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把股市下跌歸咎於政府有爭議的出售國有股、支持全國福利項目的計畫。但在尋找替罪羊的過程中,許多著名評論家卻令人驚奇地找到新的一群嫌疑--那些為外國投資公司工作的歸國海外留學生。
多維社消息,英國《金融時報》二十五日發表文章說,他們的過錯在於他們直言股市的下降原因不是增加出售國有股,而是中國上市公司股票的過高價格。
加州某大學博士、摩根斯坦利( Morgan Stanley)在北京的合資企業中國國際資本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研究部主任徐曉年(音譯)說,因為他說股價高估,已經收到威脅性電子郵件。
中國國有公司在國內的股票價格大都相當於盈餘的五十到六十倍,高出常規市場價值很多。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高盛公司( Goldman Sachs)中國研究部主任胡祖六(Fred Hu)也因為提出股票價格高估而成為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帆(音譯)說,「人們應當警惕某些『海歸派』。他們在外國公司掙高工資,但做的事情卻是讓投資散戶吃虧。」他說,政府對於外國培訓的分析家太多信任。
「看看都是誰上了中央電視臺--總是海歸派,我從來沒有得到邀請。的確國內學者有某種民族主義,但國內證券業支持我們,而面對下降的市場他們不知所措。」
胡祖六說,個人攻擊是中國老式辯論的典型做法。「如果你說什麼某個問題很關鍵,他們先看你是誰,而不是你說什麼。他們需要以更超然的眼光看市場。」
徐曉年說,他對那些攻擊不做回應,因為那是浪費時間。他的公司因為最近獲得交易國內股票許可證,可能也是受到攻擊的原因,因為那意味著它可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股票。但他指出,那以許可證只允許它的公司代表客戶買賣股票,但不是以自己的帳戶買賣股票。
儘管他們兩人都把批評擱置一邊,但對他們的攻擊可能顯示一種令人不安的傾向:加強投資銀行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評論自我審查。
香港外國證券公司分析家說,已經受到壓力要他們緩和對中國的批評,尤其是他們對於中國公司未來發行初始股的潛在盈餘評論。
中國公司本身對於負面評論越來越敏感。瑞銀華寶(UBS Warburg)分析家張化橋(Joe Zhang)上個月就被一家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起訴誹謗。
他過去也因為批評中國投資而受到壓力。九十年代末期,他說中國的某債券發行是「雙輸」交易而惹怒老闆,被迫退出匯豐證券。
芝加哥大學楊大力(音譯)說,目前的爭論在某些方面還是健康的,因為它畢竟不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而是金錢和股票價格真正成為高層決策者關注的焦點。「這對於共產主義中國具有諷刺意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