍出身,有些同學經常從家裡把《參考消息》帶到學校,或者我去同學家裡時也可以看到。從我第一次看到《參考消息》,我就開始對之著迷了。因為《參考消息》都是直接摘譯自外電外刊,其新聞語感令我感覺很新奇。更為有意義的就是,通過《參考消息》,使我對整個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有機會瞭解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後來我在父母級別更高的同學家裡又看到了更令我震驚的《大參考》,所謂《大參考》當時屬於機密級別,別說我這個普通工人孩子,就是一般級別不夠高的革命幹部也是不允許閱覽的。之所以叫《大參考》,是因為要照顧那些老花眼的高級幹部,因此印刷字號比普通報紙大很多。其實《大參考》也不過就是多了一些外電外刊對中國動態的報導或評論而已,現在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可以隨意看到過去《大參考》裡的那些內容。
為了可以去那些同學家裡看《參考消息》或《大參考》,我用各種方法跟那些同學靠近。甚至不惜採用考試作弊的方法,把正確答案寫在小紙條上,悄悄扔給那些發呆的同學。
後來我插隊看不到《參考消息》了,因此每次回城都要想方設法去同學家裡看,有時一下子翻看好幾個月的《參考消息》。
實際上可以訂閱《參考消息》的幹部級別不是很高,因此相對《大參考》而言,還是比較容易看到的。
上述都是陳年往事了,人上了歲數就喜歡懷舊,我也就順便記錄下來以給後人留下一些珍貴歷史資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