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終於撥通了董文華的電話,「8點到的集安,正吃飯呢。」我「客氣」地問了一句:什麼時候能採訪您?她略一遲疑:「那就現在吧,以後可能沒時間了。」
春天的故事秋天說
還是那頭熟悉的短髮,還是那臉熟悉的笑容,小巧的身材,白皙的皮膚,眼前的她要比屏幕上的她漂亮、年輕得多;還是東北人的爽朗性格,還是東北人的快人快語,儘管經過瀋陽到集安近6個小時的顛簸,她依然神采飛揚:「我也是東北人,是在東北長大的,這裡的風土人情我非常瞭解,無論是語言,還是生活習慣,瀋陽和集安、通化沒什麼兩樣,到這兒就像回到家鄉一樣,有一種親情在裡頭。我們東北人實在、厚道,這是我們共同的優點。這塊兒黑土地造就了很多人才,無論是演藝界,還是體育界,都出了好多明星。我非常留戀哺育我的這塊兒黑土地。」
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董文華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從幼兒園到學校,她都是小明星,考進瀋陽前進歌舞團那年她才15歲。她是歌劇演員,後來走上了歌壇。大家是通過《十五的月亮》認識她的,但在此之前,她唱的《當我成為戰士的時候》在遼寧就很叫響,代表歌舞團參加「四團二隊」比賽爆了冷門,拿了大獎。在她演唱《十五的月亮》之前,有人已試唱過,董文華非常喜歡這首軍旅歌曲,她跟《十五的月亮》的曲作者說她想唱這首歌,這一唱就唱響了大江南北……
成為歌唱家是董文華兒時的夢想,但當時的她只想能當個唱歌的女兵就很光榮了。如今這些夢想成了現實,她說:「這與天賦有關,更靠後天努力。就拿錄製《十五的月亮》來說吧,當時遼寧電臺的設備陳舊,是二軌一次成型,不像今天的設備這麼先進,可以進行加工,那時是不可能摻進任何水分的。」
說起今年春天代表我國到悉尼歌劇院的演出,董文華不無驕傲:「作為一個歌唱演員,一生中能參加這樣的演出是非常榮幸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個追求的目標吧。那天,我精神飽滿,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演出非常成功,受到當地華人、澳大利亞人及歐美人的熱情歡迎,我確實非常自豪。」
事業輝煌的董文華深知她的成功是與觀眾多年來的支持分不開的,「大家愛我,我也愛大家,去年特意錄製了一首《我愛大家》,以表達我對厚愛我的觀眾的感激之情。想到身後無數雙期待的眼睛,再苦再累都覺得欣慰。」
今天的董文華仍然有好多的夢想要去實現,但她目前只想把現在做好,多出好歌獻給大家。她給自己定了個標準:既要貼近百姓,又要高於生活;既要百姓喜歡,又要藝術性很強;還要賦予情感,不達標準決不拿出。準備不充分,沒有新東西,沒有好作品,她寧肯等待。
老街的故事新城說
當兵的25年來,董文華參加了多少次送戲下鄉的活動,她自己已經數不清了,用她的話說:「不管是報導的,還是沒報導的,每次都少不了,不僅面向士兵,還有普通百姓,包括那些非常偏遠的老區,雖然犧牲了節假日,但我覺得這樣做非常有意義。」
為來集安、通化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三下鄉」演出,董文華推掉了很多演出,對這種條件差又辛苦的公益演出,她認為人要有一種精神,活著才有意義,金錢不可少,但一味追求金錢是不可取的。她覺得像「三下鄉」、「心連心」活動的意義在於:把先進的文化信息帶給老區人民,通過文藝演出這種形式使老百姓感覺到黨對群眾文化生活的關心,鼓舞人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她說:「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多唱好歌,鼓舞人民向上,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參加這樣的活動,能為抗日英雄楊靖宇生活、戰鬥過的通化人演唱,能為為抗美援朝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通化演出,我感到非常榮幸。」
對於通化,董文華並不陌生。1981年,她到駐通化48師慰問演出,當時通化給她的印象是,一條街沒多長,又黑又舊。20年後她再次來到通化,一個嶄新的城市出現在她的面前,所經之處燈火通明,霓虹閃爍,城市建設得如此美好、變化如此之大令她感到驚奇,她為通化人感到高興,為通化人感到驕傲。
