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
話說三國時,吳國大將魯肅,在洞庭湖訓練水師。洞庭湖,茫茫八百里,煙波浩蕩,自盤古開天地,這湖就擠身於華夏湖泊排行榜,算是湖老大了。魯肅立於這大湖岸,日日指揮水兵操練,卻不開心。為甚?只因腳下沒個好的制高點,不能極目啊!但見魯將軍,把手一揮,麾下立馬就築起一座高臺。是為閱兵臺,乃岳陽樓之前身也。
一晃五百多年,到了唐開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有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這張說,歷仕唐代四朝,由中書令而州守,由大官而小官,心中自有怨懣。來到岳州,怎麼能不去洞庭湖岸登臺懷古?一來二去,結果懷了一肚子感慨。古人不見,魯肅已做了腳下土。張老爺立於閱兵臺,巴陵一望洞庭秋,好一陣嘆息,張父母說,在此建一座樓閣吧!就建樓。可憐岳州城裡,工匠都做了忙碌的螞蟻。
樓起,初名南樓,不響亮,後改稱岳陽樓。嗚呼!一座名樓自此屹立於岳州西門。一時多少佳話,引無數騷客竟攀登。
我無才情做騷人,卑微中怯怯地不敢風雅,但樓還是要登的。只因,不登岳陽樓,我不好意思做岳陽人!也不能經常去登,現在是市場經濟,欲登斯樓,交銀子先。登岳陽樓,游洞庭,爬君山,耗費不多,也就幾天的伙食吧?這價格,童叟無欺,李白來了也只怕不好優惠。
李白還真來過,不過那是在一千二百四十三年前(公元七五九年)。李白來了當然要吟詩,人家是詩仙嘛!好個李白,只將名樓大湖略略一看,詩意就出來了。李白詩云:「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當場就有人鼓掌,別急,還有。「雲間連下榻,天上接傳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真不愧是詩仙,登個樓啊看個湖啊也飄飄然。說醉臥雲端,傳杯而飲,涼風起兮,咱家硬是忍不住要舞他一個翩躚。唯有李白這樣的浪漫主義,才能造就如此脫俗的詩句。我也浪漫,也飲酒,也醉。用醉眼將月下名樓看了,激動半天就一句:醉死樓前有誰知? 這感嘆,端的是古今大不同啊!
李白在岳陽樓登臨近十年後,河南人杜公子美先生來了。杜甫者,詩聖也。這詩聖的名頭,是後人送的。此前,杜甫鬱鬱不得志,只做得個綠豆大的小官。偏又□國□民,同情弱勢群體。他就不喜歡浪漫了。不喜浪漫的杜甫,登岳陽樓時,很是悲悲慼戚。其詩《登岳陽樓》,讀過的都不免要唏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並非僅僅是杜甫的悲觀,乃境遇之反映也。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流寓岳陽,暮冬裡,「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怎能不憑軒時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呢?不浪漫的現實主義的杜甫,一年後,淒苦地死在潭州至岳州的一條小船上。想到杜甫的淒涼,我心也酸。有詞為證:把酒登臨,問何人共斟?千古詩請,化一湖悠悠水……這感慨,古今無不同!
時間又一晃,一晃晃到公元一千零四十四年前後的宋朝。籐子京被貶來岳州。進士出身的籐子京,做了一年的岳州知州後,「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有政績。有了政績,閑情逸致就來了。將巴陵勝狀看了,不能盡興。何事?岳陽樓已破舊矣!那就把岳陽樓補修補修吧。於是籐子京修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丹,邵(立束)篆刻;這岳陽樓就有了「天下四絕」。
最絕的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范仲淹說,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當然不同,怎的不同?登斯樓,去國懷鄉,□讒畏譏。這是處江湖之遠。登斯樓,心曠神怡,其喜洋洋。這是居廟堂之高。都不好!范仲淹說,咱們要「先天下之□而□,後天下之樂而樂」!歷代傳誦的名句,就這樣產生了。確實是名人名言,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一篇樓記也能警醒世人。曾在雪中登岳陽樓,佇立危樓風兒急,梨花漫舞,凍的鼻涕直流。當時就把欄杆拍了,感嘆風雅的事情並不容易。《岳陽樓記》沒有體會透徹。古今心事大不同啊!
來登臨岳陽樓的文人墨客太多了,多到了不計其數。光詩詞,就留下了兩百幾十首。不可一一尋根問底,一一表述。留給有心人吧。而對一座樓的感動,以《岳陽樓記》為最。《岳陽樓記》至今掛在岳陽樓上,讓我輩觀仰者羞愧。我輩不如范仲淹,我輩是進亦□退亦□,不樂。為甚?急功近利,患得患失。
知我者謂我心□,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念天地之悠悠,人心不古!唉,一座名樓,古今登臨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