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图为李邕〈端州石室记〉。(Zhangzhugang /wiki/CC BY 3.0)
李邕(674年~746年),字太和,唐朝书法家,名重一时。家学渊源,父亲是为《昭明文选》作注的文学大家李善。因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
善行书 书法风格奇伟 笔力遒劲厚重
李邕善行书,多以行书入碑,据说其书写的碑有八百通之多。书法风格奇伟,笔力遒劲厚重,予人爽朗险峭、舒展通达之感,独树一帜。
李邕的作品尤以〈麓山寺碑〉最精美,当为第一。(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代表作有〈云麾将军碑〉、〈卢正道碑〉、〈法华寺碑〉、〈麓山寺碑〉等。尤以〈麓山寺碑〉最精美,当为第一。此碑位于湖南衡山岳麓寺,亦称〈岳麓寺碑〉。为李邕53岁所书,款署为“前陈州剌史”,较另一名碑〈云麾将军碑〉晚了10年。碑高约270厘米,宽约135厘米。碑文有28行,满行56字。额篆书“岳麓寺碑”4字。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于元丰三年(1080年)特来临习,刻有“襄阳米黻同广惠道人来,元丰庚申元日”于碑阴。碑侧刻字还有明、清人题字及观款。
〈麓山寺碑〉之运笔融合魏、晋、北朝诸家之长,虽多取法“二王”,但又跳脱王书恬淡儒雅之面貌。落笔坚实谨严,结体宽博,流动中藏稳密,亦更加欹侧奇险。全篇雄健凝重,劲健峭利,展现出李邕行书奇崛多变的个人风貌。因文、书、刻工艺皆美,有“三绝碑”美称,声名远播。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其评价极高,谓:“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工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王羲之)复生,不过如此。”
〈云麾将军碑〉亦称〈李思训碑〉,由李邕撰文写碑。(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云麾将军碑〉亦称〈李思训碑〉,立于唐代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墓道。记载其一生功名仕宦的重要事迹,由李邕撰文写碑。笔法瘦劲有力,结字取势纵长,刚柔并济,顾盼大方,历来也备受推崇。明代杨慎则认为:“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宣和书谱》评价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初学又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邕的书法对后世书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宋代苏东坡和米芾都吸收了一些他的特点,元代赵孟頫也追求其笔意的“风度闲雅”境界。
被诬告 受李林甫迫害 李白为其不平
长安初年(701年),李邕任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弹劾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武则天不理睬。李邕在阶下大声说:“臣观宋璟之言,事关社稷,望陛下可其奏。”武则天只好勉为其难应允宋璟所请。
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李邕几度因故被贬。开元十三年(725年),李邕谒见唐玄宗,呈上所作词赋博得玄宗的好感。之后四处炫耀,自夸应居宰相之位,引起中书令张说不悦。不久后,李邕在陈州贪赃枉法的事迹败露,下狱判死刑。其后减免死罪,被流放岭南,再因讨贼有功升为括州刺史……宦海几度浮沉。后因贪污受贿再被弹劾,受诬告私自在背后议论皇帝,并以马匹作为贿赂证据。李邕性喜兴利除害,向来被宰相李林甫所讨厌,遂将其定罪。唐玄宗下令诛杀。
性格豪爽、乐善好施的一代书法大家,最终因为德行有亏,加上被诬告,又不见容于李林甫而送命。
唐朝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在渝州谒见李邕,希望获得举荐。但李白的个性不拘俗礼,每每放言高论,引起李邕不悦。离别时,李白写〈上李邕〉一诗以明志。李邕死后,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写:“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为奸相李林甫迫害李邕一事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