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取代中國成臺灣最大出口商品目的地

發表:2024-05-18 19: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4年5月18日訊】台海兩岸同文同種,僅一水之隔,中國大陸多年來不僅是台商的首選投資地點,也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鑒於北京對臺灣政治、軍事和經濟壓力與日俱增,臺灣有識之士一直呼籲要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超過40%的出口依賴,效果卻始終不明顯。

但是,在目前美中戰略競爭日趨激烈,而且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美國終於取代中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以及台商投資的首選之地。

來自臺灣政府的統計數據表明,臺灣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美國的商品價值為246億美元,而出口中國大陸的商品價值僅為224億美元。這是自從2016年出臺可比數據以來,美國首次超越中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

就投資而言,全球半導體晶元行業的龍頭老大台積電上個月在接受拜登政府首筆巨額補貼後宣布繼續在美國擴大投資,興建新的先進半導體晶元工廠。與此同時,另一家已在中國大陸經營20年之久的臺灣半導體公司則宣布要出售其在中國半導體晶元企業的股份,結束在中國的業務。

美聯社在星期五(5月17日)發表的一篇報導中指出,臺灣投資和出口在美中之間的此消彼長反映出在美中競爭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臺灣正竭力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以便使自己免遭北京出於政治考量的經貿壓力;臺灣同時正有效強化其與美國這個對臺最堅定支持者之間的經貿關係。

美聯社認為,臺灣經貿疏中親美趨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復甦和成長乏力,而新冠疫情干擾和破壞全球供應鏈之後,全球企業正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的運動。

根據臺灣經濟部的統計,台商去年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同比暴跌40%,跌至30億美元。這也是20多年來的新低。與此同時,臺灣去年對美國的投資卻暴增九倍,達到96億美元。

台海兩岸自1949年起就分離分治,互不隸屬。但是北京始終認為擁有對臺灣的主權,並且即使訴諸武力也要實現兩岸之間的統一。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和軍力的提升,北京當局對臺灣的軍事壓力也越來越大。但美國對臺灣支持的力度也越來越大。美國除了加強對臺軍售和軍事援助外,在經貿議題上也與臺灣互動頻繁。

美臺去年簽署了具有自由貿易協定性質的《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協議》,而目前正在談判下一階段的協議。美國國會還在醞釀一項法案,要避免對在美臺灣企業和工人的雙重課稅。

「一切的動機都是……建立臺灣威懾能力和韌性的願望,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支持維持現狀並阻止中國對臺灣採取行動,」美聯社引述美國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的話說。

台積電目前正在亞利桑那州興建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元工廠,這些設施在2030年之前將生產20%全球最先進的晶元。拜登政府為此承諾向台積電提供66億美元的獎勵和補貼,而台積電上個月宣布將對美投資擴大到650億美元。

台積電除了對美投資外,也正在擴大對日本的投資。蘋果手機最著名的代工商富士康則正在印度大規模設廠。另一家生產蘋果手機和電腦零部件的臺灣企業和碩聯合科技也在越南進行投資。

臺灣一家專門從事半導體封裝測試的企業京元電子上個月宣布將出售其在蘇州一家合資廠中價值6.7億美元的股份。已經在中國大陸營運20年之久的京元電子錶示,公司之所以作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地緣政治角力、美國對華嚴厲的先進晶元禁運以及中國自己在高科技研發中尋求自力更生的政策。

「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變化,而且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美聯社引述京元電子發表的一份聲明說。

美聯社報導說,臺灣向美國出口的半導體、電子零部件和電腦設備自2018年以來已經翻了三倍,去年達到370億美元。而且臺灣向美國出口的不僅僅是科技產品,臺灣對美出口的木薯和波霸奶茶原料在2018年至2023年間也翻了三番,而且現在正在向美國大量出口水果、樹堅果以及養殖魚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