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04日讯】(接前文)
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型的血汗工厂逐渐被淘汰。当港台企业主在大陆高歌猛进为了赚取巨额利润任意践踏血汗奴工的时候,忽略了中共体制为什么请他们到大陆投资。在他们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大陆体制已经开始收割,通过各种收费从他们身上抽血。更重要的是,本土生产工厂开始进行仿效替代大量中小港台工厂。
2005年开始,民工荒开始在沿海地区上演且越演越烈。每一年的民工荒实际上都在淘汰生产和生活环境最差,工资最低的一部分血汗工厂。2006-2007年出口火爆,血汗工厂的倒闭并不明显。2008年,一大批血汗工厂因为失去出口订单而倒闭,人们才真正感受到危机。2009年开始,工人工资每年明显上一个大台阶,这让又一批工厂关门。随着人工成本持续走高以及其它成本的持续上涨,大量血汗工厂从盈利变成微利,进一步变成亏损倒闭。
2005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大陆本土血汗工厂老板听说一个词,叫做微笑曲线。在一个产业链中,高利润部分在研发和市场两边,中间的生产属于低利润。当整个曲线按照利润的方式画出来,就像微笑的嘴,因此被称为微笑曲线。随着民工荒的加剧,不论政府工厂还是知识界都在强调进行升级转型,占据微笑曲线中的高利润区域。
不少血汗工厂面临生存困境,开始谋求升级转型。加工工厂的升级转型也很简单,就是向高利润区域发展。不同行业的工厂根据行业状况和自身情况,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有一些企业也因此获得生存空间。
根据研发、生产和市场三个环节,血汗工厂的发展方向大致有三个:一是进行生产升级,大多数力量积累较少的,通过购买更好的设备向更高级的加工水平升级;二是进行宣传和品牌推广,比如纺织服装鞋帽等消费品领域,一些实力积累较强的工厂看到品牌的价值,通过市场推广而建立品牌;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山寨化发展。
其实无论选择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意味着加大投入,为了苟延残喘工厂只好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绝大多数血汗工厂升级转型基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进行生产升级,组装加工厂的能力早已定型,绝大多数工厂主的能力也基本定型,工厂的组织和管理属于相对固定化的工作,可以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慢慢成长。而研发最需要天赋,没天赋的人学几年几十年都学不来。同理市场宣传推广也需要特殊的能力,才能够在竞争惨烈的广告和渠道中脱颖而出。
从这些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血汗工厂既缺乏研发能力也缺乏市场能力,如果工厂贸然做这些结果将是血本无归。所以在研发、生产和市场的产业链中,对于研发和市场是微笑曲线,对于生产则是大坑。通俗地讲,这些血汗工厂都是国际民工,也就是处在最低的智力环节,民工想在几年的时间里成为发明家、工程师或者专业营销人员,等于痴人说梦。
对于大多数加工厂来说,工资和其它成本就像水,随着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大坑里的水越来越多,淹没大坑里越来越多的部分,将坑里的工厂一波波地淹没。想从生产的大坑中爬出来,首先需要研发和市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绝大多数血汗工厂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技术,只能聚焦在自己熟悉的生产加工领域,也就是聚焦于生产升级。
生产升级的基础是设备升级。随着人工成本和其它成本的持续提高,生产条件落后的工厂很容易被淘汰。能够生存下来的工厂基本的是设备较好、生产附加值较高、员工待遇较好的工厂。在工厂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只能购置更好的设备,生产加工更好的产品,以获得更高的加工利润。
因此不少工厂开始购买更好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试图达到两个目的:1、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加工价格:通过采纳更好的生产设备,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更稳定、产品质量更好,以此获得更高的加工收益;2、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更好的设备往往意味着更现代化的整合系统,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投入。工厂本身在微笑曲线的底部,也就是大坑的低地,逐渐被日益增加的各种成本慢慢淹没。工厂只能投资更好的设备把自己垫高,让自己不被通胀之水淹没。当各种成本增加的时候,大多数行业都在进行相关的生产升级,尤其是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电器等。
