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宋人摹本(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三國時期的才子曹植,將其對夢中女神洛神的苦戀,創作成一篇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洛神賦》。東晉著名的畫家顧愷之(346~407)再以此作品為靈感,描繪出一幅經典畫作〈洛神賦圖〉。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以連續式的構圖描繪了曹植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情景,抒發了人與神之間愛情失意的傷感,其畫法古樸雅緻,十分傳神。
淒美的愛情故事〈洛神賦〉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為三國文學家曹植之名作。曹植在〈洛神賦〉中創作了一個自己與洛神之間的淒美愛情故事,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讀者。
洛神來自古代神話,據傳為伏羲之女,溺於洛水而化為神,世人稱之為宓妃。據傳,曹植獲得宓妃遺枕,感嘆之下,作了此賦,賦中描寫他在洛水邊與洛神充滿驚嘆、欣喜、悵惘與哀傷的相遇過程,並抒發自己對洛神的愛慕之意,以及因「人神之道殊」而不能如願的惆悵之情。
「洛神賦第一卷」
〈洛神賦〉這一經典的文學母題,成了歷代書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其中,東晉畫家顧愷之所繪的〈洛神賦圖〉細膩傳神,令人印象深刻。
畫中,洛神顧盼生姿、情意綿綿的表情恰到好處。圖中還展示了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變換,如:二人初見的一幕,曹植站於岸邊,痴情地望著遠方的洛神,而洛神對曹植的愛慕之情,以及欲去還留的樣貌,也充分表現出了她的矛盾心理。儘管多次相見,畫面中最終呈現出的是,洛神駕著六龍雲車於雲端中漸漸離去,獨留下戀戀不捨的曹植。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無論是構圖、人物刻畫,或是繪畫技巧,都可稱得上是中國古典繪畫藝術之瑰寶。乾隆對其尤為讚賞,在比較了多件〈洛神賦圖〉後,將此作品定為「洛神賦第一卷」,並珍藏於御書房中。
中國繪畫始祖顧愷之
顧愷之是六朝史上最為知名的畫家。他出身於世家大族,為他躋身貴族社會提供了基礎。他才學出眾,畫技高超。其筆下的〈洛神賦圖〉為繪畫史上的經典之作,他集不同時空的情境傳說於同一幅長卷中,是第一位創作出這種傳統範式的人,所以被譽為「中國繪畫始祖」。
東晉政治家謝安曾十分讚賞的對顧愷之說:「你的書法,自從有人類存在以來沒有過你這樣的。」又說:「你的畫鬱鬱蒼蒼,也是從古以來所未有的。」可見顧愷之的繪畫功力之高。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