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悔之 伯玉知非(圖)


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之一。
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蘧伯玉(名瑗,蘧為氏,姬為姓,伯玉為字),春秋衛國人,和孔子同一時代的人物。《淮南子》說蘧伯玉五十歲知自己過去四十九年非。

蘧伯玉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就從春秋時代的一個晚上說起。那天夜裡,衛靈公和夫人還在談天未眠。四下寂靜中,他們聽到一陣車聲轔轔,從遠趨近,一輛車子正朝向王宮這邊駛來,到了宮門外瞭望的樓臺前,車聲停了一會兒才又響起,這時車已經進了宮闕了。

衛靈公問夫人:「知道是誰嗎?」

夫人答說:「此人一定是蘧伯玉。」

衛靈公說:「何以知道?」

夫人說:「臣妾聽聞蘧伯玉遵禮合節,過公門則下車、見君主之馬則撫式(車上之橫木),表示崇敬之意。據臣妾的認識,世上的忠臣與孝子們,不會特地在人前裝模作樣標榜禮儀,也不會在人看不見的暗處違反道德準則。蘧伯玉是衛國的賢大夫呀!仁而有智,事事誠敬,這樣的人即使在昏暗不明的地方也不會廢禮的,所以我知道是他。」

衛靈公派人去看個究竟,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這樣的仁德君子能以德化邦,《淮南子》說他「以其仁寧衛,而天下莫能危」(《泰族訓》)。

晉國的公卿趙簡子一度想要攻打衛國,但有人提醒他說衛國有蘧伯玉為政,於是趙簡子就放棄了。

《淮南子.原道訓》有蘧伯玉「四十九年非」的名說,說他日日月月都謹慎內省己身的過失,善於懺悔遷善,今年悟到去年作的是錯的,每年懺悔改過,「歲歲悔之,以至於死,故有四十九年非」。「伯玉知非」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論語.憲問》中有一段相應的記載。蘧伯玉曾派使者去拜訪孔子,孔子請使者坐下,問他說:「蘧先生最近在做些什麼呢?」

使者答:「他想減少錯誤,但還沒做到。」

使者離開以後,孔子間接讚賞蘧伯玉力求寡過的努力。

可見蘧伯玉時時以內省為念,內省而知「非」,從而改過遷善。他的仁德是透過後天日積月累的修行而來的。宋代蘇軾也向蘧伯玉的內省改非看齊:蘧瑗知非我所師(《次韻曹九章見贈》)。

後代以「蘧瑗知非」比喻人不斷反省,改過遷善,重新做起的意思,「四十九年非」也成了有名的文化典故。



責任編輯:李雲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