从结果上,生产升级显著提高加工厂的销售和利润。在购买新设备后,工厂直接看到结果产品更好了,次品降低良品产出更高。随后进行生产升级的工厂开足马力与其它工厂争夺市场。以服装为例,生产升级从两方面争夺市场:
1、争夺国内低端市场:1990年代,中国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廉价劣质服装,几元到十几元就可以买一件T恤。绝大多数最低级的血汗工厂都在这些廉价劣质的服装,供应中国的主要市场,包括城市底层和农民阶层。随着人工成本提高,这些血汗工厂无法维持下去纷纷倒闭,同时社会也开始消费升级,普遍消费十几元到几十元的T恤。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生产升级的工厂,机器设备更好同时生产效率更高,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生产消费升级后的产品。机器设备生产的成本没有增加很多,同时加工收入得到明显增加,再加上效率提升,所以生产厂家看到显著的利润提升。
2、争夺国外低端市场:随着大陆掏空香港、台湾等地的服装加工,通过生产升级又大规模掏空欧美市场的服装加工业务。在21世纪初,欧美各国仍然保留着相当的服装加工厂,既满足部分市场供应也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在中国血汗工厂加工期,中国服装生产主要以人工为主,设备能力弱做工粗糙,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些服装加工厂的业务。进入21世纪加入WTO后,逐渐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升级,升级后的设备比欧美服装工厂的设备更先进效果更好。在中国工厂的竞争压力下,除了ZARA这样设计、生产和营销高度一体化的服装产业链以及零星的、满足速度的加工厂(很多还需要依靠黑工的低廉工资)之外,绝大多数欧美规模化服装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他们的生产均转到中国。
生产升级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体制的血汗工厂模式系统与具体的血汗工厂具有明显的差别。血汗工厂模式是199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的基础,推动中国出口扩张,决定中国经济的方向。但是具体的血汗工厂本身的出口能力有限,只能占据极为有限的国际市场最低端份额。
1990年代到2000年代早期,珠三角沿海地区的大中型加工厂动辄数万人的规模,基本都靠人力完成工作。尽管看上去盛况空前,但是创造的利润并不多,在每个工人身上只能获得微薄的销售额和利润。如果港台商人不积极参与血汗工厂模式,这些血汗工厂创造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中共体制的生存。基于大量港台商人唯利是图的特点,开始将港台的各种设备大规模转移到大陆地区,逐步实现人工和机器设备相结合。从此中国的出口能力大增,将发达国家高成本低收入的产业环节整合到中国,例如服装行业大量承接欧美的低档产品订单。
生产升级后,组装加工技术显著提高。中国开始大规模抢占简单产品的中档市场,中国的产品像潮水一样涌向世界。例如,中高档锁扣眼机是生产中档服装必备的机器,没有这样的机器往往无法承接欧美市场的中档产品订单,升级后服装加工厂配备全套的中高档机器满足欧美客户的需求。升级的过程中,基本依赖血汗奴工、技术设备落后的工厂陆续被淘汰,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实施机器设备升级的工厂则逐渐成为生产的主流。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设备升级之后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毛利增加,一般工人的数量反而减少,工厂具有更强的人工成本容忍空间。当人工成本持续增加、各种物价持续上涨的时候,设备简陋落后的血汗工厂早已关门,设备升级的工厂则仍然能够生存发展。
不过生产升级是更大的陷阱。从个体的角度,工厂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必须购买相对昂贵的设备进行升级,对于工厂主来说这个选择似乎是理所应当,已经熟悉了这个行业,如果退出做什么呢?所以只要有一定实力大都选择购买更好的设备实现升级。不过工厂主往往忽略的是生产升级意味着大量的沉没成本,在工厂主投资购买设备后,不仅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运营和维修费用也成为企业的负担。而且当设备越多的时候,工厂的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以至于更难收手。
生产升级的陷阱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包括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导致设备投资难以收回,二是机器设备本身的更新迫使生产厂家持续追加投资,否则随时被竞争淘汰。
