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統領下攻佔北京並一把火燒掉了金代中都。他的繼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至此,北京終於從中國數以千計的城市中脫穎而出,第一次成為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蒙古族前後用了21年時間在一片荒野上營建的大都城,以今天北海公園為中心,南城牆在今日長安街以南,北城牆在德勝門和安定門外小關一線,東牆在東直門和建國門,西牆在西直門和復興門。城牆四周有11個城門。中間偏南處就是宮殿林立的皇城。
元城牆用土筑成,北城牆遺址上至今還有斷壁殘垣可供遊人撫今追昔;在北京公園團城上還有元代大型玉瓮,此玉瓮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玉器,重約3500公斤,是傳世國寶。元大都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偉、最繁榮的城市,難怪馬可.波羅驚嘆:「城是如此美麗,佈置如此巧妙, 我們竟不能描寫它了!」
忽必烈進駐燕京後,中都城已是廢墟一片,正如詩中感嘆之言:「十文豐碑勢倚空,風雲猶憶下遼東,百年功業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斷龍鱗秋雨後,苔封整背夕陽中,行人立馬空稠帳,禾 黍離離滿故宮。」
但這個雄心勃勃的新君王,比任何一個統治者氣勢都要大,決心棄舊城建新都,新的大都城建好之後,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四十萬人的吃飯問題,糧食要從南方水運到大都,但是原有的南北兩條水道都不理想,必須想辦法重新挖掘一條新的水路東南接通大運河, 城南的蓮花水系即使和運河接通,因上游水源不足也無前途,不如把北面的高梁河水系和大寧宮附近的寬闊水 面接通,這樣一方面解決了溜運船只在城內的停泊問題, 另一方面也給大寧宮湖域找到了充足的水源,同時保證了城市用水。
經忽必烈批准之後,以大寧宮為中心的新大都建設工程就開始了,這是北京建都史上一個重大的城 址轉移。 元大都的建設始終貫穿著皇權至上的指導思想,宮城要建在全城的中軸線上,略成長方形的大城中要確立一個中心點,據<<日下舊聞考>>引<<析津志>>記載:「中心臺 在中心閣西十五步(約合二十三米),其臺方幅一畝,以牆 統繞,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臺,實都中東南西北四方之中也。」<<明一統志>>又記載:「中心臺在府西(順天府和大都路總管府在同一位置).
究竟中心臺在什麼具體位置,眾說不一,但全城確立中心點,這是古代建城史上少有而十分重要的記錄,有了中心點,大城的城牆就可以定位了,由中心點 往南往北距離基本相等,因為東城牆處地勢低窪,不易筑 城而稍往西移,這樣實際上由中心點到東牆的距離稍小於到西牆的距離。皇城在大城稍偏南的中部地區,宮城的東、西方是「左祖右社」,宮城南北是「前朝後市」,體現了<<周禮.考工記>>的布局原則。元大都城圍三重,宮城中 央殿閣輝煌,坊裡劃一,街道筆直,壇、觀、寺、廟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