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向善,是貫穿中華傳統文化的主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教人向善,是貫穿中華傳統文化的主線。從上古三皇五帝的傳說開始,到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人文著作,雜說野史、民間故事,無不體現了華夏五千年文明中這一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南宋史學家、文學家洪邁(1123~1202),字景盧,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紹興年間官至端明殿學士。他所著的《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齊名,被公認為是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
除了《容齋隨筆》之外,他最為人所稱道的還有《夷堅志》一書,其中不僅對宋代的許多軼聞、掌故、民俗提供了不少可資考證的材料,也收錄了包括神仙、宗教、醫學等各個領域的奇聞軼事,涉獵之廣令人驚歎,被認為是自《搜神記》以來的又一座高峰,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夷堅丙志·卷八》記載,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浦城(今隸屬福建省南平市)的黃大言,寄居在廣德軍(隸屬江南東路,治建康府)中。當時已有八十五歲高齡,久病不起。
十一月初四這天,黃大言突然病情加重,心跳停止,半晌醒來後,向人講述了他死後經歷的一件奇事。黃大言說,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一個黃衣童子,聽到童子喚他出門。他與童子一起走在大道上,只見道路的兩旁垂柳成蔭,路邊的小池塘清澈照人。令他驚奇的是,已然是寒冬時節,小池塘裡卻盛開著荷花。道上也看不到一個人。
大約走了十多里,黃大言遠遠看到一座巍峨的宮殿,氣勢輝煌。黃衣童子帶著黃大言走進大門,進了大殿,看到殿堂下站滿了人,足足有上萬人。再看大殿上,有四個戴著通天冠,身著金色衣袍的人,分別坐在不同的席位上。
一位身穿紫衣的差吏問黃大言:「你生前有做過哪些善事?」黃大言說:「往年兵亂時,曾經被二個賊寇掠奪了財物,但是不久他們就被捕了。同鄉的人想殺他,但我心生憐憫,就拿出二萬錢以贖他們的死罪。」接著還講了平生戒殺、誦念佛經、修造神像等幾十件事。紫衣差吏讓他站在巨大的鏡子下面,照出他生前之事,發現他沒有冤債。
總管司長下令放黃大言回去。一名叫王珣的副官對黃大言說:「你會再次返回人間,見到世人,你一定要勸他們修善重德、敬畏天地、孝養父母。不要殺害生命、不要貪占不屬於自己的財物、不要貪戀女色、不要心懷妒嫉、不要誹謗善良、不要傷害他人。一旦造惡在身,等到壽數一盡,就會墮入地獄,永無出頭之日。直到惡業還完之後才能轉生於餓鬼、畜生道,佛經中有上百種勸人行善的戒言都不是虛言。」
在總管司,黃大言看到了很多相識的人,他們紛紛囑託黃大言,要叮囑子孫多做功德。黃大言一一記下。不一會就有一童子來帶黃大言回去。返回的途中,路過一座山洞,旁邊有一條臭氣薰天的河。領路的童子說:「世人將剩飯、剩酒、剩茶丟在這溝裡,土地神全都為他們收藏著。等到他們命終時再拿給他們吃。」
又走了數里路,童子帶著黃大言來到一處王所。大王吩咐道:「你返回人間,能再活五年,一定要將我的話傳給世人,行善的人即生人世,享受幸福安樂;作惡的人將墮入萬劫之地,永受無間之苦。而且要讓聽到這些話的人口口相傳。」說罷,命青衣童子帶黃大言走出長春門。
行至開滿荷花的池塘,過橋時,他忽然失足墜橋,就此驚醒,一問已是初八,他整整昏迷了四天。他還陽後對死後的經歷記得一清二楚,除了口述親身經歷外,並將那些勸人行善的話一一轉述給世人,此事由浦城縣裡的文官詳細記錄下來。
洪邁在編撰《夷堅志》時,將此奇聞收錄在《夷堅丙志·卷八》之中,予以警示後人。
責任編輯:雲天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