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於這種歷史的必然,中共對臺當局並沒有真正理解,也沒有真正適應,在潛意識中,大陸對臺系統,包括決策體系以及研究系統中,對江澤民表示「我們尊重臺灣同胞當家作主的意願」,對汪道涵先生多次深情表達的「兩千一百萬臺灣同胞,不論是臺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的名言,能夠真正理解並且在實際運作中貫穿始終的,仍相當有限。正因為如此,這種對於本土化合理內涵理解出現偏差的思潮,從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左右和影響中共對臺政策決策的思維,甚至干擾著決策的過程。
九十年代及至今天,大陸對臺灣政治形勢若干次重大研判失誤,或者有諸多錯綜複雜的原因,但歸根結底,與主要決策者及執行者始終居高臨下觀察臺灣,對臺灣歷史的特殊性缺乏科學的認識。其對臺灣人民缺乏起碼的感情,對臺灣這塊始終屬於中華民族疆域的土地缺乏起碼的摯愛,在與臺灣各界人士的接觸交往中,缺乏平等對待,也缺乏基本的瞭解,對絕大多數臺灣民眾,即使是臺灣中南部地區民眾的熱情、親切、坦率、樸實缺乏感性而直接的接觸,只是憑藉主觀認定以及第二、三手帶有情緒化的資訊傳播,就貿然作出結論。
人們或許還依稀記得,去年三月十八日之後,大陸一些臺灣問題專家,曾經多次發出「台獨經已坐大,遲打不如早打,長痛不如短痛。「如果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導彈將首先攻擊支持陳水扁和民進黨的中南部地區,最近也有所謂「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是意味選擇戰爭」的言論。這些言論在臺灣社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也給李登輝為首的極端台獨勢力提供各種挑撥離間的口實,和台獨基本教義派的不懈努力企圖達致的政治目的,居然不謀而合。從某種角度上看,這些「幫倒忙」的言論,其實就是歧視臺灣本省同胞,無視臺灣政治本土化的必然趨勢,簡單而形而上學地將臺灣本省人與台獨劃上等號;仍然期待外省籍政治人物迴光返照,重掌權力,對「難兄難弟」的國民黨失去執政權力仍心有慼慼,拒絕接受民進黨執政,甚至可能繼續執政的客觀現實心態的典型表現,這種極左的言論,與台獨極端教義派曲解本土化為去中國化,台獨化是同出一轍,對兩岸關係正常互動的傷害極大,消極效應當然也是旗鼓相當。由於這種錯誤的認知和傾向,在大陸對臺系統方面,一直沒有獲得及時的糾正,儘管若干極端言論,未必能夠影響和左右中共決策高層的政策思維,但經常性的譁眾取寵,不斷的媒體炒作,實際上已經使「江八點」以及中共其他高層人士表示尊重臺灣同胞當家作主意願的誠意與善意宣示被大大打了折扣,書生空談誤國,大中央文化心態瀰漫在這裡得到可悲的驗證。
善於作矛盾轉化工作的中共當局,九十年代以來,在處理臺灣問題以及兩岸關係問題上,卻沒有機會顯示其奪取政權過程中無所不役,常有顯效的「統戰」成效。思維觀念的偏差,導致政策運作的簡單化,甚至粗暴化。其實,無論是李登輝、還是陳水扁,他們執著的「台獨」主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娘胎裡並沒有刻上「台獨」的烙印。今天李登輝的極端表現,儘管有其政治性格養成以及意識形態影響的必然,但與大陸方面沒有積極採取措施,促使兩岸關係朝向有利於和平統一方向發展,對李登輝逐步顯示分離意識和行動,沒有適當採取及早作出防範措施,也缺乏足夠警惕不無關係;陳水扁從中間搖擺,嘗試調適,試圖建立新中間路線到今天在所謂「漸進式台獨」路上越走越遠,也與大陸始終對陳水扁無法建立基本的信任,亦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定見有關,所採取的「聽其言,觀其行」政策,缺乏主動進取的姿態,至今仍然在作消極觀望,這種消極無為的「聽言觀行」,當然給台獨基本教義派對陳水扁以及企圖向中間靠攏的民進黨不斷施加影響,不斷拉扯後腿,不斷灌輸分離理念提供可遇不可求的契機。「漸進式台獨」日漸明顯,難道中共當局就沒有絲毫值得檢討之處嗎?
「不戰而屈之兵」是戰略決策最高的境界,假如中共的對臺政策基點是建立
在遲早使用武力解決,那也無話可說,但這種不得已的兵戎相見,必將是玉石俱焚,是兩岸的雙輸,並將給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振興和後代子孫帶來無窮禍害。戰爭是可以避免的,矛盾是可以轉化的,還是要引用陳孔立先生的觀點:臺灣包括本省人在內的絕大多數民眾希望維持現狀,在統獨光譜中,即可能被推向「統」的方向,也可能被拉到「獨」的一邊,這種「推」與「拉」是「統獨」的較量,如果中共對臺政策決策缺乏「推」的進取意識,缺乏深入掌握瞭解臺灣主流民意需求及特點的迫切性,缺乏不失時機爭取團結大多數臺灣民眾的主觀能動性,客觀上只能產生「為淵驅魚」的反面效果,把陳水扁以及多數臺灣民眾推向極端台獨陣營,推向大陸對臺政策訴求的對立面,難道就是新世紀中共對臺政策希望達致的目的嗎?
不客觀承認臺灣本省人主導今後臺灣政治權力分配的趨勢,不承認陳水扁以及民進黨執政的現實,不接受「臺人治臺」是無法改變的歷史發展方向,中共對臺政策的決策與實際運作仍將重複過往的舛誤,兩岸關係或許還會有所發展,但臺灣民眾的疏離感情以及不斷在「去中國化」氛圍的薰陶影響下,政治上與大陸的結合機會將越來越少,這不是筆者的危言聳聽,大陸當局實有正視省思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