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將至?中國央行要求金融機構自救(圖)

發表:2022-11-03 2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撰文稱,「自救」應成為當前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撰文稱,「自救」應成為當前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1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近年多次要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但諸多跡象表明已經發生局部或區域性金融危機。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撰文稱,「自救」應成為當前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

據中國官媒《證券時報》11月2日報導,中國央行行長易綱發表文章《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稱,落實金融機構及股東的主體責任,提升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大規模的「他救」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安排。「自救」應成為當前和今後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當前,金融機構及股東作為市場主體,應當承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救」風險的主體責任。

易綱強調,高槓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金融機構要建立市場化資本補充機制,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推動資不抵債的機構有序市場化退出,通過股權清零、大額債權打折承擔損失。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發表了《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署名文章表示,要有效抑制金融機構盲目擴張。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

郭樹清強調,要加快出臺金融穩定法,明確金融風險處置的觸發標準、程序機制、資金來源和法律責任。建立完整的金融風險處置體系,區分常規風險、突發風險和重大風險。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險基金及其它行業保障基金不能成為「發款箱」。

從易綱和郭樹清這樣重量級金融官員的表態來看,似乎金融風險將要全面爆發,並且官方不願或不能予以救助。

金融風險指的是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

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所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來多次發聲,要求各部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在中國,金融機構分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託、證券、保險、融資租賃等機構以及財務公司等。

中國銀行業協會最新發表的《2022年度中國銀行發展報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中國銀行業的風險防控壓力也同步增加,經營環境更複雜嚴峻。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030億元。前三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置不良資產2.14萬億元,同比多處置1929億元。

分析認為,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增速驚人,因為中國銀行業不只單純進行商業運作,也需要為政府服務,在行政命令的作用下產生了很多金融風險。在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和房地產不景氣等不利因素,以及「清零」防疫政策持續下,銀行不良貸款只能越來越高,隨之風險也越來越大,金融危機步步逼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