這次到集安、通化演出,董文華給觀眾們帶來一首新歌--《秋天的訴說》,是《春天的故事》的姊妹篇,改革開放20年的豐碩成果她「訴說」給大家聽。這首歌現已拍成MTV,氣勢恢宏,旋律優美。董文華給我說了一段歌詞:「南方的熱土多,北方的風情多,春天的故事說到秋天,故事裡邊蕩漾著歌。老街的故事新城說,小河的故事大海說,漁燈的故事霓虹燈說,男兒的故事女兒說,奶奶的故事兒孫說,幸福泉的故事老百姓說,日子越過越紅火……」說到這裡,董文華特意對我說:「就拿咱們通化來說吧,經過改革開放20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過去的老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城市,不正是『漁燈的故事霓虹燈說,老街的故事新城說』嗎?!」是啊,春天耕耘,秋天收穫,沒有總設計師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宏偉藍圖,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山城人確實看到了、感受到了、體味到了豐碩成果帶來的實惠、富庶、繁榮,正像歌裡唱的那樣,「日子越過越紅火」,真是「幸福泉的故事老百姓說」。
男兒的故事女兒說
事業成功的董文華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丈夫張楠是總政歌舞團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導演(他與通化可謂有些淵源,曾在駐通化81125部隊搞宣傳工作)。
張楠是個非常大度的男人,從未因妻子的名氣大過他而有壓力,他為能有這樣一個妻子而感到欣慰,這是董文華最為佩服他的一點。
張楠不僅在事業上全力支持她,而且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照顧她,家就是董文華棲息的港灣。對此,她的幸福感溢於言表:「能有這樣一個好丈夫非常難得,我非常珍惜。」
張楠還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文學底蘊深厚,他寫了不少歌,像大家熟悉的《月光下的思念》、《在祖國的懷抱裡》等。談到這裡,董文華不禁唱起了丈夫寫的歌:「常相思,常相憶,相思相憶我愛戀著你……」看得出來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兒子今年8歲,已上小學二年級。我問:也會唱歌嗎?她答:「不一定,自由發展吧,我不刻意要求他什麼。」
作為妻子、母親,怎樣評價自己呢?董文華馬上說:「那肯定不及格。你想呀,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演出,對家庭照顧得太少,欠丈夫的情、欠兒子的情太多,而他們又那麼理解、支持我,今後一定多陪陪他們。以後我會回報的,包括兒子,長大了,我想他會理解他媽媽所做的工作的。」
時間在我們的談話中悄悄逝去,與董文華道別時,已是深夜11點了。窗外已是滿天星辰,噢,天終於晴了,第二天大家可以在艷陽高照的秋天裡傾聽董文華「秋天的訴說」了。 (賈曉曦)
董文華簡介
生日:1962年6月29日
身高:1.60米
學歷:研究生
婚姻狀況:已婚,有一子
常到的地方:舞臺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
最喜歡的樂器:二胡
最喜歡的節日:中國人自己的節日
個人座右銘:機會總是賜予有準備的人
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
籍貫:遼寧省大連人
藝術簡歷:
1978年考入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
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進入解放軍總政歌舞團擔任歌唱演員。是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4年因演唱歌曲《十五的月亮》一舉成名。隨後,《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望星空》再次被她唱紅。
1994年因歌曲《長城長》獲得首屆中國MTV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和個人演唱獎雙獎,同時獲得中央電視臺首次公開評選春節節目的歌舞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