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報導,它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根據英國統治時所設的政治部和刑事情報局檔案,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馬共史料,對解開馬共成立初期的歷史之謎有很大的幫助。
內安局展覽館分成六個主展區:內安局歷史和組織、共產主義、種族主義、國際恐怖活動、馬印對抗和諜報活動。
「共產主義」展區佔地最大,所展出的百多幅海報圖文並茂,是所有展區之最。它把馬共從上世紀20年代的萌芽期,到1989年中央派和馬來西亞、泰國簽署和約後名存實亡的發展經過,和它在新加坡的公開和地下活動,所搞的各種統一陣線和恐怖活動,根據檔案資料,按照事件先後和外圍組織分類整理出來。
這個展區也展出落網的馬共要員蔡忠龍供詞巨冊、馬共採取武裝鬥爭時所幹下的各種暗殺和攻擊執法單位的土製炸彈、手槍、手榴彈等證物。
它也展示了內安局所起獲的各種馬共組織文件、「字條」、宣傳印刷品和刊物、布條、中國文化革命時在本地流行的各種藝術收藏品等。展品包括被李光耀資政形容為「全權代表」(The Plen)的方壯璧的入黨申請文件。
揭露共產分子首起恐怖案件
除了指出馬來亞共產主義運動源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它也在講述馬共早年歷史時,揭露1925年一名叫王珊(Wang Sang,譯音)的中國女子攜帶炸彈公事包到吉隆坡華民事務局(Chinese Protectorate)暗殺海峽殖民地總督基裡瑪不遂的事件,並說那是共產分子在新馬所幹下的第一起恐怖案件。
1921年丹戎巴葛碼頭工人罷工暴動事件,被認為是共產分子的第一個群眾暴力運動。當時的政治部甚至觀察到馬共分子以海南族群最多的現象。
歷史學者對馬來亞共產黨在1930年成立時的日期,以及馬共是由莫斯科的共產國際(Comintern)或中國共產黨協助成立的有不同的論說。不過,內安局展示的檔案傾向於馬共是在當年4月30日在新加坡成立的說法,而不是7月1日。它也提出英國情報認為馬共是由中國共產黨協助成立的看法。
展出的資料也認為馬共武裝力量是由英國人一手造成的。英國殖民地政府在二戰時為抵抗日本入侵新馬,向只有200人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提供了大量武器,並在新馬淪陷後,為達到牽制日本在新馬軍事力量的戰略需求,繼續通過136部隊支援馬共,使馬共在戰時發展成為一支擁有八個兵團的7000人軍隊,為馬共戰後採取武裝鬥爭反抗英國統治的路線奠基。
新馬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實行國民登記制度(National Registration)和發身份證(identity card)給人民的國家。根據內安局展覽館的資料,這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馬共武裝反抗英國統治後英國所實施的「緊急狀態」措施。
除了設立新村(New Village)斷絕鄉村華人和馬共的接觸機會,英國殖民地也在1954年起實行了國民登記卡措施,規定所有12歲以上的人民必須登記,併發給附有照片和大拇指指紋印的文件(就是現在的身份證),以方便警方辨認普通人民。身份證也因此俗稱「居民證」。這個措施對馬共有一定的打擊,因此當時發生了好多起馬共武裝分子在新馬兩地攻擊登記工作站和搶偷身份證的事件。
「共產主義」展區把馬共歷史分成數個部分來講述:成立初期(1920年代到二戰結束)、公開活動(1945到48年)、緊急狀態(1948到1960年)、緊急狀態時期馬共在新加坡的活動、1950年代的統一陣線活動(Communist United Front)、1960年代馬共在新加坡的活動、1968年恢復武裝鬥爭期、馬來亞革命之聲(Voice of Malayan Revolution)電臺的成立和關閉、馬來亞民族解放陣線(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的成立、馬來亞民族解放同盟(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League)、馬來亞共產黨青年團(Malayan Communism Youth League)、毛澤東思想組織(Mao Tze Tong Thought League)、馬來亞人民解放同盟(馬來亞人民解放軍)(Malayan People』s Liberation League/Army)、馬共分裂、在馬共活動中死亡的新加坡人。
盡量不公開歷史人物身份
為了照顧一些歷史人物後人的感受和隱私,展覽館在提到有關人物時,盡量不公開他們的身份,更拒絕公開他們的中文姓名,甚至是英文姓名也以略縮字母或代號稱呼。只有有關事件非提到人名不可而例外,例如余柱業、方壯璧、林清祥等。其他如「鳳姐」等,都只有外號和代號。
回顧這段歷史,不難使人不得不同意,馬共活動在新加坡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那30年的政治歷史中,佔有部分顯著的地位。
當時的各個工潮、學潮、政治動機槍殺暗殺案件、編號5049手槍和新加坡史上最危險的槍手「鐵矛頭」(Iron Spearhead)黃福光(Wong Fook Kwang)的事跡、馬共置放紅旗土製炸彈炸死無辜小孩、拋擲手榴彈、馬共滲透造成人民行動黨分裂、我國史上最大規模法庭審訊中暴動和最多人集體被控藐視法庭案件、南洋大學和義安工藝學院報告書如何成為政治鬥爭工具等,在這個展覽區裡歷歷在目,提醒後人,新加坡歷史曾走過一段暴力的思想意識鬥爭,新加坡的獨立其實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