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圖片來源:Felipe Stanley/Agencia Press South/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月18日讯】(看中國記者程雯編譯/綜合報導)美國國務院1月18日(週二)表示,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本週三訪問烏克蘭,再次嘗試利用外交手段調解以緩和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據悉,這是布林肯在繁忙日程中匆忙安排的出訪。
美國和北約與俄羅斯在上週已經在歐洲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談判,但是都未能解決關於烏克蘭和其它安全問題上的嚴重分歧,使得局勢繼續充滿不確定性,並且似乎增加了人們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擔憂。美國拜登政府指責俄羅斯準備「假旗行動」作為乾預烏克蘭的藉口,而俄羅斯則憤怒地否認了這一指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匆忙安排的行程中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他將在週三(1月19日)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以再次表明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說,布林肯的「旅行和磋商是外交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緩和俄羅斯的軍事集結和對烏克蘭的持續侵略造成的緊張局勢」。
之後,布林肯還將從基輔前往柏林,在那裡他將與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外長們會面,繼續討論對俄羅斯任何軍事行動的可能回應。俄羅斯已經在烏克蘭邊境附近的自己土地上集結了大約10萬配備有坦克和其它型武器的士兵。許多觀察家認為這可能是俄羅斯在為入侵烏克蘭做準備。
美國國務院表示,布林肯將於週三會見澤倫斯基和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以加強美國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
國務院聲明中還說:「這次訪問是在與我們的歐洲盟國和合作夥伴進行廣泛外交之後,就採取統一方法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構成的威脅以及我們共同努力鼓勵它選擇外交和緩和局勢以維護安全與穩定。」
在布林肯訪問基輔之際,一個美國國會兩黨參議員代表團正在訪問烏克蘭,以強調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他們在週一(1月17日)晚些時候在基輔會見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其他烏克蘭官員。
該代表團由7名議員組成,他們分別是4名民主黨參議員——新罕布希爾州的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康涅狄格州的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明尼蘇達州的埃米.克洛布徹(Amy Klobuchar)和康涅狄格州的理查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以及3名共和黨參議員——俄亥俄州的羅伯.波特曼(Rob Portman)、北達科他州的凱文.克拉默(Kevin Cramer)和密西西比州的羅傑.威克(Roger Wicker)。
沙欣參議員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兩黨國會代表團向國際社會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美國堅定地支持我們的烏克蘭夥伴,以捍衛他們的主權,並面對俄羅斯的持續侵略。」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在週一訪問了基輔,她警告說:「任何進一步的升級都會給俄羅斯政權帶來高昂的經濟、政治和戰略代價」。
她強調有必要繼續談判,並說道:「我們準備與俄羅斯進行認真的對話,因為目前外交是化解這種高度危險局勢的唯一途徑。」
本週一的時候,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駁斥了美國關於俄羅斯準備藉口入侵烏克蘭的指控,並稱其「完全是虛假信息」。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美國及其盟國本週以書面形式回應莫斯科提出的具有約束力的保證,即北約不會接納烏克蘭或任何其它前蘇聯國家為會員國,也不會將北約部隊和武器駐紮在那些國家裡。
上週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美俄會談,以及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和俄羅斯的會談中,美國和北約都堅決地拒絕了莫斯科的那些要求。
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警告說,如果西方拒絕俄羅斯的要求,他們將採取未指明的「軍事技術措施」。
美國白宮在上週五(1月14日)表示,美國情報官員得出的結論是,俄羅斯已經在烏克蘭叛軍控制的烏克蘭東部部署了特工,在那裡進行破壞活動,並將那些破壞活動的罪魁禍首歸咎於烏克蘭,以為可能的入侵烏克蘭製作藉口。
2014年,當烏克蘭親俄的總統下臺而親西方的新總統上臺後,俄羅斯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並支持烏克蘭東部的分裂主義叛亂。之後在烏克蘭的工業中心,頓巴斯(Donbas)地區,俄羅斯支持的叛亂分子和烏克蘭軍隊之間戰爭不斷,互相打了近八年,造成1.4萬多人喪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