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明朝歷史:半僧半俗的大明「第一奇人」(圖)


姚廣孝為和尚出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軌跡。
姚廣孝為和尚出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軌跡。(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如果說起明朝最牛的和尚,那絕對非朱元璋莫屬。可要問你第二牛的和尚,估計你就答不出來了。如果要問明朝第一奇人,很多人會回答劉伯溫,因為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本文的主人翁,能被真正稱得上是明朝276年歷史中和劉伯溫並列第一的奇人。

與明太祖一樣,他同為和尚出身,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軌跡。功成名就以後,以「第一功臣」的身份,卻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選擇了半臣半隱的生活,以八十四歲高齡善終。此外,規劃北京城、主編百科全書那也是不在話下。

此人就是:姚廣孝

1、棄醫皈佛

公元1335年,姚廣孝出生於今蘇州一鄉下郎中家裡。他祖父、父親均為醫者,生活雖清苦,可廣行善事,深受鄉親喜愛。

看似姚廣孝接過父親的衣缽已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在他十四歲時,他告訴父親:「我不想學醫,我願意讀書,將來掙得一官半職,好幹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

要知道,在元朝,漢人想入朝為官,尤其對於無權無勢的姚家而言,想求得一官半職無異於登天。可姚廣孝的伯父卻說:為學有成則仕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學佛,為方外之樂。

聽從伯父的建議,於是父親將姚廣孝送到了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取法名道衍。

雖說做了和尚,可姚廣孝的入仕之心並未改變。平時他除了勤研佛法,並且自學兵法韜略甚至是儒家思想,後來還跑去向道士席應真學習陰陽術數。

有一次,姚廣孝雲遊到嵩山寺碰巧遇上了術士袁珙,袁珙說他是「異僧」,「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和劉秉忠是一類人。(劉秉忠是幫助忽必烈建立元朝的重要謀臣。)

此時天下正是軍閥混戰、烽火連天的歲月,年已而立的姚廣孝渴望著能在這歷史舞臺裡留下自己的名字,可直到同為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一統江山,姚廣孝也沒等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明洪武八年,姚廣孝被禮部召至京師考試,可又不幸名落孫山,後又被分配至蘇州西山海雲院,以「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狀態,一待就是幾年。

終於,在七年後,改變姚廣孝一生命運的機會來了。

2、主動自薦

這一年,大腳馬皇后去世,朱元璋決定選拔有道高僧侍奉諸子,姚廣孝的好友,時任僧錄寺左善司的宗泐藉機推薦了他前往京師。

48歲的姚廣孝在誦經時見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氣宇軒昂,心想,「這個機遇一旦錯過,恐怕此生再難求了」,於是上前主動自薦。朱棣只見這位和尚,年近半百,其貌不揚,體態臃腫,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雙三角眼,反倒沒把他當回事,不願收他。

姚廣孝見情況於此,把心一橫,湊到朱棣耳邊輕聲說道:「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白帽子。」王字頭上加個白,那不就是「皇」嗎?這種話說出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行徑。朱棣聽後,雙目凌厲地瞪著眼前這個和尚,一言不發。

這幾秒可能是姚廣孝生命中最難熬的一瞬。而後,朱棣示意和尚借一步說話。姚廣孝長舒一口氣,他知道他這次賭對了。

兩人找處僻靜的地方促膝暢聊,言談頗為投機,雙方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回去後,朱棣立刻向朱元璋提出,要了這位道衍和尚。

到了北平後的姚廣孝雖住持慶壽寺,卻常常「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這裡的府,就是朱棣的王府。可見此時兩人關係已經非常密切了。

3、謀劃起兵

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僅21歲的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

建文帝登基後,在親信的鼓動下,開始著手削藩,姚廣孝知道,留給朱棣的時間不多了。

因為建文帝瞄準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藩王中戰力最強的燕王。

姚廣孝力薦朱棣舉兵,可一向果斷剛毅的燕王此時卻猶豫了,「叔叔討伐侄子,似乎不得民心啊,而且現在民意都傾向於朝廷。」

姚廣孝卻說:「臣只知道天道如此,不管民心。」他還把自己好友袁珙叫來給朱棣相面,當聽到「走路如龍似虎,前額高聳,是位太平天子」的評價後,朱棣終於下定決心,拉攏軍隊、招兵買馬。

而姚廣孝則承擔起了後勤司令的工作,在王府的後院訓練軍隊。沒有兵器怎麼辦?「沒事,我們自己造。」打造兵器的動靜太大,被人告發怎麼辦?「沒事,我來想辦法。」

姚廣孝命人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並用實心石塊做牆體,再附以粘土將牆面弄得坑窪不平,外圍樹上圍牆,圍牆外面養上鴨、鵝等家禽,這樣地下室裡叮叮噹噹幹得熱火朝天,可是外面的人一點也聽不見。這個隔音設施,比國外早了500多年。

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在世人面前裝瘋賣傻,跑到市民家裡搶飯吃,大夏天在屋裡穿著棉襖烤火爐,為的就是麻痺朝廷派來監視他的人。

原本,計畫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可一個意外,打亂了他們的計畫,迫使朱棣提前起兵。

4、運籌帷幄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的一位百戶告發朱棣秘密謀劃造反。與其坐等朝廷派兵來抓,不如先下手為強,此時的朱棣不反也得反了。