首先,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对进行升级的工厂形成难以化解的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1、价格战:在生产升级的过程中,如果只有某个工厂升级购买新设备而其他同行不跟进,这个升级的个体工厂自然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但是市场处于开放状态,一个竞争者升级设备之后,立即会引发同行进行设备升级,当众多企业都在升级设备并且试图抢夺更大市场,就会在生产升级的基础上再次实施价格战,导致产出收益持续降低,最后设备升级变成鸡肋投资。更重要的是在每个市场的设备升级过程中总有新的搅局者,这些搅局者购买同类的最新最好的设备,在市场上进行最低价格的竞争,以争夺产品订单甚至试图打垮所有同行。一般来说,老的竞争者都在自觉进行有限度竞争不恶性压价,相对保障自己和同业竞争者的利润,但是新进入的搅局者为了争夺市场往往不遵守有限度竞争往往引发恶性竞争,导致各个厂家都丧失利润而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在中国的任何市场中,反复发生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工厂连折旧都挣不回来。
2、劣币驱逐良币:在任何市场中总有厂家能够生产出更便宜的产品。有的厂家产品价格出来,业内同行发现,如果不是赔本清仓大甩卖,这连成本都不够怎么能赚钱?真相其实很简单,厂家采取更差的原材料,通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以更低的价格销售抢夺市场。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用更好的机器设备也只能生产更加低劣的产品。1980-90年代,中国大量作坊企业、血汗工厂抢夺市场的时候,就是用低价劣质挤垮了优质国企。这些血汗工厂即使进行生产升级,仍然沿用过去劣币驱逐良币的思路,持续进行恶性竞争。而且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国际市场,中国产品依然按照这种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最终招致欧美市场的反感甚至仇恨。当中国产的有毒蔬菜进入日本市场、三聚氰胺狗粮进入美国、中国产建筑装饰板含大量致癌物、中国劣质零件供应给阿斯顿马丁汽车等事件发生后,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逐渐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这样的结果是,中国产品因为低劣的质量形象无法明显提高售价,工厂难以摊销设备折旧。
3、订单减少或不稳定:设备升级后工厂希望能够设备能够满负荷运转,一旦订单减少机器设备就得闲置。这时候单纯使用人力的工厂和设备较多的工厂就表现出明显的区别,人力为主的工厂主要为浮动成本,可以进行裁员快速降低成本,而机器设备为主的工厂,不论订单多少,机器设备的折旧、运营维护和维修的费用基本相同,主要成本在于固定成本。当订单减少主要固定成本无法变动,工厂易于陷入亏损。一般来说,机器设备越昂贵设备运转需要的延续性越强,需求不稳定或者订单减少造成的损失也越大。面对这样的窘境,管理良好的企业正常是不会随意增添新设备的。中国血汗工厂出身的工厂主们缺乏基本的生产概念,往往只关注眼前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进行设备投资。随着经济越来越差订单明显减少,工厂设备的闲置时间越来越多,价值较高的设备,每一小时的闲置甚至都意味着收益的损失。而且设备越高档越精密,维护费用和维修费用也越高昂,这都是不得不承担的支出。
其次,由于技术快速发展,设备升级越来越快成为工厂不能承受之重。一般来说,任何设备都有设计寿命,工厂在计算折旧的时候需要将设计寿命计算进去。例如有的中小型设备保修期是10年,这10年等于是设计寿命,比如德国企业,销售的时候已经计算好年限,10年内设备基本不用维修,等过了10年保修期设备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维修费用极为昂贵还不如买新的。所以工厂主在进行折旧的时候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缩短折旧周期,例如2-3年就折旧完毕;第二种延长折旧周期,例如按照10年的保修期进行折旧。如果缩短折旧周期,机器设备较多的工厂2-3年往往难以收回成本,考虑到外部市场因素,竞争激烈3-5年可能都难以收回设备投资,所以工厂需要延长折旧时间,从会计的角度收回投资成本。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这种折旧方法已经难以应对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的设备推出后,可能在3年左右就已经变得过时被新推出的机器设备所淘汰。例如,中国纺织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减少人工操作积极进口高端纺机,希望通过高端纺机获得高利润,但是3-4年后,全新工艺的设备开始推广直接替代淘汰现有的设备,而此时中国企业的设备折旧还没有完成。如果企业不购买新设备就只能眼睁睁被淘汰,如果买,短时间还能获利,但是3-4年后重复前面的厄运。中国纺织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只能被绑在纺织机械工业的战车上,随着纺织设备工业的创新车轮滚动向前,一批批的纺织企业被碾压在车轮之下。这种企业因为生产设备快速推陈出新而被迫购买新设备导致被间接压垮的情况,广泛发生在各个行业。(待续)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