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30年大事記

發表:2002-02-28 08: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尼克松30年前訪問中國,會見中共領袖毛澤東

1971年4月10日: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運動員訪問中國,所謂的"乒乓外交"從此誕生。

1971年7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訪問共產黨中國的美國總統。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訪華的第一天,與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舉行了原訂訪問行程之外的會談,隨後在中國總理周恩來舉辦的國宴上,尼克松發表了演講。

1972年2月22日:尼克松與周恩來舉行了為時四個小時的會談。

1972年2月27日:中美簽署了《上海公報》。在公報中,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美國還宣布了從國民黨控制的臺灣島撤軍的意願;中國則許諾不介入越南事務。中美兩國都保證要擴大兩國的文化和科學交流。

1973年2月22日:中美兩國宣布,各自在對方國家的首都建立聯絡處。

1973年5月:中美兩國在對方首都設立的聯絡處開始工作。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為布魯斯,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為黃鎮。

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國總統福特訪問中國。福特是第二位訪華的美國總統。

1978年12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公布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 合公報。聯合公報說,中美兩國都完全承認對方,將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公報還說,兩國將在1979年3月1日交換大使和開設大使館。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同意把它和臺灣的關係降為非官方性質。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國副總理、實際上的第一號領導人鄧小平在美國總統卡特的邀請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1979年12月31日:美國廢除1954年簽署的《美臺防務條約》。

1980年1月5日:美國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訪華。這是1949年以來第一位美國國防部長訪華。

1982年8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了第三份聯合公報。

1984年1月10日至16日:中國總理趙紫陽訪問美國。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國總統里根訪問中國。里根是第三位訪華的美國在職總統。

1985年7月21日至31日: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訪問美國。李先念是第一位訪問美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

1987年6月1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關於中國人權問題的修正案和關於中國在西藏侵犯人權的修正案。

1989年2月24日至27日:美國總統老布希訪問中國。老布希是第四位訪華的美國在職總統。

1989年6月29日和7月14日:美國國會兩院就這一年中國發生的"六四事件"通過了關於制裁中國的修正案,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並終止了美中兩國之間的核能合作和高層軍事互訪。

1990年1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表決,推翻老布希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有關延長中國留學生簽證法案的否決。

1991年2月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人權報告",報告指責中國侵犯人權。

1992年3月2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否決了美國國會有條件延長1992-1993年度對華最惠國待遇案,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

1993年5月28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延長1994-1995年度對華最惠國待遇,但提出了附加條件。中國外交部認為這是將貿易問題政治化的行為。

1993年8月25-9月4日:沙特政府代表在中國政府代表在場的情況下,在沙特達曼港對中國貨輪"銀河號" 所載貨物進行檢查,試圖查明該船是否載有硫二甘醇和亞硫酰氯兩類化學品,美國政府派出技術顧問參與了檢查。這就是所謂的"銀河號事件"。

1994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決定把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地位問題與中國的人權問題脫鉤。

1994年12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以中國侵犯美國在軟體、音樂和影片等方面的知識產權為由,公布了擬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價值28億美元的產品實施報復的清單。同日,中國外經貿部發表公告,公布中國對美國的反報復清單。

1995年6月:美國允許臺灣總統李登輝"非正式"訪問美國,激起中國強烈反彈,中國短暫召回駐美大使以示抗議。

1995年10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出席聯合國成立五十週年特別紀念會議期間,會晤了美國總統克林頓,江澤民在談到如何處理中美關係的問題時提出了三項主張,強調臺灣問題是影響雙方關係的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

1996年3月:在臺灣舉行首屆總統直選前,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由於臺灣海峽局勢緊張,美國派遣了兩艘航空母艦到臺灣海峽巡弋。

1996年6月18日:中美雙方貿易代表團就中美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正式磋商並達成一致。

1997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江澤民是繼李先念之後第二位訪問美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也是自從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第一位訪問美國的中國最高領導人。

1998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九天的正式訪問。他是自從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在職總統。

1999年5月8日:在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空襲行動中,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遭到轟炸,三名中國人被炸死,多人被炸傷。美國稱這是一次誤炸,並向北京表示了道歉。在中國,成千上萬憤怒的青年學生和市民在美國駐中國的使館門前舉行了抗議示威。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兩國宣布達成了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 在協議中,中國許諾降低對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並放鬆其它一些貿易壁壘,作為交換,美國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0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了授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國地位的法案。

2001年1月:美國新任總統小布希入主白宮。小布希曾在共和黨的競選綱領中說:"中國是美國的戰略對手,而不是戰略夥伴。"這是小布希在對華政策上最引人關注的一個說法。因為,1997年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期間,曾於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一致同意中美兩國"共同致力於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EP-3E偵察機在中國南海附近作偵察飛行時與中國一架戰鬥機在高空相撞,然後緊急迫降在海南島陵水機場,此事引發了美中兩國之間的一場外交爭執,兩國關係降到一個新的低點。

2001年4月24日:美國白宮向臺灣提供了美國批准對臺出售武器的詳細清單,包括4艘基德級驅逐艦、8艘柴油潛艇、12架P-3反潛飛機,但沒有臺灣急於想要的配備有複雜海軍戰鬥雷達系統的神盾驅逐艦,但不排除在今後向臺灣提供這種武器的可能。 中國政府對此做出了憤怒地反應。

2001年4月24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美國將以一切必要力量幫助臺灣"自衛"。中國政府對小布希的這種協訪臺灣的言論表示了"強烈的憤慨"

2001年7月28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鮑威爾在會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時表示,美國希望同中國建立建設性的關係。美國政府似乎想通過這次鮑威爾訪華,開始修正對華政策的強硬姿態。

2001年9月12日:在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12日晚在與美國總統小布希通電話時表示,中國願意與美國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2001年10月19日:美國總統小布希抵達中國上海,參加亞太經濟合作論壇高峰會議,並在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舉行了會談。小布希表示,他把中國看成是美國的朋友,美國致力於同中國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江澤民則建議雙方建立高層戰略對話機制。

2001年12月27日:美國總統小布希正式簽署文件,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