起兵的當夜,正值暴風雨臨近,忽然一陣邪風刮來,將王府的檐瓦吹落。由於在當時風吹落瓦被視為不祥之兆,朱棣等人臉色不禁一變。

姚廣孝卻說:「這是祥兆!飛龍在天,一定有風雨跟隨。青瓦片掉下了,那是要改用皇帝那黃色的瓦了。」這才穩定軍心。

前期戰役非常不順,雖然朱棣所率軍隊驍勇善戰,但是由於兵力薄弱,隨著朝廷軍隊逐漸增兵,戰事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十月,在朱棣率大軍襲擊大寧的時候,朝廷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

姚廣孝指揮苦戰堅守,白天甚至連城裡的女人和兒童也扔石塊抵抗朝廷軍攻擊。晚上姚廣孝派壯士潛下城牆偷襲敵軍,終於堅持到援軍歸來,裡應外合,獲得大勝。

雖說姚廣孝一直奉命留守北平,並未隨軍出征,但朱棣起兵過程中,「每有不決之時或兵鋒不利之當均以書問廣孝,廣孝條達之。」

朱棣圍困鐵鉉防守的濟南城長達三月之久仍不克。姚廣孝寫信勸說:「部隊疲勞了,請班師回北平吧。」

在東昌之戰時燕軍大敗,朱棣打算稍微休整之時,姚廣孝則堅持招募勇士積極備戰,終於攻其不備,擊敗盛庸且破房昭的西水寨。

然後,姚廣孝建議朱棣繞開大中城市,直撲後防虛弱的南京。原因是朱棣與朱允的帝位之爭,與普通百姓、甚至眾大臣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是對京師南京的爭奪。因此,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

朱棣聽從了他的意見,並接連在淝水、靈璧擊敗朝廷軍,並渡過長江進入京師。

5、位極文官

起兵三年,姚廣孝從未臨戰指揮過。但朱棣認為,「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

按說,此時的姚廣孝要何封賞都不為過。可朱棣讓姚廣孝蓄髮還俗,他不答應;獎給他兩位宮女,他看也不看;賞給他豪宅大院,他去也不去;賜給他高官顯職,他嚴詞拒絕,只接受了一個僧錄司左善世的從六品小官。

在朝堂上的永樂皇帝面前有一個奇特的景象,這位老和尚,上朝著官服,下朝則換僧衣回寺院。

朱棣心裡很對不住他的第一謀士,又授予他資善大夫、太子少師的正二品顯職,令姚廣孝位極文官,並從不直呼其姓名,而是尊稱為「少師」。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終於等來了衣錦還鄉的機會。朱棣下旨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闊別故鄉二十餘載,父母沒有見到他的功成名就,他們的靈位被姚廣孝請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在故鄉長洲,姚廣孝將皇帝獎賞的金銀全部分發給自己的宗族鄉人。要去見姐姐時,姐姐卻關上門,不願見他。

去見老友,老友只是託人傳話,「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心有不甘的姚廣孝又去找姐姐,卻被姐姐痛罵一番,他不禁惘然。

難道鼓動並輔佐燕王起兵,在百姓眼裡就是犯上作亂、篡權謀位嗎?

三年戰爭,死傷數十萬,但是換來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就要罪當入地獄,永世莫贖嗎?我姚廣孝在天下人眼裡就是助紂為虐之人嗎?

6、何為奇才

朱棣即位不久,為威懾蒙古人,決定遷都北平。規劃京城的任務落在了姚廣孝頭上。

現在北京城的中軸線,紫禁城的三大殿,北京城的九門格局,箭樓、瓮城的修建,城牆的走向和建築規範就是姚廣孝規劃的。規劃過程中,姚廣孝從他修行的潭柘寺的建築和布局中汲取了不少靈感,所以現在人們常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朱棣為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決定編纂《文獻大成》。起初主持編修《文獻大成》的是大學士、內閣首輔解縉。

但初稿完成後,朱棣覺著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於是這活又安到了姚廣孝身上。永樂五年,這部字數達三億七千萬的百科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最終被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這次的三修本,是一次真正的重修,

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姚廣孝雖不是掛名的監修官,但卻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

此後的六年間,姚廣孝兢兢業業的完成了此項繁雜無比的工作。組織修書之餘,姚廣孝還設計和監造了有「中國鐘王」之稱的永樂大鐘。

此外,姚廣孝還承擔了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的輔導講讀工作。他的兩位皇帝學生也創下了歷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

7、是非功過 

永樂十六年(1418年),84歲的姚廣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3月28日,姚廣孝端坐而逝,朱棣非常悲痛,下詔廢朝二日,追贈其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並尊重姚廣孝的意願,以僧人之禮安葬。

在朱棣手下36年間,主僕二人沒有任何間隙,朱棣不管在為王還是為皇時,對姚廣孝的尊重和信任始終如一。

朱棣將長子、長孫的教育均交由姚廣孝負責就是最好的印證。這也是朱棣個性中罕見的。

究其一生,姚廣孝實在是個複雜的人,他生於元末、長於明初,成就於永樂。他既四大皆空、超然於物外,拒絕高官厚祿,將賞金全部捐贈;卻又胸懷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如明末的著名思想家李贄所言:「我國家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但無論如何,這幾點毋庸置疑:姚廣孝用他的畢生所學參與一個盛世的建設;他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遊走於僧人與官員的身份之間;他竭盡所能培養出了兩位仁君學生,更不用說那可以永載史冊的《永樂大典》以及影響至今的京城格局。



責任編輯:辰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