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分析家和人權活動人士說,同過去雙方在人權問題上爭議的做法不同,中國政府現在願意同美國的要求妥協,因為釋放政治犯是表示願意改善雙邊關係的容易方式。
美國總統布希上次會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時候,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對中國外交部官員遞交了一份十三名被囚禁異議人士和其他囚犯名單並傳遞明確信息:如果中國要改善同美國的關係,就要釋放這些人。 西方外交官說,中國政府在隨後幾個月釋放了名單上的兩人。他們是在中國被監禁時間最長的政治犯、藏族教師晉美桑波(Jigme Sangpo)和八年前被指控欺詐而監禁的美籍華裔商人周大衛(David Chow)。就在江澤民將要再次會見布希之前八天,中國又釋放了名單上的第三人--一九九二年被逮捕時只有十五歲的西藏尼姑阿旺桑卓(Ngawang Sangdrol)。
華盛頓郵報十八日發表文章說,美國首次提出政治犯名單是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廣場學生抗議運動被鎮壓之後。九十年代初,美國繼續那麼做。但中國抱怨「干涉內政」,通常很少提供那些囚犯的信息。到了九十年代後期,隨著在臺灣問題和美國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事件上雙邊關係緊張,提出政治犯名單的做法實際上擱淺。
去年十月,中國在美國領導的反恐怖戰爭中願意成為夥伴,美國外交官對北京提出一份七十四人的名單。根據舊金山人權活動人士康原( John Kamm)提供的信息,美方得到六十八人的信息,將近三十人被釋放或者減刑。康原編寫了一份六千五百名政治犯的資料庫並幫助美國國務院起草交涉名單。
中方的反應是過去兩年來大趨勢的一部分:中國政府開始對政治犯名單提供詳盡信息,有時提前釋放或者減刑。
一名參與同中國談判人權的外交官說,「我認為他們已經認識到這對他們有利。名單上任何人被釋放,他們都提前通知我們。」
康原說,中國政府為外交官提供二百五十名囚犯的信息,他的研究顯示這些人被提前釋放的可能性加倍。
幾名前政治犯也說被外國政府列入名單交給中方之後,他們的待遇得到改善。
有些批評家說,提交政治犯名單是「人質外交」,獎賞中國政府釋放那些本來就不應當被逮捕的人,僅僅幫助中國數千名被不公正囚禁人士中的個別人。但康原說,電腦資料庫可以緩和那些批評。
他說,人質政治和幫助少數人的說法現在站不住。現有的技術可能查詢並幫助多數人。
在同中國官員談判時,布希政府仍然把焦點集中在少數囚犯身上,反覆提出同樣的案例,敦促國會議員和其它官員也那麼做。美國官員說,這樣做就是保持連貫性,避免他們聽到不同的意見。
(多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